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 2019-02-20 15:58:09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春節,用滴滴打車需要額外支付1元到9元不等的紅包也成為春節期間的焦點事件。
盡管多數消費者認為,春節期間給堅持工作的司機們加個紅包完全合情理,但仍然引發了許多消費者甚至司機師傅們對滴滴服務的一系列吐槽。
打快車、專車要加紅包
據記者了解,早在春節來臨前夕,滴滴便向社會宣布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平均打車成功率將下降20%,為鼓勵司機接單,滴滴平臺將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加收“司機過年服務費”,并表示這些紅包全部給司機,平臺不抽取任何費用。另據了解,滴滴在全國不同的城市每單加價數額不同,一些小城市每次加1至2元,北京等大城市每單最高加價9元。
事實上,滴滴在春節期間強制加價已有先例,去年春節滴滴官方也曾表示統一加價5元。而記者今年1月在北京郊區用滴滴APP打車時,滴滴APP便彈出消息“附近沒有車輛請加價6元”。
對于加價鼓勵司機接單,多數消費者表示可以理解和接受。
北京消費者劉先生說:“滴滴網約車春運漲價,只要不過分,我是接受的。這樣可以提高出車率,給乘客打車提供方便。”
有出租車業內人士表示,春節加價其實是出租車運價市場化的一次重要嘗試,對推動出租車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差異化經營有示范意義。
不過在認同節日適當漲價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出租車司機胡先生說:“加紅包主要是針對快車、專車司機,像我們出租車根本沒有加紅包一說。不過,那兩種車平臺要抽成,而平臺對出租車是免費服務的。我覺得加紅包并不是司機多賺錢了,而是剛好可以彌補司機被平臺抽成的錢。其實,用乘客紅包鼓勵司機多出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春節出車量減少的問題,而且平臺可以抽成的車輛也就多了,從而避免了春節期間平臺收入的降低。”
也有消費者提議,春節消費者給司機送紅包,平臺也應該降低抽成,不然平臺慷消費者之慨,自己坐收好處,不太厚道了。
脫離平臺 漫天要價
在滴滴出行平臺上打車可以通過平臺付款,也可以由司機師傅選擇線下付款。于是,春節假期里便有司機利用這個功能從網上接單,但要求乘客線下付款,肆意抬高打車費。
北京的李女士和家人春節期間到廈門旅游,她從滴滴平臺上叫了一輛快車去機場。司機到了就對她說:“300元走不走?”李女士說:“這里到機場不到100元,怎么要300元?再說我從平臺上付款,平臺知道你多收錢的話,會允許嗎?”司機說:“我選擇線下付款,你給現金或是掃微信、支付寶都行。”因為要趕飛機,所以李女士只得坐了高價車。李女士對記者說:“我在去機場的路上就問司機這樣不怕有人到平臺投訴嗎?”但司機特坦然地回答:“不怕,多數人都沒有這些閑工夫投訴,就算碰上了,平臺也不能怎么樣。”據李女士說,她在廈門旅游本來就不好打車,有3次從滴滴平臺上叫車,結果叫來的車都是一口價,司機還一臉愛坐不坐的樣子。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事情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尤其是景區、車站附近更為嚴重。
一位名為“花花”的湖北網友說:“我初一去親戚家拜年,從滴滴上叫了一輛出租車,平時15元的路程,司機卻要40元。我不同意,他也不取消訂單,直到我向他所在的出租車公司投訴,他才取消訂單。”
北京出租車司機胡先生說:“在北京,正規出租車敢漫天要價的太少了,一旦被投訴或是被交通局、公司暗訪的查到,就別想干了。據我了解,外地出租車相對快車、專車漫天要價的少,畢竟有公司管著,車還是公司的,不敢太過分。但是司機自己帶車進平臺,平臺就不好管理了。其實作為出租車司機,我覺得滴滴平臺的管理真的不嚴格。出租車公司會定期開會,誰有問題公司會通報,如果問題嚴重不但扣押金,還會被開除。但是網約車平臺的管理就很松散,相互之間缺乏強有力的約束。”
李女士和“花花”都認為,從打車平臺上叫的車,平臺就有義務對車輛進行監管,因此,出現脫離平臺管理多收錢現象,平臺應該負責任。
網約車偷轉黑車時有發生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春節期間,曾經被滴滴收編的黑車有不少又開始單干了。
北京的楊先生在春節期間和朋友在北京郊區聚會,吃完飯后由于打不到車,最后只好乘坐黑車回家。他說:“打了半小時的車,什么車都打不到,周圍黑車倒是不少,實在沒辦法只能打黑車了。平時50多元的路程要了我100元,不合理也沒辦法,要回家啊!”
據了解,春節期間各地都出現了黑車宰客的現象。因為滴滴打車平臺的出現,很多黑車都加入了平臺,讓自己正規化了。為什么一方面春節期間從滴滴上叫車困難,另一方面司機放著網約車的活不干,卻要冒著被查處的風險干黑車呢?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一些滴滴司機因抽成和獎勵問題對平臺不滿意,于是選擇了半退出網約車平臺,一邊干黑車,一邊在自己找不到活兒的時候干網約車。
記者在北京一小區門口遇到了一位正在等活兒的黑車司機,他見記者出了小區門口在馬路邊左顧右盼,就問:“打車嗎?”由于叫不到網約車,記者便同意了,在車上司機告訴記者:
“誰想當黑車司機!還不是想多掙幾個錢。我原來干黑車,后來干滴滴快車,現在還在平臺上掛著,但多半時間還是自己黑著干。滴滴抽成太狠了,每單他們抽成比例為20%,若加上每單5元的平臺費和相關稅費,滴滴最后抽成達到25%。說是有各種補助,比如高峰期間補助什么的,但是我算了算,還是不如我干黑車,掙多少都是自己的。實在沒活兒了再上平臺看看有沒有活兒。”
對此,滴滴方面表示,乘客應支付的訂單金額,絕大部分作為“基礎收入”發放給司機,少部分留作平臺的分成,平臺分成的一部分又以“獎勵收入”的方式發給了司機。滴滴多年來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給司機的補貼投入巨大。
據了解,滴滴出行多年來連續虧損,2018年虧損進一步擴大,達百億元之多。在減少虧損的巨大壓力下,只有提高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更多司機與消費者的參與,而且也只有聚集了人氣才有最終盈利的希望。紅包、補貼只是暫時的刺激手段,唯有做好服務才是根本。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