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1 23:27:52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賈運可 劉艷美

▲清晨的磨憨,等候出關的車輛排起了長龍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磨憨口岸,地處云南省與中南半島(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包含云南南部部分區域)重要區位,與老撾磨丁口岸接壤,距云南省省會昆明700公里,距老撾首都萬象680公里、距泰國清孔口岸228公里。磨憨也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國際大道上的旱碼頭”。
磨憨口岸隸屬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與老撾磨丁口岸對接,是中老兩國唯一的國家級一類口岸。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這個邊陲小鎮近年來快速成長。而伴隨著中老鐵路建設,磨憨口岸的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成為我國與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貿易、人員往來的重要國際樞紐。
在采訪中,時常會有掛著“川A”牌照的車隊路過。很多車隊從成都出發,準備自駕去泰國旅游。成都巔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常情況下,旅行社組織前往老撾、泰國的自駕游,都會經過磨憨口岸。

▲云南磨憨邊貿景象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黃金要道
磨憨口岸所在的磨憨小鎮,是一個典型的熱帶花園式小鎮。街道兩邊栽種著綠樹和鮮花,環境好、街道繁忙,這是口岸給人的第一印象。
早上8點半,磨憨正式開關。口岸前的東盟大道長達數公里,為雙向四車道。但很快,蜂擁而至的卡車、小轎車就在這里排起了長龍。其中不時可以看到標著“中國昆明-老撾萬象”“中國昆明-老撾會曬”等標識的國際客運班車,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私家車夾雜其中。
云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開放合作局副局長胡文昌表示,堵車的原因是因為通道太小,且只有一條道。事實上,擁堵一直是磨憨口岸頭疼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口岸已經專門修建了一個貨運通道,但因種種原因,這條貨運通道目前尚未開放。
車隊中,一些掛著川A牌照的車隊引起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注意。原來,這些車隊從成都出發,準備自駕去泰國旅游。李明表示,通常情況下,旅行社組織前往老撾、泰國的自駕游,都會經過磨憨口岸。自公司2010年開始做東南亞自駕游以來,此類業務一直呈上升趨勢。
過境旅游,一直是磨憨的重要特色,這與磨憨的區位優勢有關。
長期以來,磨憨就是我國通往老撾的重要國家級陸路口岸及通向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以磨憨-磨丁為中心,在1000公里半徑范圍內,連接著中國西南的主要城市和東南亞兩個國家的首都。同時,磨憨也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通道之一,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結合部。
“磨憨有著橋頭堡、黃金要道之稱。”胡文昌表示,從地理位置上看,磨憨距景洪181公里、昆明700公里,距老撾南塔62公里、老撾瑯勃拉邦285公里、老撾萬象680公里,距泰國清孔口岸228公里、泰國曼谷1098公里,經老撾烏多姆賽省向東216公里可到達越南奠邊府。
區位優勢,正成為磨憨發展的重要砝碼。1992年3月,磨憨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1993年12月,中老兩國正式開通磨憨-磨丁國際口岸;2006年9月,云南西雙版納磨憨經濟開發區成立;2007年11月和2011年6月,磨憨經濟開發區管理區劃先后兩次調整,轄區總面積增至755平方公里。期間,昆曼公路于2008年開通,進一步提升了磨憨的區位優勢。2008年到2011年,磨憨對外貿易貨物由32.8萬噸增加到69.7萬噸,對外貿易總額從1.83億美元增加到6.4億美元,實現了飛躍發展。
2015年7月,國務院同意設立云南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該試驗區規劃面積超過450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陸路運輸、機械裝備、家用電器、生物制藥、倉儲物流等產業。按照規劃,試驗區將被打造成為連通我國與中南半島各國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沿邊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對于磨憨的發展,磨憨商會副會長、西雙版納富宏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監理陳艷芳頗有感觸道,其來到磨憨已經十多年,早前從磨憨出境的車輛很少,而現在口岸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陳艷芳還介紹,其經營的企業最開始時只能基本維持運營,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在政府的支持下,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

▲云南磨憨邊貿景象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交通樞紐
對于磨憨而言,中老鐵路的建設,是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契機。
中老鐵路是中國與老撾之間通行的一條鐵路,是泛亞鐵路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北起中國云南玉溪,經普洱、磨憨、老撾瑯勃拉邦至老撾首都萬象。其中,玉磨段全長504公里,總投資500多億元。建成通車后,按照設計速度,3小時便可從中老邊境直達萬象,往來乘客不再需要花十多個小時搭乘汽車。
中老鐵路項目的建設,有望使磨憨一躍成為國際交通樞紐,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和經濟合作的重要交匯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中老鐵路國內最后一站——磨憨車站施工現場看到,車站目前已經完成土地平整等工作。負責磨憨車站項目建設的,正是來自成都的中鐵二局。中鐵二局玉磨項目部辦公室主任熊向東表示,高峰期該項目有1000多人在施工,工人多來自四川、云南和貴州等地。
熊向東介紹稱,磨憨車站占地面積達2000多畝,車站分客運和貨物運輸兩個部分。貨運部分包括國際貨物監管中心,包含海關、檢疫等功能。在熊向東看來,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首條開工建設的跨國鐵路,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排頭兵”。
事實上,中老鐵路的建設已經對磨憨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實質性的促進作用。
據胡文昌介紹,隨著中老鐵路建設的推進,從磨憨口岸出入境的貨物和人員都在快速增長,特別是近兩年的增長幅度十分明顯。2016年以前,磨憨口岸規劃的供貨量是60萬噸。2017年,口岸供貨量達到350萬噸,2018年更是突破到360萬噸。增長的主要來源,一定程度上就來自于鐵路物資出口,以及施工單位人員進出。

▲云南磨憨國家級口岸提示牌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繁榮邊貿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對磨憨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實打實的。
據磨憨口岸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磨憨進出口總值、貿易總值等均呈現上升態勢。2018年,磨憨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量完成367.94萬噸,同比上升5.15%。進出口貿易總額完成22.24億元,同比上升1.41%。全年出入境人員總數175.61萬人次,同比上升6.54%。從磨憨進口的來自泰國和老撾的消費品在逐年遞增。同時,磨憨注冊企業數量也明顯增多,其中又以進出口、報關、倉儲物流企業為主。
邊民互市也惠及兩國民眾。2017年5月,磨憨修建中國磨憨邊民互市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看到,市場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產品以農副產品為主。
中國磨憨邊民互市場管理服務中心經理巖坎甩表示,這里主要針對邊民每人每天8000元以內的貿易,可以免稅;如果走一般貿易就要按照相關規定交稅。
在2007年設立的中老泰國際趕擺場,又是另一番熱鬧繁忙景象。據了解,磨憨目前還沒有大商場,當地人逛街就去這個趕擺場。趕擺場是為促進邊民互市,便利廣大群眾和創業者而搭建的一個交易交流平臺。為適應發展需要,趕擺場升級打造后于2015年投入使用。
記者來到磨憨當天雖然并非趕擺的日子(每個月7號、8號),但趕擺場依然有不少邊民在交易,洋溢著一股濃濃的邊城風情。據了解,中老泰國際趕擺場進駐了很多中老泰商戶,主要經營中國以及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的百貨、日用、時裝、水果、副食品、旅游產品、紅木等多種商品。市場內還有很多土特產和具有異國特色的服裝、手工制品,有些特別精致,頗為引人矚目。此外,這里還有各種風味小吃,從早到晚都會營業。
美好未來
“鐵路通了后,磨憨的發展肯定會更好。”在采訪中,不少磨憨當地人士、商戶,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這種想法。
陳艷芳表示,鐵路開通后,其公司的運輸成本要降低很多。大米、橡膠以前只能通過汽車運輸到昆明,再裝集裝箱,運輸成本很高;有了鐵路,在老撾甚至泰國的貨物,就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運輸到國內各地,這樣還可以節省上下車、重新包裝等費用。
磨憨的經濟發展,也得益于近年來老撾經濟的強勁表現。快易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老撾GDP年度增長率分別為8.03%、7.61%、7.27%、7.02%、6.89%。
磨憨邊貿繁榮,也是近年來中老兩國經貿合作勢頭良好,雙邊貿易額連年上升的最好見證之一。2015至2016年,中老兩國先后簽署《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共同發展總體規劃》,并在中國云南磨憨口岸和老撾南塔磨丁口岸成立“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
在磨憨修建的貨運大道終點不遠處,便是老撾的磨丁經濟專區。放眼望去,一片嶄新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大型卡車拉著建筑材料在施工現場來來回回。
“老撾的磨丁經濟專區近年來發展得不錯,不少中國企業都在參與建設,旅游、免稅購物、地產開發等都有長足進步。”胡文昌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