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1-28 20:34:55
2019年新年央行一口氣披露了9張罰單,其中涉及3家銀行6家支付機,總罰款金額超過千萬。行業人士分析稱,第三方支付行業合規化、嚴監管是必然趨勢,野蠻生長期結束,整頓過程中必然會淘汰一批、甚至并購一批第三方支付企業,實力強、合規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突出出來。
延續2018年監管打擊支付違規的高壓態勢,央行新年一口氣披露了9張罰單。
近日,央行廣州分行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信息,涉及9家機構,包括光大銀行廣州分行、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廣發銀行等三家銀行;易聯支付、易票聯支付、匯聚支付、商務通、合利寶、廣州銀聯等六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合計被罰沒1103萬。
從金額來看,民生銀行廣州分行被罰沒557萬元,處罰金額最多;易聯支付其次,被罰沒350萬元。案由來看,9家機構均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處罰。其中,易聯支付、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合利寶支付,除了被處罰款外,還被給予警告處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罰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不乏老牌持牌機構,其中,中國銀聯旗下的廣州銀聯,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罰款15萬;廣州市唯一擁有支付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合利寶不僅被罰沒超80萬,還被給予警告處分。還有,剛于去年8月成為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理事單位的匯聚支付,被罰沒超70萬。
央行廣州分行一口氣披露了9張罰單。光大銀行廣州分行、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廣發銀行等三家銀行;易聯支付、易票聯支付、匯聚支付、商務通、合利寶、廣州銀聯等六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合計被罰沒1103萬。

具體來看:
光大銀行廣州分行被罰款3萬元;
民生銀行廣州分行被給予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278.71萬元,并罰款278.71萬元,合計罰沒557.42萬元;
廣發銀行被罰款3萬元;
易聯支付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63.28萬元,并罰款187.28萬元,合計罰沒350.56萬元;
易票聯支付被罰12萬元;
匯聚支付被沒收違法所得17.9萬元,并罰款53萬元,合計罰沒70.9元;
商物通被罰款9萬元;
合利寶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8.61萬元,并罰款53萬元,合計罰沒81.61萬元;
廣州銀聯被處罰款15萬元。
從罰單信息來看,這9家機構均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處罰。其中,易聯支付、民生銀行廣州分行、合利寶,除了被處罰款外,還被給予警告處分。
從銀行來看,民生銀行廣州分行被罰沒557萬元,居此次罰單處罰金額之首。光大銀行則是2019年第二次被處罰,1月4日,央行武漢分行公布的罰單顯示,光大銀行武漢分行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353萬元,并處罰款617萬元,合計被罰沒970萬。
從第三方支付機構來看,易聯支付被處罰金額最多,被罰沒350萬元,位于9張罰單處罰金額的第二名。公開信息顯示,易聯支付是易聯金控全資子公司,2011年12月獲得支付牌照。易聯支付還是網聯股東之一,持有網聯0.41%股份;
被罰沒81.6萬的合利寶2014年7月獲得支付牌照。股東為廣東合利寶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金信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95%、5%。官網顯示,合利寶是廣州市唯一擁有支付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被罰沒70.9萬的匯聚支付于2014年7月獲得支付牌照,由廣州榮漢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市恒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91.4%、8.6%。官網顯示,2017年3月成為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理事單位,2018年8月成為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理事單位;
被罰款15萬的廣州銀聯由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2011年獲得首批支付牌照。官網顯示,其為中國銀聯旗下企業,主營業務包括銀行卡收單及專業化服務、互聯網支付、預付卡受理等;
被罰款12萬的易票聯支付由廣東銘鴻數據有限公司持股91%,廣州誠天誠信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2011年12月獲得支付牌照。據悉,2017年2月,易票聯支付曾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央行廣州分行沒收違法所得177.95萬元,并處違法所得2倍355.90萬元罰款,處罰合計533.84萬元;
被罰款9萬的商物通由廣東林安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全資控股,2014年7月獲得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覆蓋范圍為全國。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事實上,第三支付嚴監管持續。
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到央行各地的罰單數量127張,累計違規罰沒總額已超過2億元,是2017年罰額的近7倍。
此外,2018年大額罰款罰單密集出現,千萬元級以上罰單6起,罰沒總額超過1.7億元,占2018年罰沒總額的8成以上;100萬—500萬元罰單8起,其中不少屬于較早一批獲得支付許可資質的知名持牌機構;而且還出現一家機構因數次違規被罰的案例。
比如,聯動優勢電子商務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違反有關反洗錢規定的行為被罰2640萬元;另一次,則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被罰215萬元。
卡友支付因違反非銀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違反收單業務挨罰2583萬元,其寧波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等被罰216萬元。
對于這種現象,一位資深支付行業觀察人士判斷,第三方支付行業合規化、嚴監管是必然趨勢,野蠻生長期結束,整頓過程中必然會淘汰一批、甚至并購一批第三方支付企業,實力強、合規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突出出來。
據零壹財經統計,截至2018年1月初,央行共為271家支付機構發放了《支付業務許可證》,已被注銷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有28家,最終支付機構縮減至243家。這之中,"預付卡發行"業務許可150家,"預付卡受理"業務許可155家,兩者的占比之和超過50%;其次,"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共110張,占比21%。行業監管人士表示,針對支付牌照資源被浪費,量多且分散,業務發展不平衡的格局和狀況,將計劃嚴格總量控制、1~2年內消化部分存量、優化牌照資源配置。
券商中國 王璐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