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8 20:52:58
申萬宏源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7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4.2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60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9.55%,顯著好于行業平均水平。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何劍嶺
作為券商行業首家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的上市券商,申萬宏源不僅披露了其2018年業績表現、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分紅派息預案等,還透露了2015年7月第一批救市資金目前的收益率。
申萬宏源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7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4.2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60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9.55%,顯著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公司還披露了2018年度分紅派息預案:以本公司總股本225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50元(含稅),共分配利潤人民幣約11.2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申萬宏源還透露了第一批救市資金2015年7月以來的收益為虧損2.32%。
2019年2月27日晚間,申萬宏源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成為首家披露年報的上市券商。
年報顯示,2018年,申萬宏源實現營業收入152.7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4.29%;營業支出100.7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26.52億元,增長35.7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60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9.55%;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較上年同比下降17.3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6.19%,較上年同比減少2.42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的2018年證券行業經營數據顯示,131家券商當期實現營收2662.87億元,同比下降14.47%;凈利潤666.20億元,同比下降41.04%,顯然,申萬宏源2018年的業績表現明顯強于行業平均水平。
具體來看,申萬宏源152.77億元的營業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54.73億元,占比35.82%,而2017年占比為55.19%。記者進一步發現,在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中,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及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全線下滑,尤其是投行業務手續費下滑比例最大,下滑了37.29%。申萬宏源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受發行項目審核趨嚴趨緩的影響。
此外,除了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外,申萬宏源投資收益、利息凈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占比也比較居前,分別實現39.28億元、33.57億元和24.44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25.71%、21.97%和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申萬宏源2018年的利息凈收入33.5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6.07億元,增長了91.86%。這主要是因為公司依據財政部2018年12月26日印發的《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金融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對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等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利息收入從原投資收益項下調整到利息收入項下,上述調整涉及19.95億元。若剔除調整因素的影響,公司利息凈收入13.62億元,較上年同比減少3.88億元,下降22.16%。
同樣來自上述原因,申萬宏源2018年的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實現38.61億元,較上年同比減少1.11億元。但是如果剔除財務報表列報調整的影響,公司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實現58.56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18.84億元,增長47.42%。
此外,申萬宏源2018年的其他業務收入為24.4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23.38億元,主要是期貨子公司基差貿易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同時,申萬宏源還披露了2018年度分紅派息預案:以本公司總股本225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50元(含稅),共分配利潤人民幣約11.27億元。
在2018年年報中,申萬宏源還披露了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報告期內,其中涉及申萬宏源證券的訴訟、仲裁有三項,且均為股票質押式回購糾紛案。
據記者統計,三件糾紛案件的訴訟標的金額約3.72億元,涉及標的分別為新五豐、中南文化(現名:ST中南)和東方網絡。
其中,申萬宏源訴湖南高新創投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案標的金額最大,約2.31億元。記者了解到,2016年7月,申萬宏源與湖南高新創投簽訂了質押式證券回購協議,約定由公司作為融出方,湖南高新創投作為融入方,雙方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依據協議的約定,湖南高新創投以其持有的72,340,000股滬市股票“新五豐”(證券代碼:600975)作為質押標的股票,分5筆向申萬宏源融入了合計2.5億元的資金。
2018年5月2日,湖南高新創投履約保障比例跌至138.01%,低于約定的140%最低履約保障比例,湖南高新創投未依約履行提升履約保障比例至最低值以上;且未能如期足額支付到期利息及質押股票被司法凍結,已構成違約。
2018年8月,申萬宏源向上海金融法院遞交起訴狀,要求湖南高新創投承擔違約責任,訴訟標的本金為230,912,511.69元人民幣。2018年10月申萬宏源收到湖南高新創投提交的《管轄權異議申請書》,12月收到管轄權異議一審裁定書,駁回被告的管轄權異議。截至報告期末,本案尚未開庭。
實際上,2018年以來,股權質押正在成為懸在券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19年新年伊始,包括太平洋、中原證券、光大證券在內的十余家上市券商披露了股權質押業務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成為了這些券商業績的隱形“殺手”,申萬宏源也不例外。
今年2月初,申萬宏源發布公告稱,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屬子公司2018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人民幣約6.67億元,減少凈利潤5億元。記者注意到,其中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約3.97億元,占比近六成,涉及的質押股票分別為上海萊士(002252)、ST中南(002445)、譽衡藥業(002437)。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券商披露半年報以及年報時,券商救市資金的運作情況也格外引人關注。作為券商行業首家披露2018年年報的上市券商,申萬宏源也在年報中透露了這一情況。
2015年6月中旬,A股市場遭遇異常波動,隨后管理層啟動救市措施,券商共分兩批出資給證金公司用于投資。第一批是2015年7月初,21家券商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產的15%出資,合計1280億元,交予證金公司用于投資藍籌股ETF。
隨后在2015年8月,A股市場再度下跌,券商第二輪救市隨即展開。2015年9月初50家券商(包括首批21家)繼續出資救市,截至2015年7月31日,以券商凈資本的20%出資籌集了1000億元,繼續交予證金公司進行權益類證券投資。不過,從參與救市的上市券商2017年半年報中可以發現,第二批救市資金已經收回,第一批資金仍在投資運作。
同樣,隨著申萬宏源2018年年報的披露,首批參與救市的券商資金截至2018年底的情況浮出了水面。
申萬宏源表示:本集團與其他若干家證券公司投資于證金公司設立的專戶投資。該專戶由本集團與其他投資該專戶的證券公司按投資比例分擔投資風險分享投資收益,由證金公司進行統一運作與投資管理。2018年12月31日,本集團根據證金公司提供的資產報告確定上述投資的年末公允價值為人民幣62.42億元,而2017年12月31日,上述投資的年末公允價值為人民幣70.90億元。
據記者了解,申萬宏源2015年7月出資額為63.90億元。如此計算,截至2017年末,第一批救市資金收益率約10.96%。但是2018年A股市場表現低迷,上證指數下跌24.59%,第一批救市資金也深受影響。截至2018年末,第一批救市資金收益為虧損2.32%,其中2018年收益為虧損11.9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