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理性看待精細化工行業 不能一刀切關停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3 23:45:08

 每經記者|查道坤    每經編輯|文 多    

全國兩會期間,各行各業的代表和委員都會對所處行業發展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帶來了《推動高科技精細化工產業的持續發展》的建議。

崔根良表示,精細化工是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業,是世界化工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也是化工行業競爭的焦點,但是因為目前環保核查力度加大,一些地方為減少污染排放,非常不理性地強制關停精細化工企業。因此,崔根良建議,要理性看待精細化工行業,不能一 刀切關停。要重視高科技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加大支持力度,糾正以關停為目標的簡單做法,明確排放標準,實施限期整改。

要重視精細化工企業

在崔根良看來,精細化工產業技術專一性強、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是21世紀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是化工行業最具活力的領域。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都與精細化工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環保核查力度加大,也對化工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此,崔根良表示,精細化工同整個化工行業一樣,面臨著三廢排放與整治的行業共性問題。

在建議中,崔根良分析說,精細化工絕大多數是中小化工企業,產值小、利稅少,地方政府往往不重視,而這些中小化工企業都會涉及污染排放。部分政府官員把這類企業視為經濟發展的負能量,對這些企業有病沒病都給吃藥,采取限產限排、一刀切關停,甚至把關停化工企業數量當政績目標來追求,而不是指導這些企業如何整改,推動其排放達標,造成部分中小化工企業停產、限產、關停、查封。

此外,崔根良的建議中稱,我國很多領域高端精細化學品還依賴進口,中國每年需從海外進口近50億美元的精細化學品,由于近兩年全國關閉了數千家精細化工企業,導致國內外多種精細化學品、化工原料價格數倍上漲。

在崔根良看來,精細化工在國計民生、經濟發展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難以替代的作用。我們要正確認識、正確對待精細化工,理性面對問題、理性思考這個產業的發展,而不是一味關停、禁止精細化工產業發展。如一些地方一方面高舉高科技產業發展大旗,另一方面又在關停打壓作為高科技產業的精細化工,暴露了一些官員對真正高科技產業知之甚少,用簡單、粗暴的冷漠執法來解決高科技精細化工企業污染問題,這是一種短視行為。

要對精細化工企業加強引導

針對上述問題,崔根良建議:首先,國家要重視高科技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加大支持力度。精細化工是現代高科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今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全球精細化工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非常激烈。雖然國家對精細化工行業給予了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目前整體技術水平仍然偏低,精細化工行業的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建議從國家戰略的高度,進一步強化對精細化工行業的產業規劃,加大對精細化工產業的戰略性支持,推動精細化工產業從技術研發、設備升級、環保扶持等方面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其次,要樹立整改與發展并重的理念,糾正以關停為目標的簡單做法。環保治理是個系統性工程、長遠之計,是中國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絕非一朝一夕之事。環境整治不能搞一刀切,要給相關企業留出必要的政策適應調整期,既要治表更要治本,要系統化、循序漸進推進,確保環境監管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

第三是,要分類施策,明確排放標準,實施限期整改。環保部門應對各類中小化工企業進一步明確排放標準,分類管理、分類指導,對有污染的,首先讓他們限期整改,幫助他們通過整改實現排放達標,整改合格方可生產,整改不合格的不得生產,嚴重違法的依法關停。建議:特別在化工產業園內的化工企業以整改為主,化工園外企業,以搬遷調整為主,低端粗放、沒有資金技術力量整改的企業,只能強制關閉。

第四,要加強對環保治理的規范指導。環保治理涉及面廣,專業性強,針對環保治理過程缺少必要的咨詢與指導,迫切需要建立相關的專業咨詢指導機構,幫助中小化工企業進行綜合業務培訓,制定環保整治的整體指導方案,及時解答各類中小企業提出的各類環保問題,通過社會專業機構的廣泛參與,推動中國環保治理體系的變革與發展,整體提升行業的排放合格率,最終達到環保要求,實現高科技精細化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