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01 19:18:47
檔期的競爭,很現實也很慘烈,因為排片總是“此消彼長”。而2019年的春節檔,頭部影片比往年都要多,《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流浪地球》等6部影片的預售排片已經超過了90%,剩下的影片只能在首日搶奪僅剩的10%排片。
每經記者| 張春楠 畢媛媛 每經編輯|張玉路 趙云
圖片來源:攝圖網
沉寂賀歲檔多時的樂創文娛又回來了。
樂創文娛副總裁黃紫燕,飛赴深圳數趟,終于把《熊出沒·原始時代》的宣發權又“要”了回來。
從《熊出沒1》到《熊出沒4》,樂創文娛(原樂視影業)一直搭檔華強方特,合力將《熊出沒》系列打造為中國孩子愛看的動畫之一。但2018年,因為背負巨大的輿論與質疑,樂創文娛不得不與《熊出沒》暫別。
可縱使挺過了“至暗時刻”,2019年春節檔這一仗仍然險象迭生。《熊出沒·原始時代》直接的競爭對手《小豬佩奇過大年》,是阿里影業和淘票票的“親生孩子”,財力自不必說;并且獲益于短片《啥是佩奇》的全網爆火,從大年初一的預售成績上看,《小豬佩奇過大年》的票房已甩了《熊出沒·原始時代》一截。
放眼現在,仍然是背水一戰。黃紫燕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時表示,對《熊出沒·原始時代》的內容質量和營銷效果是有信心的。
《熊出沒·原始時代》會不會開門紅?樂創文娛能不能在2019年找回原來的地位?成敗與否,這將是第一步。
從2012年首度登陸央視少兒頻道至今,《熊出沒》系列這個國產動畫IP已經7歲了,有著穩定的粉絲群體和深入人心的“人設”。隨著粉絲年齡增長和國內動畫市場形勢的不斷改變,要想持續占據市場,“熊出沒”需要不斷擴大自己的用戶人群邊界,也就是所謂的“出圈”。
“今年我們對《熊出沒·原始時代》整體的宣發策略就是保存量,打增量”,黃紫燕表示。除樂創文娛經歷“至暗時刻”時將《熊出沒5》的發行工作轉交光線外,從《熊出沒1》到《熊出沒6》,黃紫燕一直負責《熊出沒》系列影片的營銷和宣發。
邀請火箭少女來演唱主題曲,吸引青年粉絲群體;向“辣媽幫”等母嬰類媒體投放廣告,吸引存量的“寶爸寶媽”。除了這些,樂創文娛還主動讓《熊出沒·原始時代》觸達影評類的媒體和影評人,試圖通過他們接觸到有較高欣賞水平的核心電影用戶。
“因為我們覺得這真的是一部優質內容,我相信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黃紫燕對記者表示。
作為一部講述“熊大”、“熊二”和“光頭強”誤穿越到原始世界的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中也展示了原始世界的動物遷徙圖景,總導演丁亮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稱,這也是《熊出沒》電影做了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這么多的動物角色,計算量非常龐大。
“相比以往的影片,我們投入的團隊和時間不止一倍。”丁亮對記者表示。
在故事內核上,《熊出沒·原始時代》依然是“合家歡”電影。“時代在發展,我們對家庭的理解也在與時俱進,所以關于家庭情感、價值觀等等各個話題太多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這個話題永遠不會過時。”丁亮稱。
“我們發現,隨著IP的成長,有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喜歡看《熊出沒》。”黃紫燕表示,“我們有個數據,在《熊出沒5》時沒有帶孩子的電影觀眾比例比最開始的幾部高出了一倍以上,這說明我們在逐步出圈”。
1月17日,短片《啥是佩奇》突然爆火,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預售成績。數據顯示,短片發布前,影片的預售票房為200萬,截至1月22日,影片的預售票房已經逼近700萬元。
當時《熊出沒·原始時代》的預售票房要比《小豬佩奇過大年》低200萬元左右。
檔期的競爭,很現實也很慘烈,因為排片總是“此消彼長”。而2019年的春節檔,頭部影片比往年都要多,《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流浪地球》等6部影片的預售排片已經超過了90%,剩下的影片只能在首日搶奪僅剩的10%排片。
今年將在大年初一春節檔上映的動畫片,只有《熊出沒·原始時代》和《小豬佩奇過大年》,爭奪動畫觀眾人群的壓力也比往年要大得多,尤其《小豬佩奇過大年》通過預告片在營銷上搶占了先機。
“看到排片,想死的心都有了,”黃紫燕笑稱,“所有的發行方都希望自己的排片能排第一,但是在擁擠的情況下也要找到自己核心的位置。”據黃紫燕透露,往年春節檔動畫片的排片體量能維持在6%-8%,但今年可能會更低一些,《熊出沒》希望能走出長線,“以前是我一個人,現在是兩個人,就看誰能扛得住市場和口碑的檢驗”。
此外,今年春節檔多部影片回歸了票補,通過開啟超前預售活動釋放大量19.9元的低價票,來拉高排片和上座率。在一片票補大戰中,《熊出沒·原始時代》顯得有些“落寞”。黃紫燕表示:“我們總體的宣發費還不如一些電影票補的一半,所以和人家拼票補沒意義。”
但票補對動畫電影的作用,是否如商業大片一樣?黃紫燕持否定意見:“首先帶孩子觀影的家長,不會認為19.9元和29.9元有區別,這是剛需;其次動畫電影的體量是一定的。如果你的場均人次高,你一定會逆襲的。”
百度指數顯示,1月18日,《小豬佩奇過大年》因為《啥是佩奇》,搜索指數飆至36494,比《熊出沒·原始時代》高出許多,但幾天后,《熊出沒·原始時代》的熱度指數反超《小豬佩奇過大年》。
貓眼數據顯示,《熊出沒·原始時代》首日上座率達23.7%,在春節檔主要影片中,上座率最高,也高于《小豬佩奇》的17.2%。同時,在單場上座人數上,《熊出沒·原始時代》也明顯占優。從數據上看,這兩部合家歡電影可以說是互有勝負。
當前電影市場的一個明顯趨勢是,電影上映后,票房走勢會與內容的口碑呈正相關,《熊出沒》今年是春節檔僅有的大規模點映電影,全國點映一周以來,點映票房已超1200萬元,但貓眼評分目前仍維持在9.2分。
《熊出沒》系列歷經六年,此前五部作品都保持豆瓣評分6分以上的優秀水準。《熊出沒1》到《熊出沒3》,貓眼數據顯示,每部影片的票房成績都在2億元以上;2017年起,團隊調整打法、轉戰春節檔,影片迎來新的爆發,《熊出沒4》和《熊出沒5》的最終票房都超過5億元。
對于外界所擔心的“IP老化”,丁亮回應稱:“我小時候看的東西,即使現在不看了,它也是我記憶的一部分。從品牌角度講,《熊出沒》除了電影,還有衍生品、出版物、表演和主題樂園等很多形式存在。從這個角度講,《熊出沒》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