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對沖基金2018受挫,開始布局中國量化交易

華爾街見聞 2019-02-11 17:42:47

2018年,眾多全球對沖基金亮起業績紅燈,近期不乏外資機構開始布局中國量化交易市場。與此同時,眾多國內量化私募機構也頻頻路演,機構表示看好今年中國的量化交易前景。有國際對沖基金管理人士表示,正大幅加倉中國市場。

回顧2018年,眾多全球對沖基金在去年2月、10月和12月的幾波瘋狂拋售中亮起業績紅燈,而多空策略基金則是去年10月暴跌中的最大受害者,八成此類基金蒙受虧損。

記者獲悉,近期不乏外資機構開始布局中國量化交易市場,并不排除在中國內地設立的WFOE(外商獨資企業)發行量化私募產品,這與發達市場的超額收益下降不無關系。與此同時,眾多國內量化私募機構也頻頻路演,當“單邊行情”不再的時候,機構表示看好今年中國的量化交易前景。2019年1月31日,證監會宣布就擴大QFII投資范圍等征詢意見,其中就包括可投私募基金,無疑是一大利好。

“在2018年四季度的美股拋售潮中,系統化策略基金平倉,例如風險平價策略、趨勢追蹤策略、風險溢價策略等,去杠桿迅速發生,在多頭受到擠壓的同時,空頭回補的趨勢導致此前的空頭也遭遇重創。”瑞銀資管亞太對沖基金解決方案投資總監奧列特(Adolfo Oliete)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當QE(量化寬松)進入QT(量化緊縮),波動率攀升是難以避免的,就過去20年來看,加息周期中對沖基金表現較好,我們目前尤其看好亞洲市場的機遇,尤其是中國。”

申毅投資創始人申毅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QFII投資范圍的擴大利好國內的中資私募和洋私募,“中國股市波動大,從風險收益比的角度而言,量化選股是大趨勢。同時,中國的優勢在于,數據足夠多且可用,并不像多數新興市場數據繁多但無序,中國的數據普遍質量較高,但市場行為又具備發展中市場的特征——無序波動、散戶多,因此這對在中國從事量化交易的機構而言是一大機遇。”他稱。

對沖基金2018遭打擊

2018年,全球資產普遍下挫,美股跌幅更是超出預期。去年2月,由于波動率(VIX)突然飆升,在過去幾年靠做空VIX盈利的基金紛紛爆倉清盤,造成市場巨震;10月,市場的劇烈回調下,美股回調近10%;到了12月,傳統的“圣誕節反彈行情”爽約,標普500指數跌至19個月新低。連華爾街最為悲觀的投行摩根士丹利都沒有料想到,標普500指數竟在2018年結束前就跌破了他們在2019年一季度的2400點目標位。

截至去年12月25日,美國道指跌破200日均線,創史上最差圣誕節前夜表現,部分美股的板塊和公司當時的價格顯然已經提前反映了未來經濟衰退下的走勢。

Eurekahedge統計數據顯示,由于資產表現糟糕和投資者大舉贖回,2018年,全球對沖基金行業所管理的資產縮水3.4%至2.36萬億美元。2月的拋售潮和10月的市場大跌給對沖基金帶來了極大打擊。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新成立基金數量甚至不及關閉基金的數量,2019年新成立基金總數或創下20年來新低。

美股的資產價格的確遲早要重估,只是一切發生得太快了。根據UBS報告,標普500指數在去年四季度的走勢是歷史上最差的,甚至糟于大蕭條、珍珠港襲擊事件、1987年股災、2007年金融危機等時期。但2019年衰退的幾率不高,去年劇烈的振幅主要是倉位過度擁擠造成的,”奧列特對記者表示,“過去幾年,系統化交易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風險溢價策略,因此當資金流出時,很容易造成市場混亂。我們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出現如此巨大的波動,但去杠桿已經發生,需要密切關注資產價格和基本面情況。”

過去幾年的QE過程中,風險溢價不斷收窄,“大家都聚焦在幾個回報相對較高的領域,新興市場資金回流美國后,導致倉位愈發擁擠,這也意味著美股波動加劇,一旦趨勢逆轉,美股就會出現劇震。”他稱。

不過,奧列特表示,加息周期中波動率攀升,這有利于對沖基金的表現,但發達市場的資金越發擁擠,超額收益更難創造,“因此我們在美國只會聚焦在幾個特定板塊,其他配置則會慢慢轉移到其他市場,尤其是亞洲。我們正大幅加倉中國市場。

量化選股是大趨勢

記者獲悉,近期眾多量化私募機構頻頻進行路演,一來看好2019年中國的量化交易前景,二來也提前開始進行系統的籌建升級和募資。

去年,幾家外資機構嘗試在內地發行主打量化的洋私募產品,盡管概念新穎,但由于銷售渠道、市場環境等問題,收效不如預期。不過,如果未來證監會擴大QFII投資范圍政策落地,洋私募的募資問題有望化解,而外資機構相對內地機構對量化策略更加認可和熟悉。

一位從華爾街回國創業的本土私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對于投資風格受到外資認可且海外資源豐富的本土私募而言,證監會的征求意見是一個重大利好。

申毅提及,中國市場量化交易的優勢在于,數據足夠多且可用,同時,中國的數據普遍質量較高,又具備發展中市場的特征。

全球第一大對沖基金橋水在給客戶的投資報告中曾提及,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優勢是外資布局該市場的重要理由,這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在美國,看似流動性極佳,但當有一致預期時,流動性將急劇惡化,因此很多下挫基本都是一步到位,這從去年道指動輒500點以上的跌幅中就可見一斑,可以說美國的流動性實際上并不好。相比之下,極端情況下中國的流動性就是源于無序波動。”申毅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股指期貨的正常化也提振了從事量化交易機構的信心。“除了可以豐富策略,股指期貨的正常化大大降低了沖擊成本,因為股指期貨的沖擊成本比現貨要低。在具備下行保護的前提下,機構就有能力或膽量去拿住股票,否則只能拋售所持股票來防止市場進一步下挫而產生的損失。”申毅也表示,股指期貨或期權并不是做空的工具,有空必有多,“這是一場零和游戲,例如在美國市場上,買看跌期權最多的機構往往是市場上最大的多頭。”

去年12月2日,中金所宣布為股指期貨松綁,具體包括:下調保證金比例,日內過度交易監管標準從20手調整到5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平倉手續費從萬分之6.9下調至萬分之4.6。

申毅稱,這次股指期貨松綁后,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了原來預期。“就1月初的交易情況來看,交易價附近,深度比以前增加了1倍;持倉量的上升大于成交量的上升,即持倉成交比下降。”

之所以眾多外資和中資機構著眼布局中國量化交易市場,這也是市場發展趨勢使然。奧列特告訴記者,在中國市場更可能獲取超額收益,“A股流動性強、多元化、市場體量大、換手率高,同時市場的研究覆蓋還不足,這就意味著有更大可能會出現企業盈利超出或低于預期。當一個市場波動率越高、價格離散率越大,就越有助于創造超額收益。”他也表示,在中國市場,不會像美國那樣聚焦某幾個行業,而是會聚焦一眾有成長性的公司。

申毅也表示,從風險收益比角度而言,量化選股是大趨勢。隨著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人明顯趨向成熟。這種變化的過程,沿襲了20年前海外資本市場發展的道路,即越來越多的主動選股策略向量化選股策略演變。

第一財經 周艾琳 封面及文中圖均來自攝圖網

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轉載,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對沖基金 量化交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