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告急”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南建議制定《黃河保護法》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3 17:18:17

近年來,黃河流域水質狀況總體呈現不斷改善的趨勢,但是,生態退化、環境事件時有發生等問題未能根本解決,加強保護的呼聲較高。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在強化長江流域保護的同時,黃河流域同樣面臨著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3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日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南提交了《關于制定<黃河保護法>的建議》。

王金南建議,《黃河保護法》重點是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以嚴格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為主要目標,針對黃河流域特殊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

近年來,黃河流域水質狀況總體呈現不斷改善的趨勢,但是,生態退化、環境事件時有發生等問題未能根本解決,加強保護的呼聲較高。

圖片來源:新華社

沿河集中分布化學品制造企業

黃河流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全國優勢(儲量占全國總儲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巖、鈮、煤、鋁土礦、鉬、耐火粘土等8種,煤炭資源保有儲量占全國總數的46.5%;寧東等大型能源基地,黃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等農產品主產區,河南、山東等糧食核心產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布局所在;黃河流域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等省區以及西寧、蘭州、西安、呼包鄂榆城市群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

王金南介紹,由于水資源嚴重短缺、生態系統十分脆弱,長期以來以農業生產、能源開發為主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與流域資源環境特點和承載能力不相適應,黃河流域經濟發展滯后、局部環境污染、潛在風險突出三大問題重疊交織,亟待出臺一部充分體現黃河流域特征、特點的法律,統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王金南稱,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水資源嚴重短缺,開發利用率高,生態環境用水難以保障;部分區域環境質量差,改善難度大;生態系統退化,服務功能下降;生態環境潛在風險高,且易轉化為社會風險;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偏低,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其中,煤炭采選、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化學品制造、煉焦、氮肥制造等企業沿河集中分布,近年來突發環境事件時有發生,如2014年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事件、2017年欒川縣陶灣鎮龍宇鉬業有限公司榆木溝尾礦庫6號溢流井坍塌事件等,均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

王金南提出,上述問題的解決有賴于生態環境嚴格保護、經濟社會布局優化調整、流域內各行政區統籌協調等方面多措并舉,涉及地方政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的減損或義務的增加,難以通過規劃、政策、標準、管理辦法等常規行政管理手段達到治本之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精神,應當通過立法來解決。

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提出措施

王金南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把《長江保護法》列入本屆人大立法計劃,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調研和起草法案,準備今年底提交常委會審議。

與此同時,王金南在建議中強調,只有將黃河流域長期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各項措施由任務層面提升為法律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嚴重短缺、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生態安全風險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及產生的根源。

王金南認為,考慮到《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已對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公眾的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義務作出了詳盡的一般性規定,《黃河保護法》不必再重復這些規定,重點是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以嚴格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為主要目標,針對黃河流域特殊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

建議提出《黃河保護法》主要制度包括:空間管控制度、生態環境總體規劃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制度、生態保護與修復制度、風險防范制度、流域綜合管理制度等多個方面。

其中,在污染防治制度方面,王金南建議,參考《太湖流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關于污染防治的內容設計,統籌大氣、土壤、生態等要素,將《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一般性要求與黃河的實際結合,提出更為細化、針對性更強的要求,包括汾河、總排干等污染較重河流的產業準入與淘汰要求、總量控制、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汾渭平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等。

在流域綜合管理制度方面,按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等要求,借鑒國內外關于流域綜合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建立黃河流域統籌協調、系統高效的綜合管理制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黃河 生態環境 立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