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5 20:41:0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比滬指漲得更猛的還有期權。其中,50ETF期權今天更是出現了令人激動的行情:50ETF購2月2800合約今日漲幅高達19266.67%,一天就漲了近兩百倍!有私募表示,今日的暴漲就是大家所說的“期權末日輪”的高杠桿現象。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何劍嶺
今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持續上演逼空行情:大金融股全面爆發,42只券商股均封漲停板;滬指跳空放量大漲5.6%,一舉站上2900點;創業板指也進入了技術性牛市。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比滬指漲得更猛的還有期權。其中,50ETF期權今天更是出現了令人激動的行情:50ETF購2月2800合約今日漲幅高達19266.67%,一天就漲了近兩百倍!有私募告訴記者,公司在上周就開始布局50ETF看漲期權,目前已經賺了幾倍;也有私募表示,今日的暴漲就是大家所說的“期權末日輪”的高杠桿現象。
今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持續上演逼空行情。大金融股全面爆發,42只券商股均封漲停板;市場風向標東方通信今日一字漲停,還差一個漲停板就實現了10倍翻番。截至收盤,滬指跳空放量大漲5.6%,一舉站上2900點,自1月4日低點反彈以來,漲幅已達20%,跟隨創業板指進入了技術性牛市。同時,今日兩市成交額突破萬億元,近300只個股漲停,下跌個股不足20只,做多人氣持續爆棚。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比滬指漲得更猛的還有期權。其中,50ETF期權今天更是出現了令人激動的行情:50ETF購2月2800合約今日漲幅高達19266.67%,ETF看漲期權一天就漲了近兩百倍!此外,50ETF購2月2750合約收盤漲幅高達10475.00%,50ETF購2月2700合約收盤漲幅3223.38%,簡直漲得讓你懷疑人生!截至收盤,日內漲幅超50%的期權合約合計84只,漲幅超過100%的一共有39只。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上證50ETF期權投資者賬戶總數為30.78萬戶,2018年年內新增4.96萬戶,月均新增4130戶。隨著行情加速上行,近期50ETF期權成交和持倉也達到高位。從期權買賣方向來看,個人投資者偏好買入開倉,因此,在目前市場回暖之際,往往能吸引個人投資者通過買入認購期權抄底。而期權本身存在的杠桿效應,也增加了該品種的吸引力。
上一輪牛市,融資融券的先行者賺得“盆滿缽滿”,而如今的期權,發展前途或許也不可估量。2015年,國內首個50ETF期權上市,到了2018年日成交額最高超過500億元,3年間增長超100倍。去年,國內首個工業品期權銅期權已經上市,而三大商品交易所已在爭相備戰新品種,深交所ETF期權也即將試點。今年,投資者將會迎來三個期權新品種:300ETF期權、深100ETF期權、創業板ETF期權,期權交易者的熱情或將再度被點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個人投資者要參與期權交易,需要達到以下準入條件才可以開戶:首先是開戶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在50萬元以上,其次是滬深A股開戶交易滿6個月以上并具備融資融券業務參與資格或者金融期貨交易經歷;第三是模擬交易至少4筆,通過期權業務專業考試,通過相關測試,這些成績用于交易權限級別的核定和期權知識得分評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期權合約暴漲近200倍的行為在朋友圈不斷刷屏,當然也成為了券商業務員拉業務的最好“宣傳海報”。某大型券商業務員在朋友圈表示:“一天192倍的期權,你敢信么?一天10萬變1920萬,真有一夜暴富的可能”,并且附上了開戶條件。
對此澳普森投資成書新告訴記者:“從上周開始,市場利好頻出,而公司在上周就做了很多認購看漲期權。今日市場大漲之后,我們的一些單子開始兌現收益,今天賺了幾倍是有的。公司只拿資產5%左右的資金參與期權交易,只是作為增強收益的輔助工具而已,而這也是場內期權的魅力。但投資者不能以買彩票的心態來參與期權交易,畢竟是一個工具。”
而厚石天成候延軍告訴記者,今日的暴漲就是大家所說的“期權末日輪”的高杠桿現象。舉例來說,雖然近期上證50及50ETF期權在不停上漲,但是畢竟漲幅不是極端劇烈,外加這個二月份合約還有兩天就要摘牌了,也就是說,所有虛值的期權都會歸零,一文不值。對于很快就要歸零的期權,作為看漲的期權買方肯定不會高價買入。之所以還有人交易,是因為大家預期如果這剩下的兩三天內大盤真的漲了超過10%的話,虛值期權就成為了實值期權,就有了內在價值。
候延軍進一步表示:“這實際上類似于一種彩票操作策略——如果低概率的事件變成現實,必將獲得大的盈利。今天大盤漲了近6個點,近期整體漲幅超過了10%,使得期權由虛值變為實值,由沒有價值變成了有實際的內在價值,這就是‘期權末日輪’的威力,我個人也叫它‘彩票策略’。但是這個思路可以小規模偶爾做做,千萬不能猛干。期權畢竟只是工具,幫你實現你對市場的看法觀點,不代表做期權就一定賺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