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春節黃金周消費首破萬億 定制、體驗新玩法讓年味更濃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2 00:15:36

 每經記者|陳祺欣    每經實習編輯|梁 梟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是一個特殊時段,年年相似但卻又不盡相同。2019年的春節消費是怎樣的一種境況,所反映的經濟趨勢又會如何?

城市端,在一線城市上海,本土與國際的多元消費如何演繹,而在中部的江西某縣城,在消費下鄉帶動政策的刺激下,人們如何消費來縮短與城市的差距;行業端,春節是保健品、鞋服、飲料、食品等行業的銷售旺季,他們如何促銷,如何競爭。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基層采訪,從一個個小的切口,來折射消費趨勢、經濟變化。

2019年春節期間,中國消費熱勢不減。商務部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近1.01萬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這也是春節黃金周消費首破萬億元大關。

相較于以往,今年春節的消費升級趨勢更為明顯,不僅買年貨、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消費紅紅火火,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更是亮點紛呈。

與往年相比,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所在的韶關南雄,今年外出旅游、吃年夜飯的人明顯增多。“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春節好不容易放假,早就計劃好出去玩了。”一位在春節選擇了前往成都看“國寶”大熊貓的市民向記者表示。

在春節消費的“重頭戲”年夜飯、團圓飯上,不少市民并沒有在家中忙碌,而是選擇早早訂了飯店。新零售也為年夜飯帶來了新變化,網購半成品年夜飯已經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寵,而春節旅游、春節觀影等也逐漸成為新的消費習慣。

線上增長成亮點

今年元旦、春節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對較短,1月開始已經有不少消費者置辦年貨,百貨、商超和購物中心的客流明顯增大。

一位銀泰百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1月1日開始,銀泰百貨整體客流、銷售額都有顯著提升。由于要讓6萬員工過年回家和家人團聚,銀泰百貨實行“線下打烊線上不打烊”,線下門店除夕全天、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一共打烊2天半,顧客在喵街APP可正常下單。正月初二下午1點,各地銀泰百貨門店鋪一營業就吸引了大量的客流,消費者的隊伍排到了店外。

而銀泰的“火爆”場面并非個例。盡管在一二線城市,新零售的崛起已經對傳統商超產生了一定沖擊,但在中小城市,“新零售”的概念看起來還比較遙遠。正月初一,記者所在韶關南雄唯一的一家大潤發商場可謂人山人海。商場的入口處,年貨被擺放在了醒目的位置,有徐福記、旺旺大禮包、開心果等商品供顧客挑選。在超市碰見個熟人并不稀奇,不過說不上幾句話就會被來往的人流沖散。

國人有“置新衣辦年貨”的傳統習俗,不管是小城市還是大城市,集購物、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新興業態都受到消費者青睞。商務部數據顯示,上海重點監測的7家購物中心、奧特萊斯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安徽重點監測大型購物中心銷售額增長11.6%。

線下門店紅紅火火,線上也不甘落后。各大電商平臺堅持春節不打烊,讓消費者在節日期間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網購服務。商務部數據顯示,某電商平臺春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40%左右,智能手機、中高端家電、家居產品、時尚服飾等商品熱銷。此外,許多餐飲企業和網絡平臺推出成品及半成品年夜飯外賣、廚師上門制作年夜飯等服務,某外賣平臺年夜飯訂單量同比增長107%。

銀泰百貨的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來自線上的指數級增長是今年春節消費的一個顯著特點。“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一是逛喵街、銀泰網、銀泰天貓旗艦店的顧客增多了,這些顧客來自銀泰百貨商業網點所在城市,還包含了更多覆蓋不到的地理空間。物流的信息顯示,最北的顧客在黑龍江,最南到達海南,最西在西藏、新疆。二是很多不能回家過年的顧客,在喵街、銀泰網、銀泰天貓旗艦店下單,作為春節禮物郵寄給家人表達思念。”

新過年方式更受歡迎

隨著大部分90后經濟逐漸獨立,不囿于傳統觀念,自主選擇過年方式成為潮流。記者也采訪了多位90后年輕消費者,對他們而言,“新的過年方式”更受歡迎。例如,年年春節必不可少的年夜飯、團圓飯、親朋宴,出現了新的消費趨勢。除網購半成品外,各地餐飲企業年夜飯預訂火爆。天津重點監測的36家餐飲企業共預訂年夜飯1.2萬桌,同比增長5.3%;江蘇揚州重點餐飲企業預訂年夜飯4000余桌,近4萬人除夕夜“下館子”。

“家里親戚多,以前過年是今天去這家吃飯,明天去那家吃飯,輪到我們家請吃飯,不僅要準備很久,而且吃完飯打掃衛生也很累,還不如定個飯店,方便又省心。”來自廣東的90后市民陳女士向記者表示。

而休閑旅游、觀影觀展等體驗式消費更是越來越受到歡迎。商務部數據顯示,“北上賞冰雪、南下享溫暖”成為熱門旅游選擇。假期前6天,三亞八大景區接待游客超過80萬人次;內蒙古自治區接待游客476.2萬人次,同比增長14.6%。故宮博物院舉辦“紫禁城里過大年”活動,節日期間共接待游客近50萬人次。北京地壇、龍潭兩大廟會日均接待游客28萬人次,上海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日均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

一位在廣州工作的90后向記者表示:“以前新年走訪親友大魚大肉,天天喝酒,基本上每天都熬夜晚睡,20多年都是如此,現在想換一個新鮮的過年方式,趁著春節假期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年味。工作了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春節假期也相對比較長,可以陪父母旅游,以表孝心。”

不過,正如回家過年的人被“花式”催婚,出門旅游的人也有煩惱。熱門景點人頭攢動,即使面對美景也難免失去觀賞的心情;小眾景點又因為交通不便,不適合闔家出游。自由行或因“人生地不熟”遇到麻煩,但若選擇報團,部分導游還是有暗示購物或縮短參觀時間的行為。

除了旅游,近年來,春節觀影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消費習慣。今年春節檔《小豬佩奇過大年》融合了農歷新年和生肖元素,電影上映前,宣傳片《啥是佩奇》就已刷屏朋友圈。在《小豬佩奇過大年》正式上映后,在記者所在的韶關南雄,更有消費者表示“一票難求”,而《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等賀歲檔影片在正月初一、初二幾乎場場滿座,就連當天最晚一場的上座率也很高。

總體來看,今年春節市場年味濃,亮點多,居民消費平穩較快增長。阿里巴巴發布的《2019春節經濟報告》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春節的年味不僅沒被“沖淡”,而是顯現出新的傳承和生命力,數字化有效縮小了區域差距,令城鄉呈現更均衡普惠地發展,也因此成為促進消費的新動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是一個特殊時段,年年相似但卻又不盡相同。2019年的春節消費是怎樣的一種境況,所反映的經濟趨勢又會如何? 城市端,在一線城市上海,本土與國際的多元消費如何演繹,而在中部的江西某縣城,在消費下鄉帶動政策的刺激下,人們如何消費來縮短與城市的差距;行業端,春節是保健品、鞋服、飲料、食品等行業的銷售旺季,他們如何促銷,如何競爭。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基層采訪,從一個個小的切口,來折射消費趨勢、經濟變化。 2019年春節期間,中國消費熱勢不減。商務部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近1.01萬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這也是春節黃金周消費首破萬億元大關。 相較于以往,今年春節的消費升級趨勢更為明顯,不僅買年貨、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消費紅紅火火,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更是亮點紛呈。 與往年相比,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所在的韶關南雄,今年外出旅游、吃年夜飯的人明顯增多。“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春節好不容易放假,早就計劃好出去玩了。”一位在春節選擇了前往成都看“國寶”大熊貓的市民向記者表示。 在春節消費的“重頭戲”年夜飯、團圓飯上,不少市民并沒有在家中忙碌,而是選擇早早訂了飯店。新零售也為年夜飯帶來了新變化,網購半成品年夜飯已經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寵,而春節旅游、春節觀影等也逐漸成為新的消費習慣。 線上增長成亮點 今年元旦、春節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對較短,1月開始已經有不少消費者置辦年貨,百貨、商超和購物中心的客流明顯增大。 一位銀泰百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1月1日開始,銀泰百貨整體客流、銷售額都有顯著提升。由于要讓6萬員工過年回家和家人團聚,銀泰百貨實行“線下打烊線上不打烊”,線下門店除夕全天、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一共打烊2天半,顧客在喵街APP可正常下單。正月初二下午1點,各地銀泰百貨門店鋪一營業就吸引了大量的客流,消費者的隊伍排到了店外。 而銀泰的“火爆”場面并非個例。盡管在一二線城市,新零售的崛起已經對傳統商超產生了一定沖擊,但在中小城市,“新零售”的概念看起來還比較遙遠。正月初一,記者所在韶關南雄唯一的一家大潤發商場可謂人山人海。商場的入口處,年貨被擺放在了醒目的位置,有徐福記、旺旺大禮包、開心果等商品供顧客挑選。在超市碰見個熟人并不稀奇,不過說不上幾句話就會被來往的人流沖散。 國人有“置新衣辦年貨”的傳統習俗,不管是小城市還是大城市,集購物、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新興業態都受到消費者青睞。商務部數據顯示,上海重點監測的7家購物中心、奧特萊斯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安徽重點監測大型購物中心銷售額增長11.6%。 線下門店紅紅火火,線上也不甘落后。各大電商平臺堅持春節不打烊,讓消費者在節日期間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網購服務。商務部數據顯示,某電商平臺春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40%左右,智能手機、中高端家電、家居產品、時尚服飾等商品熱銷。此外,許多餐飲企業和網絡平臺推出成品及半成品年夜飯外賣、廚師上門制作年夜飯等服務,某外賣平臺年夜飯訂單量同比增長107%。 銀泰百貨的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來自線上的指數級增長是今年春節消費的一個顯著特點。“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一是逛喵街、銀泰網、銀泰天貓旗艦店的顧客增多了,這些顧客來自銀泰百貨商業網點所在城市,還包含了更多覆蓋不到的地理空間。物流的信息顯示,最北的顧客在黑龍江,最南到達海南,最西在西藏、新疆。二是很多不能回家過年的顧客,在喵街、銀泰網、銀泰天貓旗艦店下單,作為春節禮物郵寄給家人表達思念。” 新過年方式更受歡迎 隨著大部分90后經濟逐漸獨立,不囿于傳統觀念,自主選擇過年方式成為潮流。記者也采訪了多位90后年輕消費者,對他們而言,“新的過年方式”更受歡迎。例如,年年春節必不可少的年夜飯、團圓飯、親朋宴,出現了新的消費趨勢。除網購半成品外,各地餐飲企業年夜飯預訂火爆。天津重點監測的36家餐飲企業共預訂年夜飯1.2萬桌,同比增長5.3%;江蘇揚州重點餐飲企業預訂年夜飯4000余桌,近4萬人除夕夜“下館子”。 “家里親戚多,以前過年是今天去這家吃飯,明天去那家吃飯,輪到我們家請吃飯,不僅要準備很久,而且吃完飯打掃衛生也很累,還不如定個飯店,方便又省心。”來自廣東的90后市民陳女士向記者表示。 而休閑旅游、觀影觀展等體驗式消費更是越來越受到歡迎。商務部數據顯示,“北上賞冰雪、南下享溫暖”成為熱門旅游選擇。假期前6天,三亞八大景區接待游客超過80萬人次;內蒙古自治區接待游客476.2萬人次,同比增長14.6%。故宮博物院舉辦“紫禁城里過大年”活動,節日期間共接待游客近50萬人次。北京地壇、龍潭兩大廟會日均接待游客28萬人次,上海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日均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 一位在廣州工作的90后向記者表示:“以前新年走訪親友大魚大肉,天天喝酒,基本上每天都熬夜晚睡,20多年都是如此,現在想換一個新鮮的過年方式,趁著春節假期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年味。工作了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春節假期也相對比較長,可以陪父母旅游,以表孝心。” 不過,正如回家過年的人被“花式”催婚,出門旅游的人也有煩惱。熱門景點人頭攢動,即使面對美景也難免失去觀賞的心情;小眾景點又因為交通不便,不適合闔家出游。自由行或因“人生地不熟”遇到麻煩,但若選擇報團,部分導游還是有暗示購物或縮短參觀時間的行為。 除了旅游,近年來,春節觀影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消費習慣。今年春節檔《小豬佩奇過大年》融合了農歷新年和生肖元素,電影上映前,宣傳片《啥是佩奇》就已刷屏朋友圈。在《小豬佩奇過大年》正式上映后,在記者所在的韶關南雄,更有消費者表示“一票難求”,而《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等賀歲檔影片在正月初一、初二幾乎場場滿座,就連當天最晚一場的上座率也很高。 總體來看,今年春節市場年味濃,亮點多,居民消費平穩較快增長。阿里巴巴發布的《2019春節經濟報告》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春節的年味不僅沒被“沖淡”,而是顯現出新的傳承和生命力,數字化有效縮小了區域差距,令城鄉呈現更均衡普惠地發展,也因此成為促進消費的新動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