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保險業曬“1月成績單”: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4% 壽險、財險喜迎“開門紅”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9 15:04:43

3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業1月份經營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8500億元,同比增長24%。1月,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6991億元,同比增速為24.8%;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508億元,同比增長20.5%。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廖丹    

Upload_1552114380597.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業1月份經營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8500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財產險收入1305億元,人身險收入719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2018年的低迷,2019年的壽險業迎來了開門紅。據悉,2019年1月,86家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6991億元,增速由2018年的-25%逆轉為24.8%,一正一負之間漲了近50個百分點。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壽險業發展模式的轉型,以及監管政策的引導,壽險開門紅的概念可能進一步淡化,開門紅的內涵也將大變身。

壽險業開門紅重回正增長軌道

險企有句行話:開門紅,全年紅。正因如此,每年初都是險企集中精力開展業務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往往會持續一個月甚至更久,從而達到“開門紅,月月紅”的既定目標。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間,壽險公司1月份的“開門紅”業績始終保持在兩位數增速。

但是這個幸運模式在2018年被打破。受134號文影響,2018年壽險業的開門紅格外低調,也打破了連續多變保持正增長的態勢。

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份,86家壽險公司合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5600.4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5.5%,為2013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但是這種模式并未持續太久,隨著2019年首月數據的公布,那個我們熟悉的“開門紅”又回來了。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1月份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991億元,其中壽險6272億元,意外險67億元,健康險6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往年,今年險企的開門紅也格外與眾不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過去幾年主打“年金險”相比,2019年壽險“開門紅”產品注重保障型和長期型的特點更加突出,其中以健康險為代表的長期保障型產品重要性明顯提升。

“保障型產品和健康險是當下險企重點推的一個方向,也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畢竟老百姓對保障型產品還是有很大需求的。”某險企內部人士在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在長期保障缺口存在的背景下,消費者對保障類產品的需求依舊可期,儲蓄托底、加碼保障或將成為未來“開門紅”的主流形態。

財險公司首次披露分類業務保費數據

除卻人身險業務,今年1月份財險公司保費數據也十分亮眼。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508億元,同比增長20.5%。其中,企業財險保險94億元,家庭財產保險13億元,機動車輛保險837億元,工程保險18億元,責任保險102億元,保證保險108億元,農業保險67億元,健康險146億元,意外險58億元。

相較于之前披露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財險公司數據披露中首次披露了具體的分類業務保費收入,包括車險業務和非車險業務。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占財險公司保費收入的55%。

長期以來,我國財險行業存在車險一險獨大的情況,不過近年來這種狀況正在逐漸改變。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車險增速明顯放緩,另一方面其他保險業務快速增長。

確實如此,隨著車輛飽和度的增加和險企戰略調整,無論是財險老三家還是中小型險企都越來越關注發展非車險業務,尤其是中小型險企,特色化經營的概念已經成為多家險企探索的方向。

“中小公司的規模沒有辦法跟大公司相比,因此對大公司不能簡單追隨,要結合自身稟賦條件,把‘快而靈’的特點和比較優勢發展成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保險公司應該往專業化方向走、特色化方向邁。”國任保險總裁王新利表示,不在其它公司已經深度布局的領域盲目競爭,要深耕細分市場、服務小眾,實施差異化、特色化的策略和戰略定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保險業 保費 壽險 財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