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公司

每經網首頁 > 公司 > 正文

恒隆,富三代的“體面”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8 19:01:25

這幾天,恒隆傳出新的“瘦身計劃”:出售旗下位于香港佐敦、長沙灣、旺角等區域的四項物業,總市值約90億港元。

 每經記者|林菁晶 陳夢妤    每經編輯|魏文藝    

“六年的寒冬現已成為過去,我們知道春天早晚會回來,事實也是如此。”2018年3月,恒隆發布2017年全年業績后,董事長陳啟宗在長達上萬字的“董事長致股東函”中如是說。

一年過去了。

期間,恒隆的業績發生不少變化,但總體來說,“春天”并沒有到來。以其公布的財報看,全年銷售總額遭腰斬,為12.27億港元,同比跌幅達64%;整體收入也呈現下滑,為94.08億港元,同比下降16%。

恒隆董事長陳啟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片)

“體面”生存之道

這幾天,恒隆又傳出新的“瘦身計劃”:出售旗下位于香港佐敦、長沙灣、旺角等區域的四項物業,總市值約90億港元。

“這些資產對恒隆而言并不是很重要,資產回報也不高。現在是一個不錯的出售時機,可以趁早將其賣掉,變現成資金,轉移到其他投資,對資產做優化。”恒隆方面對此回應道。

這或許也解釋了過去六年恒隆經歷零售業低潮,租金漲幅不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把這些“不夠好”的資產轉手后,其凈負債率也能得到大幅降低。

其實,恒隆的資產挪騰術在2012年就有所體現。

當年,恒隆在香港出售兩項非核心業務,即葵涌的紅A中心及銅鑼灣的柏景臺商鋪和停車位,共為其帶來溢利2.2億港元。也正是在那一年,恒隆分階段投入逾20億港元,用于改善及翻新香港及上海項目,其中香港項目占4億港元,其余則用于上海兩個大型廣場。

2017年,恒隆又以總價約28億港元出售香港3個非核心區域商業物業,折價近三成。與此同時,又投入大量資金,對內地包括上海、天津、無錫、濟南、沈陽等地的8座恒隆廣場進行轉型升級。

只不過,從2018年租金收入上看,恒隆在內地城市的物業,除卻上海的恒隆廣場(收入15.54億元)和港匯恒隆廣場(收入8.03億元)兩個項目外,并沒有亮眼表現。因此有業內人士評價,上海兩個項目占內地租賃總收入的65.90%,恒隆這是患上了“上海依賴癥”。

但恒隆并沒有因此放緩在內地其他城市的商業地產投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以107億元拿下的杭州百井坊地塊。其在財報中也透露,未來將在這幅優質地發展大型高端綜合商業項目,包括世界級購物商場及辦公樓,地面及以上樓面面積最高達約19.41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分階段落成。

目前,恒隆還有5個項目正在籌建中,分別位于昆明、武漢、杭州、沈陽和無錫,投資總計311.86億港元,涵蓋商場、辦公樓、酒店和服務式寓所。

“房地產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是2018年陳啟宗出席某論壇時的表態。但賺慢錢不意味著不賺錢,租金收入就是慢而穩定的錢。他還透露想在內地購入更多地塊,擴展租賃組合。

而真正不賺錢的項目都是要被賣掉的,這便是恒隆“體面”的生存之道。

“富三代”的資本

陳啟宗可不是一般人物,他霸氣到可以在集結一眾主流內地開發商的地產論壇上喊出“香港房地產商不怕內地房企來港”,并傲氣地表示“我們蓋的房子要貴一點,但這也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

陳啟宗對自家業務向來自信,哪怕是在之前致股東的萬字長信里,一邊直陳“6年寒冬終結與管理層繼任難題”,另一邊將恒隆形容為“如此重視建筑物形態和外貌的購物商場發展商,實在寥寥可數”。

甚至是在今年初的業績會上,被問及恒隆的粵港澳大灣區布局,陳啟宗表示否定:“大灣區一定會成功,但不同公司有不同策略,恒隆還是專注現有大城市的布局。”

不同于白手起家的一些地產大佬,陳啟宗的“傲慢”似乎更有資本,因為他自己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三代。

1960年,陳啟宗的父親陳曾熙在香港一手創辦恒隆,后者是與李嘉誠齊名的香港十大富豪之一。1986年,陳曾熙突然去世,但將40多億港元財產以及家族掌舵權交給了其弟陳曾燾,這令陳啟宗非常不滿,一氣之下遠走美國,與弟弟陳樂宗另起爐灶,一起創辦了如今的晨興資本。

不過,對外受制于香港的房地產行業危機,對內受限于恒隆的連年虧損,陳曾燾的家族業績并不是很風光,他選擇了主動讓位,陳啟宗正式接棒。

篤信“房地產企業不可能去地產化”的陳啟宗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燒到了管理層,并將集團的房地產業務轉到內地。在家族企業盛行的香港,老股東是非常害怕創新求變的。果不其然,這一決定遭到了眾多股東的反對。但陳啟宗力排眾議,執拗北上,首圈上海,并連下兩宗重要地塊,這成就了后來的恒隆廣場。

這一年,正是1992年。

首秀成果很漂亮,陳啟宗也很滿意。作為上海第一家奢侈品廣場,陳啟宗多次為其站臺,并表示,上海最早單月稅收過億的“月億樓”,就是恒隆廣場。

有個性又有野心的陳啟宗,事業版圖必然不止于此,他的晨興資本如今已穩穩占據創投界C位。

而晨興資本的成名作,當屬2010年500萬美元投資剛剛成立的小米,成為其當時的第二大股東。據Wind,目前晨興資本持股小米10.8%,為其第三大股東。按小米目前的2843億港元的市值計算,這筆500萬美元的投資已經變成了300余億港元。

恒隆之于小米,媲美軟銀之于阿里。

與所有家族企業一樣,陳啟宗也早早為自己退位后做了準備。

2016年,陳啟宗之子、80后陳文博被選為恒隆地產執行董事,走的也是一條“富家子弟體驗生活”的路線。比如,每天騎自行車上班,卻還要被陳啟宗調侃“騎自行車,你好奢侈”。他對兩個兒子說得最多的是“你們不會從爸爸這里拿到一分錢,將來也是”,一如既往地傳承節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恒隆 富三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