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IPO募資“補血” 一上市便欲分紅24億 華寶股份被問詢是否“前后矛盾”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3 22:57:49

華寶股份一“派”成名!3月12日晚,華寶股份披露公司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息40元,共計派送現金24.64億元,但實際上,公司去年凈利潤還不到12億元。3月13日,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華寶股份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對分紅方案是否符合公司長遠利益進行解釋。

 每經記者|曾劍,胥帥    每經編輯|魏官紅    

______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華寶股份(300741,SZ)一“派”成名!引發了市場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對于上市公司此番舉動,有投資者拍手叫好,憧憬股價走勢;有人遺憾自己沒有持股;也有投資者質疑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向控股股東輸送了資金。

3月13日,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華寶股份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對分紅方案是否符合公司長遠利益進行解釋。

對此,有接近華寶股份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所在的香精行業較為穩定,經營波動不太大,所以更多的是選擇向股東進行分配。

深交所下發關注函

3月12日晚,華寶股份披露公司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息40元,共計派送現金24.64億元,但實際上,公司去年凈利潤還不到12億元。而如果上市公司順利派送現金24.64億元,華寶股份控股股東將分得19.98億元(未考慮稅費)。

華寶股份分紅方案一出,頗受外界關注,交易所也于13日迅速下發了關注函。

深交所指出,華寶股份在招股書中曾表示,公司制定了通過自身內生性增長和收購兼并外延式增長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而實施這一戰略需要投入較大額的自有資金,公司計劃使用6.49億元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不過,公司此番卻拿出占母公司未分配利潤97.91%的現金進行分配。

鑒于上述情況,深交所要求華寶股份詳細說明分配預案的確定依據,是否符合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分紅的原因與招股書披露的募集資金補流的必要性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存在將募集資金間接用于利潤分配的情形。

華寶股份于去年3月上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使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性的必要性,華寶股份曾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多年來一直將收購兼并和行業整合作為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未來公司將繼續尋找適合的、優質的收購目標企業,通過橫向和縱向并購整合完善和拓展產業布局,進一步做大做強,最終提升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入國際香精行業前列。”

此次,深交所在關注函中還要求公司“核實說明高比例分紅是否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華寶股份在上市前高喊自己需要募集資金來補充流動資金用于擴張,現在卻大手筆進行利潤分配,這難免讓外界有質疑之聲。

前述接近華寶股份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公司分紅與其賬上現金流有關,這是公司有史以來現金流最高的一年。

截至2018年年末,華寶股份貨幣資金余額61.17億元。扣除募集資金余額后,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46.99億元。

市場質疑的另外一點在于,華寶股份為何不利用現金進行外延式并購,提升公司業績。公司該人士回應稱:“華寶股份所在的香精行業較為穩定,經營波動不太大,所以上市公司更多的是選擇向股東進行分配。”

從歷史數據來看,華寶股份的確有派現的傳統。上市后不久,華寶股份于去年7月實施了“10股派2元(含稅)”的分紅方案。而在2015年、2016年,華寶股份均在年度內兩度分配股利。其中,公司于2015年合計分配現金4296.01萬元,2016年公司兩次分別分配16.04億元、18.01億元的利潤。

支持方:有合理合規之處

針對華寶股份高額派現的舉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一些上市公司人士,部分觀點認為,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獲取公司經營紅利無可厚非。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記者,從華寶股份的情況來看,公司的經營還算平穩,賬上也有資金,“只要現金流沒問題,分紅就沒問題”。

另有一位董秘表示,現金分紅并非高送轉,理論上講不低于最低分配比例是合規的。不過,該董秘也指出:“一下子拿這么多出來分,是否會對公司的長期經營有影響的確比較受關注。”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比例分紅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監管層重視分紅有了效果,通過分紅讓投資者分享公司經營紅利,發掘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要是都賺了錢,卻不分紅,那公司的估值再高也沒啥意義。”其還表示,“在成熟的資本市場,只要在規則內辦事,市場都會認可。”

但也有董秘認為,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現金分紅只是回報股東的方式之一。真正的關鍵還是要把公司主業做好,這樣股價上行有支撐,而且現金分紅也更有底氣,對股東的回報更好。

對于華寶股份的高分紅舉措,一些市場人士也是持贊成態度。“如果是送轉股,股價套現減持才能賺錢。但分紅不一樣,公司通過正常經營獲得的利潤,是真金白銀,是合情合理的。”西藏琳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琳表示。

上述接近華寶股份的人士稱,在未上市前,公司賬上的未分配利潤是24億元,大股東也可以在上市前對此進行分配,但其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在上市后同股東一起分配。對于大股東在此次分配中“拿錢多”的問題,該人士表示:“大股東持股比例高是客觀事實。”

反對方:一次性分完不太好

有支持聲,亦有反對聲。

“未分配利潤是長期利潤積累下來的,可以作為閑置資產部分,但這樣一次性分光可能不太好。”一位資深注冊會計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還指出,因為股利是現金,一般是用銀行存款支付,一次性有這么高的流水,外界很難不擔心其資金鏈是否能夠承壓。

“上市公司一般有分紅計劃,這會與生產經營計劃相權衡。這就需要關注在建項目多不多,由此可以觀察公司是否有強烈的資金需求。”一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在建項目多,資金需求量大,那么在這一基礎上的高分紅會擠壓整體現金流。

而翻查華寶股份年報可以看到,因為募集資金項目建設的投入,去年末在建工程為7667萬元,是2017年末的近30倍。

“一般情況下,分紅是在考慮企業營運需求、投資需求、減少銀行借款(從而節約財務費用)、現金儲備后,看看還能剩余多少資金,然后確定一個合適的分紅比例。”深圳某董秘也表示,如果不考慮前面的需求而分紅太多,有可能造成企業營運資金缺乏,從而需要舉債,增加財務費用,“有重大的投資并購機會也可能抓不住,畢竟兜里有錢好辦事”。

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華寶股份的分紅舉措有值得商榷之處。“上市公司分紅應該是有規律的,是投資者可以預期的,不應該一次性分掉。”董登新對記者表示,大筆股利分配完之后,公司相應凈資產會下降,資產存量會減少,這會造成新老投資者的不公平待遇。

針對外界有聲音認為華寶股份去年IPO是“為了上市而上市”,上述接近華寶股份的人士稱,相比港股而言,A股的估值更高,融資也更便利。“A股的市盈率這么高,哪個公司不愿意回到A股來上市呢?”其同時表示,回到A股上市,也可以更好地規范公司治理,樹立公司品牌形象。

此外,外界也對華寶股份實控人過去在港股市場的資本運作方式存在較多質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華寶股份 分紅 募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