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慢性病防治迎來新突破 曾困擾數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7 20:46:01

慢性病,逐漸成為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而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多達上億人,醫保報銷問題曾讓他們“頭痛不已”。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做好常見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每經記者|陳星 吳澤鵬    每經編輯|徐斐    

慢性病,逐漸成為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而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多達上億人,醫保報銷問題曾讓他們“頭痛不已”。湖南一位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她平時遵從醫囑嚴格管理病情,血壓和血糖控制得比較好,但每月吃藥仍需花費近千元,占了退休金的1/3。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做好常見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有藥企人士表示,這項政策有望使更多療效確切的藥物進入醫保目錄,更好地促進我國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

門診用藥報銷門檻較高

此前讓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感到負擔沉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門診用藥未被納入醫保報銷范疇。

“在一些地區的醫保政策中,糖尿病雖然被納入了門診慢病報銷范疇,但報銷門檻較高。大部分一期或二期患者即便需要使用胰島素等藥物,其門診費用也不能被報銷。”一位四川某三甲醫院主治醫師向記者介紹道,“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患者會迫于經濟壓力放棄每支近百元的胰島素,而改為口服藥控制,但這一做法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是引發并發癥。”

據廣東威爾醫院院長、聯合醫生集團CEO林子洪介紹,在廣州,一般而言,基層醫療機構對于糖尿病用藥報銷比例在60%~80%,“門診報銷就分慢病和住院兩種情況,糖尿病住院比較少,除非并發癥嚴重”。

記者了解到,廣州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的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300元/人•月,即每個月最高報銷300元;而患有慢性病的參保人,除了普通門診報銷外,還可以享受門慢(門診慢性病)待遇,每個月每個病種最高報銷額度為200元。

“一些患者會嘗試特殊病種證明等方式享受一定額度的醫保補助,但這一方式難度較高。再加上各地醫保報銷比例不一,能享受的補助也不同。”前述三甲醫院主治醫師表示。按照其所在地區醫保報銷標準,即便通過大病補助、慢病救助等方式,患者每月可獲得的補助也只有數百元。

據林子洪介紹,更有甚者,還會“為了醫保報銷申請住院”,比如在一些管理不夠嚴格的醫院,醫生會配合糖尿病患者將原本不需要住院的情況診斷為需要住院。

前述湖南病友也向記者表示,有些病床空余的醫院確實會接受糖尿病患者住院,但三甲醫院的大多數治療還是在門診。該病友通常三個月復查一次,如果藥吃完了也會直接在藥店買,“藥店每個月有會員日,買到一定金額會有一些折扣,我吃的藥醫保都不能報銷,有時候就干脆在藥店買了”。

不過,這種情況將在不久后有所轉變。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做好常見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各地醫保報銷標準不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不同地區的醫保報銷標準存在差異。

國泰君安研報顯示,整體來看,城鄉醫保不同區域報銷比例相差較大,一線城市報銷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地區。其中最高的上海,實際報銷比例為63.6%;而最低的齊齊哈爾實際報銷比例只有4%左右。城鎮職工醫保也有所不同,在屬于特病或慢性病報銷的情況下,較為發達的非一線城市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情況甚至優于一線城市,但不發達的地區報銷比例仍然偏少。

在某糖尿病患者論壇上,記者發現了一個名為“你們一個月醫保報銷了多少錢”的帖子。在帖子的回復中,有病友稱“南京的話,有醫保參加門慢要滿800后,每年可以報銷2000”;而自稱在廣州的患者則留言,“單位交的醫保,每個月有300元門診醫保,到三甲醫院看病,需要辦理定點醫院,醫保能報銷約60%藥費,掛號費醫保報銷約50%……另外我申請了糖尿病門慢,每個月200元,在三甲醫院,醫保能報銷大約60%藥費,每個月醫保報銷總金額不能大于200元,大于200元部分,自己支付,不能報銷”。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同區域和參保方式導致的報銷比例不同,主要是籌資方式和能力的差異導致。“大多數地方的醫保資金有兩個來源,一部分來源于中央政府,一部分則來源于地方政府。由于各地的籌資能力不同,導致其財政支付能力也有差異,所以各地的醫保報銷政策是不一樣的。有些地區可能住院和門診的費用都能報銷,而有些地區只能報銷住院費用,門診報銷比例很小。”

有藥企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有望使更多療效確切的藥物進入醫保目錄,更好地促進我國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按照以往數據,2017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后,糖尿病治療一線藥物二甲雙胍由口服藥第二位升至第一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由乙類升至甲類,DPP-4抑制劑一類降糖藥新納入目錄,胰島素方面也有所擴容。

該人士認為,基于以上情況可以推測,新的報銷體系實施后可能會使更多的高血壓、糖尿病藥物由乙類調整為甲類,實行全額報銷,部分臨床效果確切、國家可以負擔一部分費用的藥品和創新藥有望新增到目錄中,部分糖尿病、高血壓藥物的限制范圍也有機會得到拓寬或取消。

(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醫保報銷 慢性病 國民健康 高血壓 糖尿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