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30 22:43:51
1月30日晚間,中基協公布了2018企業資產證券化備案運行情況簡報,2018年企業ABS產品共備案確認667只,同比增幅20.99%,累計備案規模9507.84億元,同比增幅2.96%。火山君注意到,2018年只有81家機構參與,其中證券公司57家,基金子公司24家,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有20家券商和25家基金子公司沒有繼續開展業務而主動“脫團”。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1月30日晚間,中基協公布了2018企業資產證券化備案運行情況簡報,截至2018年底,累計共有126家機構備案確認1792只企業ABS產品,累計備案規模達25643.01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了近59%。其中,2018年共備案確認667只,同比增幅20.99%,累計備案規模9507.84億元,同比增幅2.96%。
另外,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計126家機構開展了企業ABS業務,其中證券公司77家、基金子公司49家,證券公司為發行機構主力。不過,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2018年只有81家機構參與,其中證券公司57家,基金子公司24家,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有20家券商和25家基金子公司沒有繼續開展業務而主動“脫團”。
從基礎資產類型來看,企業應收款類、融資租賃類以及其他金融債權類產品新增備案規模呈現上升趨勢,其他類別基礎資產產品新增備案規模保持穩定或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小貸類產品新增備案規模下降明顯。
據中基協披露,截至2018年底,累計共有126家機構備案確認1792只企業ABS產品,累計備案規模達25643.01億元,相比2017年底(16135.20億元)增長了近59%。如果以存續來看,截至2018年底,存續產品1178只,存續規模13308.17億元。
就2018年來看,企業ABS產品備案確認667只,同比增幅20.99%,累計備案規模9507.84億元,同比增幅2.96%。中基協指出,從2018年全年備案產品規模和數量趨勢來看,機構下半年備案產品數量、規模較大,尤以四季度增長最為顯著。此外,受市場融資環境影響,2018年優先級平均預期收益率略有抬升,為5.73%。
另外,從各類基礎資產年度規模增量分布情況來看,企業應收款類、融資租賃類以及其他金融債權類產品新增備案規模呈現上升趨勢,其他類別基礎資產產品新增備案規模保持穩定或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小貸類產品新增備案規模下降明顯。
中基協數據顯示,2018年,企業應收款類產品備案規模3695.28億元,同比增長211.70%;小額貸款類產品備案規模1960.35億元,同比減幅48.23%;信托受益權類產品備案規模1418.50億元,減幅32.77%;融資租賃類產品備案規模1086.79億元,同比增長19.63%。其他金融債權類產品備案規模798.70億元,增幅33.85%;不動產類產品備案規模352.69億元,增幅9.94%;經營性資產收益權類產品備案規模70.76億元,PPP項目新增備案規模13.31億元。

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計126家機構開展了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其中證券公司77家、基金子公司49家,證券公司為發行機構主力,這不僅從備案產品數量和規模上可以看出,在持續發力上也能看出。
2018年來看,81家機構備案資產證券化產品667只。其中,證券公司備案產品606只,同比增長33.19%;備案規模8638.73億元,同比增長10.33%。基金子公司備案產品61只,同比減少21.79%;備案規模869.11億元,同比減少37.79%,顯然,2018年基金子公司表現遠不及證券公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開展ABS業務的證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分別為57家和24家,這與前述(77家和49家)相比,意味著在2018年有20家券商和25家基金子公司沒有繼續開展業務而主動“脫團”。

另外,從原始權益人來看,截至2018年末,已備案發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原始權益人共723家,所屬行業較為多元,其中電商小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銀行、信托公司等領域原始權益人的融資規模較大。
2018年,新增備案發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原始權益人約100家左右,所屬行業與區域較2017年相比趨于集中。其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及電力、熱力、燃氣、水生產和供應業原始權益人備案產品數量及規模較2017年大幅增長,備案數量同比增長81.22%,備案規模同比增長187.22%。
值得一提的是,中基協數據顯示,2018年備案產品認購資金主要來源于資管計劃、機構自營資金、公募基金、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
從優先級認購資金來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資管計劃等資管產品認購規模5087.47億元,占產品優先級以及中間級累計規模的57.40%;銀行自營資金認購企業ABS優先級的規模2286.87億元,占比25.80%;公募基金認購規模為456.77億元,占比5.15%;券商自營、一般工商企業、養老基金、保險自營、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認購規模合計1031.94億元,占比11.65%。
而次級認購金額來源主要是一般工商企業,也就是通常原始權益人自持,認購規模為320.00億元,占比49.63%。此外就是來源于資管產品的認購規模,達217.62億元,占比33.75%。
不過,要說2018年企業ABS亮點——創新產品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絕對算得上。
中基協表示,類REITs以及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CMBS)產品作為創新金融工具和長效商業模式,有利于盤活各類存量經營性不動產,有助于提升物業價值、規范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2018年,共備案通過類REITs產品16只,同比增長14.29%;備案規模290.97億元,同比增長5.52%。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CMBS)產品31只,同比增長121.43%;備案規模670.67億元,同比增長48.35%。
另外,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產品,則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改善了企業資本結構。2018年,依托核心企業付款確認的保理類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備案195只,同比增長230.51%,備案規模1386.95億元,同比增長148.17%。其他企業應收賬款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備案109只,同比增長87.93%;累計備案規模2029.66億元,同比增長163.77%。
最后,2018年,以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資產作為基礎資產或作為融資用途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備案通過11只,同比增長57.14%;備案規模82.76億元。PPP資產證券化產品備案通過3只,備案規模13.31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