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3 23:44:31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段思瑤
“今年以來,迪斯已經兩次到訪中國,接下來還有去中國的安排。”3月12日,一位大眾汽車集團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作為大眾汽車集團的新任掌門人,迪斯頻繁視察中國市場,足以看出中國市場對大眾的重要性。迪斯也不只一次公開強調,中國市場在大眾汽車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甚至直言,“中國市場決定了大眾汽車集團未來的發展”。
在3月12日舉行的大眾汽車集團年會上,迪斯表示:“針對中國市場的發展情況,大眾汽車正在與合作伙伴就合資股比調整進行商討,最快在2019年年底,最晚將在2020年年初,大眾汽車將與中國的合資伙伴一起對外宣布具體的調整規劃。”
超2000億元押注電動化
大眾汽車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去年,大眾汽車品牌銷售收入為846億歐元,同比增長6.8%。“如果不是受‘排放門’事件的影響,大眾汽車的銷售額將會更高。”大眾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弗蘭克·威特表示。上述財報顯示,2017~2018年,大眾汽車為“排放門”事件支付的罰金高達64億歐元。
為消除“排放門”帶來的負面影響,大眾汽車已制定出一套全面脫碳計劃。據迪斯透露,大眾汽車接下來不僅要在汽車生產技術上減少碳排放量,還在供應鏈上著手相關工作。根據規劃,到2050年,大眾汽車將完成包括車隊、生產和管理環節在內的全面碳中和。
之前大眾汽車一直被外界質疑電動化進程太慢。根據最新計劃,大眾汽車將此前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推出50款電動車的戰略規劃,升級為推出近70款新電動車型。大眾汽車表示,預計未來十年內,基于大眾汽車集團電動汽車平臺生產的汽車數量將從1500萬輛增至2200萬輛。
同時,在電動化投資方面,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到2023年,在電動化領域的投資額將超過300億歐元。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車隊中電動汽車的覆蓋比例將提高到至少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9年,大眾汽車首批新一代電動汽車將投入生產:首先是奧迪e-tron,其次是保時捷Taycan。
對中國市場增投40億歐元
“盡管2018年中國車市出現近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仍為正增長。”迪斯表示。
數據顯示,2018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銷量為421萬輛,同比增長0.5%,其中進口車型交付量為19.63萬輛。此外,大眾汽車集團財報顯示,去年,大眾在中國市場獲得的利潤為46.27億歐元。
從本次大眾汽車發布的電動化戰略來看,中國市場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大眾汽車計劃到2030年,在中國和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占比將達40%。據弗蘭克·威特透露,2019年,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中國市場增加40億歐元的投資額,主要用于電動汽車的生產和研發等領域。
此前,大眾汽車的生產技術和車型技術均是在德國總部完成,然后下放到中國市場執行。基于中國市場在大眾汽車集團的重要地位,迪斯認為,這樣的管理模式不行,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大眾汽車集團需要根據中國市場的發展特性,開發出符合中國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這要求大眾汽車集團要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將技術研發和企業發展決策權下放至中國市場來執行。
此外,大眾汽車還將對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的汽車生產基地進行電動化改造。到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歐洲、美洲和中國的18個工廠生產電動車,其中8個工廠將用于生產MEB平臺的車型,其中就包括中國的上汽大眾安亭工廠和一汽-大眾佛山工廠。
據了解MEB平臺是大眾專為插電式混動車型和純電動車型設計的平臺,可容納大型電池組和電驅原件。未來,大眾汽車集團旗下4大品牌的27款車型都將基于MEB平臺生產,其中,大眾ID系列率先投產,2019年年底將在大眾位于德國茨威考(Zwickau)的工廠下線。
在MEB平臺生產規劃中,大眾汽車希望將其向第三方開放。“MEB平臺在中國首先是對兩個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開放,然后在全球范圍內向更多的第三方開放該平臺。”迪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有計劃調整合資股比
“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和中國的合作伙伴洽談,關于如何進一步增強中國市場在大眾汽車世界版圖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電池生產、電動汽車生產及軟件研發方面,我們都會與合作伙伴攜手并進。”迪斯認為,未來,中國市場在大眾汽車集團的重要性將繼續增強。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有三家,分別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其中,一汽-大眾的合資股比為:一汽集團占51%、德國大眾占30%、奧迪公司占19%;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的合資股比均為50:50。
2018年,我國政府表示將分階段取消汽車行業股比限制。根據政策方向,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該政策公布后,同年10月,寶馬集團和華晨集團就聯合宣布,將雙方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中外方股比由50:50變為25:75。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內部與合資公司的伙伴正在對調整合資股比做深入研究,最快將于2019年年底、或2020年年初對外宣布具體規劃。目前,大眾汽車對此暫時還沒有更多的細節分享。”迪斯表示。
除了計劃調整合資股比,大眾汽車也在加快對中國市場進行電動車布局。去年,大眾汽車已將西雅特品牌引入中國市場。根據江淮汽車2018年11月29日發布的《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西雅特汽車公司合資合作進展的公告》,西雅特被指定為大眾汽車集團內領導并管理本項目的公司,并在合資公司董事會上獲取了若干席位。迪斯表示,西雅特入華后,主要目標也是生產電動汽車。
根據規劃,江淮大眾將于2021年前引進西雅特品牌,并在西雅特產品基礎上與西雅特共同進行電動化開發。
未來兩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新增3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50%的車型將會在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生產。到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中國市場交付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希望這一數字能達到150萬輛左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