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打假”要實行巨額懲罰、內部舉報人制度 讓制假者付不起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5 21:04:01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表示,在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方面,要依法嚴格監管和實行最嚴厲的懲罰,采取如巨額懲罰制度、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創新,同時要通過沒收和全部銷毀發現的假冒偽劣產品,使得假冒偽劣制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旭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式結束后,部長通道再次開啟。

“去年我國新增市場主體2100萬,增長11%”“去年每天新增企業1.84萬戶,其中80%是服務業”“企業準入的環節從7個變成4個”“產品準入的許可由38類降到了24類、許可時間由60天降到9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在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時,熟稔地列舉出各項改革舉措與相關數據變化,并介紹了持續推進改革的相關情況。

此外,針對記者提出的有關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等問題,張茅表示,今年將抓住食品、藥品、兒童、老年人用品等重點領域。“要依法嚴格監管和實行最嚴厲的懲罰。”張茅強調說,在這方面有一些制度創新,比如巨額懲罰制度、內部舉報人制度,“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沒收和全部銷毀被發現的假冒偽劣產品,使得假冒偽劣制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圖片來源:新華社

市場主體連續5年兩位數增長

近年來,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張茅表示,去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機構改革重新組建過程當中,繼續大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最突出的內容就是在企業準入方面,企業準入的環節從7個變成4個,大大方便了企業的準入。

據張茅介紹,去年我國新增市場主體2100萬,增長11%。商事制度改革以來,連續5年增長幅度在兩位數以上,全國的市場主體達到1.1億戶。

數據顯示,2018年平均每天新增企業1.84萬戶,其中80%是服務業,特別是科研企業、互聯網企業等新業態,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

張茅指出,大量新企業的產生,對于推動國家穩就業、促稅收、新舊動能轉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使得世行評價我國的營商環境有了較大幅度改善。去年在營商環境的“第一項”——市場準入方面,我國進入全球第28位,一年提高了65位,這也是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

產品準入方面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張茅表示,產品準入的許可由38類降到了24類,許可時間由60天降到9天,使得我們的產品能夠較快進入市場。

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的審批也簡化了程序。張茅介紹,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相關審批提高了效率。同時,在商標審查周期,按照商標法規定,法定審查周期是9個月,2017年壓縮到7個月,去年進一步壓縮到6個月,對于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

堅決克服“準入不準營”現象

此外,在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方面,2018年共推進了106項行政審批的改革,改革分為四種形式:第一類是取消,第二類是備案,第三類是承諾,第四類是優化服務、提高審批效率。

在取得成就的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使企業更便捷地拿到營業執照,并盡快正常運營,堅決克服“準入不準營”的現象。

張茅表示,今年要把全部行政審批546項推行到12個自貿區,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減少政府對于微觀經濟的干預,更好地使企業在市場當中進行公平競爭。同時,今年要實行國務院16個部門的聯合“兩隨機、一公開”檢查,這既有利促進企業自律,同時也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

政府工作報告也要求,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發現假冒偽劣產品將全部銷毀

打擊假冒偽劣商品,與消費者的利益息息相關。

張茅表示,假冒偽劣產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嚴重干擾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今年有三項工作要重點做好。

第一,抓住特別是食品、藥品、兒童、老年人用品等重點領域。

第二,要依法嚴格監管和實行最嚴厲的懲罰,在這方面創新一些制度,比如巨額懲罰制度、內部舉報人制度,同時很重要的是要沒收和全部銷毀發現的假冒偽劣產品,使得假冒偽劣制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第三,加強企業的自律和社會共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假冒偽劣產品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要經過我們不懈努力、打持久戰,逐步減少假冒偽劣,做到‘天下少假’,讓消費者少一分擔心,多一分放心。”張茅說。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不斷創新、完善監管方式的同時,還要調動消費者維權積極性。

馬正其表示,最近監管部門查處的一些大案子,很多都是群眾投訴的。實際上每一件假冒偽劣商品估計都會有人受害,只要消費者愿意檢舉揭發,那監管部門就會迅速查處,只要把近14億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相信問題企業漏不了網。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商事制度改革 營商環境 證照分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