圍爐夜讀 2019-03-15 22:52:50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遇見那對父子了。
第一次遇見是在我去上班的路上,兩父子面對面地站著,父親低著頭彎著腰給孩子拉上羽絨服的拉鏈,整理衣領。
而孩子手里拿著一把玩具的手槍,正頂著低下頭的父親的腦門,不斷地扣動扳手,手槍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
當時看到這樣的一幕,我就覺得難過。
這名父親在孩子面前是那樣的卑微,擔心孩子被凍著,為孩子整理衣服。
父親低頭時正好將頭靠近孩子的胸口,這恰是一種不設防的姿勢。
可孩子卻將槍口對準了父親。
雖然是玩具槍,可也令人心寒。
第二次遇見那對父子,依舊是在上班的同一條路上,可能是上一次給我的印象太深,這一次我一下就認出了他們。
這一次看見的一幕,依舊不怎么令人愉快。
父親沉默地在前面走,孩子站在父親身后不遠的地方數著數。
當我路經孩子身邊時,正好聽見孩子大聲地帶著點倨傲地說道:
“給你三分鐘,你最好給我走快點,不然等我追上你,我就對你拳打腳踢,棍棒加身!”
我不知道孩子是從哪里學來的這些話,可能是孩子間的嬉戲,可能是偶然聽到的言語,可這都不應該是對自己的父親說出的話。
現在能用玩具槍對準著自己父親的腦門,對父親說著拳打腳踢,棍棒相加這樣的話,等到父親老了,他成年了,他會不會真的一言不合就對自己的老父親動手?
可那名父親卻一直是一種縱容的姿態,至少我沒看到父親對孩子有過管教,孩子也未曾收斂過。
一個家庭中,當孩子對父母出言不遜,行為失當,家庭也就失去了應有的秩序。
不懂得尊重自己父母的孩子,以及不會教孩子尊重自己的父母,都會對家庭的和諧造成致命的危險。

有時,孩子對父母的不尊重源于于父母相互間的不尊重。
曾經看過一個帖子,一個人分享他自己家里的故事。
他的父母當年的愛情是那種學霸和學渣間的故事。
因此可能是由于兩人曾經的習慣,在家里,他的父親總是愛當著他的面就對他的母親進行各種嘲笑。
每當他的母親因為偶爾的粗心忘記了什么事,父親就會說母親:
“你是不是笨呀?”
“就是因為你腦子這么笨,上學時成績才不好。”
“還好有我中和你的基因,不然孩子像你一樣笨就完了。”
他的母親偶爾被說得急了也會紅著臉爭辯。
可每次都只會引來父親更詳細的舉例,一一列舉出她曾犯的錯,甚至會扯出母親當年的成績。
說得多了,連他都覺得母親笨,心里有點瞧不上母親。
有一次,老師要家長給孩子聽寫,他的母親自告奮勇幫他,結果他卻說:“我才不要,你笨死了。”
他的母親當時眼中充滿了震驚、憤怒,最后化成委屈,一下就紅了眼眶。
她的母親和父親吵了一架,父親知道原委后像母親道了歉,并且嚴肅地教育了他。
后來,在父親的刻意引導下,他發現母親其實有很多的優點。
比如,她懂得很多菜的做法,了解生活中的很多實用的小技巧,知道如何辨別食材的好壞。
她在以后一直都很尊敬母親,母子的關系也融洽了許多。
當父母中的一方總是在孩子的面前貶低另一方,就會令孩子也產生相同的心理,從而造成孩子親近父母中的一方而疏遠另一方的情形。
孩子在年幼時正是世界觀形成的時候,大多數孩子的第一個偶像都是自己的父母。
當孩子對父母輕視的心理產生,如果不及時更正,這種心理只會越來越頑固,變得難以更改。

還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個新聞。
一位已經84歲且雙目失明、行動不便的老太太,每天都坐在火車站乞討,而送這位老太太來乞討的人正是他的兒子。
他的兒子是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四肢健全,身體健壯,卻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他最穩定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晨將母親送到火車站乞討,晚上八九點鐘將母親接走。
他所有的生活開支全都靠母親乞討所得,每當母親在乞討時,他就躲在旁邊觀望或者是干脆進棋牌室打牌。
他花著母親乞來的錢吃吃喝喝,可他的母親中午卻還要別人施舍才能吃上飯。
當民警找到這名男子詢問情況時,他面對民警理直氣壯地說:
“是她自己想去乞討的,我沒工作,我媽答應養我。”
習慣了父母的付出,孩子就會將父母的付出視作理所應當,并不在乎父母究竟因自己的索取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父母給的一切,并認為這都是他們父母愿意的,或者是這些都是他應得的。
他們不懂得沒有誰天生就應該一味地去付出,因此也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
不尊重父母付出的孩子,永遠不會懂得什么是感恩,也不會明白什么叫知恩圖報。

尊重父母,不僅因為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更因為他們為我們付出了許多。
一個人成人成才的第一步應當就是學會尊重自己的父母,否則,即使取得再高的成就,也會為人所不齒。
另外,尊重也是相互的。
當孩子在學會尊重自己的父母的同時,父母也應該學著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屬物與衍生品,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人格,父母應當尊重理解并加以引導,而不是專制與包辦。
只有當父母學會了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才會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
其實,有時候好的父母也是通過孩子影響出來的。
當孩子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也容易在孩子的影響下,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視與反思,家庭就會越來越和諧。
來源:圍爐夜讀(weiluyedu_)圖片均來源于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