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調查 | “插座一哥”公牛集團遭巨額專利侵權索賠始末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9 12:17:18

插座行業“一哥”公牛集團遇到了IPO進程中的“攔路虎”——一系列總索賠金額高達10億元的專利訴訟。

 每經記者|沈溦    每經實習記者|黃鑫磊    每經實習編輯|梁梟    

____________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8日上午,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起被認為是目前國內訴訟標的最高的專利侵權案正在開庭,訴訟案件的當事雙方均非“無名之輩”。

原告江蘇通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領科技),此前因為海外專利權訴訟案而一戰成名,此次以涉嫌兩項專利侵權,將正在全力沖刺IPO的公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牛集團)告上法庭并索賠近10億元,而后者則是當前國內插座行業“一哥”。記者注意到,同時被通領科技列為被告的,還有南京中央金城倉儲超市有限責任公司。

擅長專利權訴訟的上海市恒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如意律師一直在關注此案。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公牛集團來說,其在IPO前遭遇標的額如此巨大的專利訴訟,對其上市工作非常不利。證監會對涉及核心知識產權的糾紛問題歷來相當重視,公牛集團肯定需要全力應對,以消除監管部門這方面的顧慮。

不過,通領科技董事長陳伍勝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此次起訴公牛集團,并非阻止其IPO計劃。“公牛(集團)除了創新不足,其營銷值得學習。另外,公牛(集團)上市也可以為行業提供借鑒,我們未來也要進入資本市場。”

相關訴訟案件共10起

圖片來源:實習記者 黃鑫磊 攝

對于很多人來說,被告公牛集團并不陌生,這家成立于1995年的企業是國內領先的高檔開關插座、轉換器的專業供應商。1995~2008年公牛集團只生產插座,2008年公司開始進入和插座具有關聯性的墻壁開關、LED基礎照明和數碼配件領域。

而本次起訴方通領科技官網資料顯示,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商用、民用電氣開關和安全插座的高新技術企業,而公司也正是因為其在海外的專利權訴訟案而一戰成名。

公開信息顯示,為排擠通領科技進入美國市場,2004年起,以世界500強企業美國萊伏頓等為首的多家競爭對手,先后對其發起了五場專利權訴訟。通領科技歷經6年、花費1.6億元最終打贏了所有官司,并占據了10%的美國市場份額。

記者查詢相關開庭信息發現,本次通領科技與公牛集團之間的訴訟案件一共分10起,其中2019年1月4日至1月8日已經開庭5起,而3月4日至3月8日也有5起案件開庭。據悉,本次訴訟案的起因是,通領科技認為,公牛集團的產品使用了本方發明專利(專利號為ZL201010297882.4)、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ZL201020681902.3),涉嫌侵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兩項專利顯示,兩項涉案專利均與安全插座有關。

對于訴訟案的情況,3月7日,公牛集團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律師已經在積極處理,本次系列訴訟對方要求的賠償金額共計9.99億元。有關訴訟的進一步情況,公司將會在官網公開發布,或可注意法院公開信息。

楊如意表示,根據以往代理擬上市公司遭遇專利訴訟糾紛案的經驗,訴訟初期,雙方一般會通過申請無效、行政訴訟、管轄權、發起新的反擊訴訟等手段博弈幾個來回,屆時雙方會根據專利的穩定性、訴訟影響、責任承擔能力等方面來決定后續方案。

楊如意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侵權與否的爭議比較大,最終更可能達成一個和解方案。”

上市進程或受影響

對于正在奮力沖刺IPO的公牛集團來說,這次的專利權案或將是其上市前的“一道坎”。

楊如意表示,對于公牛集團來說,其在IPO前遭遇標的額如此巨大的專利訴訟,對其上市工作非常不利。但根據其以往經驗,擬IPO公司都難以避免遭遇重大知識產權訴訟,公司也不必驚謊。特別是像公牛集團這種在某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一般也儲備有大量的專利,隨時可以反擊對手。但是因為一般來說專利訴訟周期較長,公牛集團可能還是要綜合考慮訴訟對其上市工作的影響,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

另據公牛集團2018年10月披露招股書,公司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此次發行的股份占發行后公牛集團總股本不低于10%,擬募資48.87億元。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1~3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4.59億元、53.66億元、72.4億元和20.49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0億元、14.07億元、12.85億元和3.21億元。公牛集團的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的天貓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3.14%、21.06%,其中轉換器在天貓銷售排名第一。2015年至2018年3月間,公牛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中,轉換器和墻壁開關插座的總收入占比分別為95%、92%、88%、85%,呈逐年下降趨勢。

以此來看,上述案件賠償額近乎與公牛集團一年的凈利潤相當。記者注意到,根據2018年年底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難以計算賠償數額的情況下,法院可以酌情確定的賠償額由1~100萬元提高至10~500萬元,并將舉證妨礙情形下的賠償確定寫進草案。

當前,在知識產權領域,各地法院陸續出現千萬元甚至幾千萬元賠償金額的判決,高額懲罰性賠償已經屢見不鮮。

楊如意表示,接近10億元的賠償額應該是截至目前我國專利訴訟糾紛案件中權利人主張的最高索賠額。鑒于公牛集團已經預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相關銷售、財務數據都是公開信息,通領公司如果根據其在招股書中公布的數據計算賠償額,在法律上也是有一定證據支撐的。

“當然訴訟主張的金額不等于最后的賠償金額,如果構成侵權,還要看侵權持續的時間、侵權范圍、專利本身的價值以及侵權獲利等因素。”楊如意認為。

記者注意到,公牛集團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7月26日,公牛集團及子公司擁有國內專利610項,國外專利4項。

原告大股東系國資背景

第三方數據平臺啟信寶顯示,通領科技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冊資本1.23億元,目前第一大股東為東方邦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達36.59%。而股權穿透顯示,第一大股東是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公司。

為了解最新情況,3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位于江蘇省太倉市常勝北路33號的通領科技公司總部。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領科技是江蘇省太倉市的招商引資企業,曾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公司一位財務人員告訴記者,通領科技目前在太倉有300多名固定工人,建筑使用面積有2萬多平方米,2018年產值超2億元,利潤達數千萬元。其中,近年來,通領科技在研發方面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都在5%以上。

陳伍勝介紹道,公司產品基本為外銷,市場遍及北美、南美、東南亞等,客戶中有十幾家世界500強企業,包括施耐德、沃爾瑪等。而陳伍勝稱,公司產品進入美國并不順利,一度曾遭打壓,并因涉及專利侵權而被多次起訴,但后來均勝訴。

根據通領科技提供的資料,公司產品主要有漏電接地故障斷路器RCCB、GFCI、漏電檢測斷路器LCDI等。其中,通領科技擁有發明專利“防水濺、防觸電安全保護插座”。

陳伍勝表示,美國在2012年強制推行了插座“安全門”的相應標準,而公司在2010年就申請了相關專利。彼時,國內并沒有出臺相關標準,“2017年以前,國內插座都是沒有帶‘安全門’的。”陳伍勝說。

“10億賠償金其實算少的”

據陳伍勝稱,早在2017年,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安全插座的相關標準時,他們就注意到,公牛集團當時在市面上銷售的所謂安全插座,或使用了通領科技的專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委員會等官方網站了解到,2017年以來,上述部門分別發布了《關于GBT1003家用三相插頭插座新版標準實施換版的決議》和《家用和類似用途三相插頭插座型式、基本參數和尺寸》等相關標準。

陳伍勝表示,在看到國家發布的標準后,通領科技開始研究國內插座的“安全門”,因此發現了公牛集團未經允許,使用了其專利。“調查一直到2018年九、十月份,已經基本形成結果。”陳伍勝說,此前在2018年5月,他們就曾聯系過目前公牛集團的辯護律師。

陳伍勝還向記者透露,雖然通領科技目前并未開拓國內市場,但下一步也將進軍國內,主要布局互聯網銷售領域。其表示,經過調研,相較線下商超,插座、開關等家裝消費品在線上銷售更有優勢。

對于市場關注的10億元賠償,陳伍勝解釋稱,按照公牛集團披露的招股書,2015年至2018年3月間,公牛集團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合計達35億元左右,比該賠償金額大得多。

截至記者發稿時,前述相關專利權訴訟尚未宣判。就相關訴訟進程及判決結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持續跟蹤報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公牛集團 通領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