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3-02 19:04:35
萬里挑一,說的是近期大熱可轉債。2月28日晚間,中天科技發布了公司發行可轉債的網下申購結果,配售比例僅為0.019%,再度刷新了近1年來的債券打新中簽率新低。
圖片來源:攝圖網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可轉債市場的關注度明顯升溫,導致近期可轉債申購配售率持續下降。有機構指出,在正股反彈的帶動下,轉債市場表現較好。對于后市依舊看好,投資者可積極關注,不過也要注意轉債上漲、估值提升的背景下,投資難度在不斷加大。
可轉債打新盛行,上一次還是接近2年前。
2017年9月,證監會發布了可轉債新規,將可轉債的申購方式由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并不對持倉作任何的規定,可轉債的打新一下子炙手可熱起來。最早發行的雨虹轉債、林洋轉債等上市價均達到了120元,散戶打新成功后在上市首日賣出,便可賺到可觀的“無風險”收益,當時 “可轉債打新”可謂盛極一時。
不過不久后,可轉債的打新者眾多,加上連續兩支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可轉債迅速降溫,2018年股市整體走低,人們對可轉債漸漸失去了興趣。
進入2019年,投資者對可轉債的熱情又回來了。數據顯示,近期可轉債的網上中簽率快速走低,從佳都轉債的1.18%,下降至不足0.5%。
本周更是不斷創出了新低。2月27日申購的長青轉2的網上中簽率低至0.0268%,創下近一年新低。
2月28日晚間,中天科技公告稱,公司發行的中天轉債網上有效申購戶數為33.51萬戶,有效申購數量為303.84萬手,最終網上中簽率為0.0195%。
網下發行同樣火爆,有5476個賬戶申購,有效申購數量為140.12億手,最終配售273.74萬手,配售比例僅為0.0195%。

e公司記者注意到,春節后發行的多支可轉債:中天轉債、長青轉2、中來轉債、今飛轉債的網下和網下中簽率均低于0.1%。

而就在2個月前,佳都轉債發行時遭遇券商大比例報銷。佳都轉債的發行總規模為8.74億元,中簽率高達2.35%,創下了可轉債發行改革以來的最高中簽率。結果網上投資者棄購金額高達3.82億元,這部分棄購金額最終由主承銷商全額包銷,包銷比例高達43%,這一包銷比例超過原本設定的30%的包銷上限,刷新了可轉債包銷的歷史記錄。
當時佳都轉債的轉股價為7.95元,而當時佳都轉債的股價不足7元,導致投資者大幅棄購。
今年以來,佳都科技股價一路走高,3月1日收盤價為10.28元/股,遠高于當時的轉股價。連帶佳都轉債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
當時包銷的廣發證券選擇了落袋為安。1月31日晚間,佳都科技公告,廣發證券在1月24日-1月31日累計減持佳都轉債87.47萬張。
(佳都轉債)
從年內表現來看,特發轉債、東財轉債、盛路轉債、洲明轉債、萬順轉債、廣電轉債、藍盾轉債、吳銀轉債、隆基轉債、天馬轉債、科森轉債、常熟轉債、景旺轉債等多只可轉債年內漲幅超過20%。
其中,特發轉債最高漲幅一度高達88.31%,雖然近期有所回調,但總體來看,特發轉債的漲幅甚至超過大部分A股。還有東財轉債也是在今年2月價格一路上漲,最新報價超過了180元。
截止3月1日,超過100只可轉債的現價超過100元。低于100元面值的可轉債在市場上已難覓蹤影。
成交量和成交額上,3月1日數據顯示,東財轉債的成交金額超過了30.82億元,特發轉債的成交額為13.03億元。成交量超過億元的可轉債有12只,顯示了可轉債在市場上的交易非常活躍。

投資者打新忙,公司發債忙。2月以來就有1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3月1日晚間至3月2日,就有家家悅、潤達醫療、華昌達發布了董事會預案。
其中,銀行業熱衷發行可轉債“補血”的特點較為突出。2月27日晚間,中信銀行(00998)披露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募集說明書顯示,該行擬發行可轉債總額不超過400億元。
而在1個多月前,平安銀行260億元可轉債申購完成,根據配售結果,網下累計超過4000個賬戶參與申購,總申購規模超過10萬億元,在網下申購金額、網下申購戶數、中簽率上均創下歷史紀錄。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有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銀行、中信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等在內的近十家銀行,擬發行和已發行可轉債總額超過1300億元。
此外,公募基金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便積極布局可轉債基金。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下半年以來,包括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內的基金公司相繼成立了11只可轉債基金。
上市公司青睞發可轉債來補充資金,投資者則愿意選擇可債可股的可轉債,e公司認為,可轉債的火爆有著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2019年以來,股市明顯回暖。3月1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994.01點,深證成指報收9167.65點,分別較年初至今上漲了20.05%和26.63%。股市的回暖往往會連帶可轉債價格也回暖。
其次,增發、配股和可轉債作為再融資的三種主要方式,可轉債在政策上的改革利好頻出,也提高了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積極性。例如2017年的可轉債新規將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
在2018年11月,證監會又明確提出,試點定向可轉債并購支持上市公司發展。這令可轉債不再僅僅是上市公司單純融資的手段之一,而是可以直接被應用在并購上,令可轉債的功能多樣性上再度升級。隨后,2018年11月賽騰股份率先“嘗鮮”,宣布擬啟動對外并購,并采取發行定向可轉債及股份的方式購買資產。此后,可轉債被多家公司應用。
最新的是2月25日,長春高新發布一則關于停牌購買資產的公告,彼時長春高新稱正籌劃發行股份、定向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長春金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賽藥業”) 30%股權,同時擬向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或定向可轉換債券募集配套資金。
不過,可轉債交易的活躍意味著交易難度增大。放眼望去全是過百元的高價債中,誰能繼續領漲仍待觀察。
東北證券近日發布的可轉債研究報告就提醒稱,經過近兩個月的反彈, 轉債市場已出現了許多高價個券,債底保護已逐漸削弱。如今轉債的價值更多要靠正股價值來支撐。當前對于傳統債券投資者而言, 通過轉債市場博取權益市場收益顯得尤為重要。在轉債上漲、估值提升的背景下,投資可轉債難度在不斷加大。
天風證券則建議,可多重視成長類板塊可轉債品種,如電力設備與新能源、5G等行業可轉債,關注基本面較好、低估值給予保障的主體,積極輪動,埋伏業績改善驅動估值增長紅利。
未來還有哪些可轉債可供選擇?
e公司整理看到,3月4日有中信轉債、萬信轉2開始網上申購,3月5日有博彥轉債、貴廣轉債進行網上申購。
據Wind統計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記者:劉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