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8 08:08:29
每經編輯|李語涵
【社融放量支持實體 經濟有望二季度企穩】
上周五(2月15日)公布的金融數據的確令市場意外,萎靡一年多的金融數據突然放量——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雙雙超預期。這得益于近段時間以來一系列降準等釋放流動性政策,以及監管層不斷喊話推動資金支持實體經濟。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下行的過程當中,流動性充裕是必然的。雖然業內對未來將繼續降準的預期較為一致,但對于降息可能性仍存分歧。隨著一系列支持實體經濟政策實施,市場信心將逐步恢復,中國經濟有望在今年二季度企穩。(第一財經)
【央行孫國峰: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5日在2019年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解讀吹風會上表示,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并沒有發生改變。具體來看,貨幣條件要與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松,也不能緊。要根據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防范系統性風險的要求,實現總量適度,優化信貸結構,同時還要兼顧外部均衡,在多目標中把握好綜合平衡。(中證網)
【長江入河排污口將迎“大體檢”】
日前,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試點工作啟動會在重慶召開,全面部署專項行動及試點工作。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生態環境部制定了《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試點工作方案》,決定從今年2月起,用兩年時間,在長江經濟帶11省市內,以長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為重點,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根據方案,重慶市渝北區和江蘇省泰州市被確定為試點城市。(人民日報)
【工信部公布今年首批新能源補貼車型,續航超過500公里車型現身目錄】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2019年第1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新一批補貼車型出現了續航超過500公里的車型,另有吉利、比亞迪、奇瑞、傳祺等品牌共計6款車型電池能量密度超過160Wh/kg,體現出消費者對高續航里程的需求。此外,在上述補貼車型搭載的電池類型中,三元電池共計98款,磷酸鐵鋰電池共計62款,此外還有少量車型搭載錳酸鋰、多元復合型電池等。(中證報)
【開工季來臨,逾千億元重大項目集中上馬】
僅2月12日和13日兩天,就有江蘇、廣東、山東、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總計逾千億元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多以交通基建和制造業為主。近期河北、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均發布了總投資規模超萬億元的重點項目名單,預計未來仍會有大批新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分析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資有望迎來全面反彈。(上證報)
【地方AMC或迎負面清單管理】
近期監管部門下發文件,向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就關于加強地方AMC監管征求意見,意見反饋已于2月12日截止。這意味著,地方AMC首份規范性文件不久將出爐,地方AMC進入規范經營指日可待。目前地方AMC普遍面臨資金不足、人才匱乏等困難,突圍需要監管鼓勵支持,也需要地方AMC在合規的前提下,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謹防自身變“不良”。(中證報)
【國家梯次聯動區域創新加快布局】
記者獲悉,我國將加快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通過以點帶面,發揮城市群、城市圈的高端引領和支撐帶動作用。目標是健全梯次聯動的區域創新布局,培育創新增長點、增長帶、增長極。(經濟參考報)
【公安機關對380余個網貸平臺立案偵查 查扣凍結涉案資產約百億元】
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380余個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網貸平臺立案偵查,據不完全統計,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價值約百億元。(新華社)
【3家上市險企1月份壽險保費 增速僅達個位數】
率先披露1月份保費數據的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3家上市險企,向外界傳遞了業務依舊艱難信號——壽險業務僅分別增長5.22%、2.89%、9.58%,結束了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有兩位數增速的局面。其中,披露細分指標的平安壽險數據顯示,1月份個人新業務保費同比下滑超過20%,降幅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壽險行業增長乏力可見一斑。(證券時報)
【流浪地球登頂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榜】
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發文稱,流浪地球上映11天獲382萬美元票房,登頂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榜,刷新近五年中國電影Top5排名。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全獲批 萬億級新增資金要來】
從去年底首批至今,銀保監會分三批核準了五大國有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設立。值得注意的是,與前4家國有行獲批的措辭相比,此次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新增了“盡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合規資金”。業內專家分析,由于2018年四季度理財子公司新規允許直接投資股市,因此這里所說的金融市場顯然是包含了股市的,市場普遍期待理財子公司能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中國基金報)
【蘋果或發力智能家居 產業有望迎千億級市場】
據報道,蘋果公司最近的一些動作顯示出了其發力智能家居的新信號。蘋果不僅收購了一家語音科技初創公司PullString,還招募來了智能鎖公司Otto的CEOSamJadallah。機構認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發展正當時。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預計未來三年內,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的市場規模將保持21.4%和22.2%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19億元和5155億元。(上證資訊)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道公司有望年內成立,并將尋求上市】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石油天然氣管道公司組建方案已獲批,并列入2019年國資委重點工作計劃,有望于今年年內正式成立,最快有望在年中。新公司將通過收購“三桶油”的存量相關資產,進行清查評估后完成資產交割,通過市場化方式對管道公司進行運營。新管網公司將尋求上市。(中證報)
【知網毛利率60%背后:同行吃驚高校叫苦】
近日,“演員翟天臨不知知網”事件愈演愈烈。作為該事件的最大“配角”,“知網到底是什么?”掀起了一輪熱議,而知網擁有60%的毛利率也被眾人所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方采訪,發現知網擁有60%毛利率的背后,其憑借龐大的用戶資源獲得強勢議價能力,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價格漲幅,這也令不少高校有些無奈。(每日經濟新聞)
【豬年首例A股董事長失聯案 股權凍結或涉刑事案】
豬年伊始,百年企業秋林集團(600891)自曝“大雷”。自2015年,深圳市金桔萊黃金珠寶首飾有限公司通過借殼秋林集團完成上市后,秋林集團從商品零售業、食品加工轉型進入黃金珠寶業務,天津嘉頤實業有限公司亦由此坐上公司第一大股東之位。然而,如今,秋林集團遭遇嘉頤實業所持公司全部股權被天津公安局凍結,且因此牽出董事長李亞失聯的窘境,分析認為這背后恐涉刑事案件。這也讓2016年后業績連降的秋林集團,在跨界布局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路上遭遇考驗。(北京商報)
【OLED+5G成“熱門套餐” 機構調研重點節后轉向科技股】
春節假期后首周,A股科技板塊集體爆發,帶動指數大幅上揚。其中,OLED、5G等產業鏈表現尤為突出。從機構調研數據來看,雖然整體的調研熱度還未明顯回溫,但調研方向已從節前的消費股轉向了科技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共有14家公司披露了上周的機構調研記錄。其中,科技類公司占主流,且大多與OLED和5G等市場熱點沾邊。(上海證券報)
【外資涌入估值修復 多因素推動A股走強】
節后首周,A股各大指數均出現持續上漲。經過短期的強勁上漲,A股的估值水平有所修復。盡管整體仍處于歷史低位,但從機構研究者的態度來看,此次A股“春季躁動”超出預期,多數都對市場后續走勢抱有樂觀態度。值得注意的是,節后外資持續對A股加倉,節后首周,滬股通深股通連續大幅加倉A股,累計凈流入達到263.71億元。2019年以來,外資通過滬股通深股通已經累計凈買入A股926.06億元。(經濟參考報)
【超八成上漲 港股通標的成“春躁”行情領頭羊】
與A股一樣,港股今年以來也出現明顯的春躁行情,恒生指數累計上漲7.95%,與上證綜指7.56%的同期漲幅不相上下。港股通標的股表現明顯更好。在可統計的482只標的股中,今年以來漲幅為正的414只,占比達85.9%。漲幅超過20%的有75只,其中5只漲幅超過40%,分別為海信家電、信利國際、中糧肉食、新高教集團和中信建投證券。從強勢股所屬板塊來看,港股與A股基本一致,均為農業、科技、大消費板塊領銜。(證券時報)
【部分基金公司推出低費率ETF搶占市場】
在新一輪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競爭中,平安基金的動作比較實際。今日開始發行的平安創業板ETF,采取“0.15%管理費+0.05%托管費”,沿襲了去年成立的三只央企結構調整ETF的低費率模式。此外,易方達滬深300、博時上證50等11只ETF的管理費也較低,在0.2%至0.45%之間。深圳一位指數基金經理表示,要獲得新的發展,需要打破舊有模式,下調產品費率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證券時報)
【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入市提速,長線資金增添股市壓艙石】
各地職業年金受托機構“選秀”有望在上半年全部結束。在監管部門鼓勵長線資金入市的背景下,養老金有望逐步成為股市的重要增量資金,發揮“壓艙石”作用,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中證報)
【新一輪關店潮來襲 美國零售業寒意凜冽】
美國鞋業零售巨頭Payless ShoeSource于2月17日開始逐步關閉部分門店。市場研究機構Coresight Research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的商場和購物中心正在面臨新一輪的關店潮。(中證報)
【NASA:2028年四名宇航員將重返月球并在月球停留7天】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正式公告,號召私營企業參與載人登月技術研發。此外,NASA還公布了2028年在私營企業協助下實現重返月球計劃的宏偉路線圖。日前,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在媒體圓桌會議上宣布:2028年,4名宇航員將按照上述技術方案“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停留7天。(科技日報)
【沙特與巴基斯坦簽署200億美元投資協議】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周日表示,與巴基斯坦簽署了一系列總值達2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巴基斯坦是沙特王儲此次亞洲之旅的首站,他將在巴基斯坦逗留兩天,然后訪問印度和中國。(新浪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