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9-03-08 15:49:48
成品油、鋼材、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環比跌幅均大于30%,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環比上升2%,是主要大宗商品進口中唯一環比上漲的品種,同比漲幅達33%。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19年2月大宗商品進出口數據。從各主要商品來看,包含大豆、成品油、鋼材、煤及褐煤在內的多種商品進口環比均出現了大跌,總體情況大幅不及預期。
2月大豆進口較1月737.7萬噸大跌40%至445.6萬噸,2019年前兩個月累計進口量也降至1183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5%。路透分析指出,非洲豬瘟爆發遏制了用于動物飼料的大豆需求,使得其今年的出貨量出現了明顯下降。
2月份,成品油、鋼材、未鍛造銅及銅材環比跌幅均大于30%。成品油前兩個月累計進口572.4萬噸,累計同比漲幅達4.4%。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2月原油采購量達3923萬噸,較去年同期大漲22%,這是中國原油進口連續第四個月保持在每日1000萬桶以上。咨詢機構思亞能源的Seng-Yick Tee表示:“新建工廠是一個因素,但強勁的原油進口也反映出房地產行業基本需求得到支撐以及基建在加速發展。”
海關數據還顯示,受春節假期貿易放緩和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中國2月份鐵礦石進口跌至10個月低點至8308萬噸,同比跌幅達1%。鐵礦石前兩個月累計進口1.744萬億噸。路透分析指出,隨著中國鋼廠(尤其是北方鋼廠)環保限產政策收緊,預計3月份鐵礦石進口量可能再次受限。
此前消息顯示,包括唐山在內的28個中國北方城市將在3月底面臨政府對其冬季限產表現的評估。隨著主要鐵礦石供應商因颶風天氣減少出貨量,2月份鐵礦石價格也大幅下挫。
此外,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環比上升2%至192.5萬噸,是2月所有主要進口大宗商品中唯一環比上漲的品種,較去年同期大漲33%。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費國和最大的銅精礦進口國,占據了全球50%以上的銅消費量。
2月煤及褐煤進口1764.1萬噸,環比大跌47%,較上月3350萬噸的進口量也近乎腰斬。煤炭業咨詢公司Falcon Info的行業分析師George Huang表示:“我不認為中國海關會放松對外國煤炭的限制和審查,尤其是對澳大利亞的煤炭供應。”
包括廢塑料、廢紙、廢金屬在內的三廢進口量不僅環比近乎腰斬,同比去年2月170萬噸的進口量也接近腰斬。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分析指出,進口增速微負,未來中國內需刺激成效將成為關鍵。海關總署2月份進口增速數據按人民幣計價為-0.3%,按美元計價為-5.2%,雖然也低于其預期,但相對于出口增速的下滑幅度來看,下滑比較有限。在減稅降費和擴大內需的穩增長政策指導下,疊加2月農歷春節過后企業陸續開工購買原材料,預計未來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進口增速的韌性。
華爾街見聞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1-2月進出口整體不佳,與基數、海外有關。
從基數效應看,2018年1-2月累計增速遠高于2017年,也高于2018年全年,表明2019年1-2月存在高基數效應,這是拖累進出口的重要因素。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加速,以發達國家PMI為代表的中國出口領先指標均一路下行,這無疑加劇中國出口的壓力。整體上講,2018年市場認為的進出口邏輯主線——在關稅加征之前搶跑還是成立的,這應該是導致2018年二三季度進出口維持高位的主要原因,之后隨著局勢緩和,以及搶跑結束,進出口開始補跌,這一過程目前看可能仍未結束。
華爾街見聞 周明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