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8 18:54:44
從此前預計盈利6460萬元至9228萬元,到如今修正業績預告預虧19.5億至22.5億元。盾安集團如此巨幅的虧損是怎樣造成的,引來市場各方強烈關注。
每經記者|沈溦 每經編輯|陳俊杰
1月27日,制冷設備生產商盾安環境(002011,SZ)發布最新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與此前預計盈利6460萬元~9228萬元的情況不同。本輪公告預計公司2018年虧損19.5億元至22.5億元,主要原因在于大幅資產減值損失。如此巨幅的虧損也引起市場劇烈反應。
1月28日,盾安環境以跌停開盤,截至發稿時報5.25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盾安環境此前在1月23日~25日出現連續三個漲停。
這份業績修正公告相比2018年三季度發布的業績預告調減超過20億元。據披露,此次業績巨虧源于2018年5月控股股東盾安控股出現的流動性危機,公司實施戰略收縮、聚焦主業,對非核心業務與資產進行有序處置和剝離。
具體原因有四個,其中因公司節能業務經濟績效低于預期,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重啟節能業務處置工作,暫停節能業務技改擴能投資及淡季儲煤等事項,導致接網供暖面積和成本單耗降低均未達預期。部分區域供暖單價調整未及預期,受此影響,公司節能業務經濟績效低于預期。擬對節能業務資產計提減值準備13.9億元。
另一方面,計提子公司商譽減值共7514萬元,具體來看,也分別源于公司冷配產業之外的多元化業務經營風險。其中,浙江精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雷電器)報告期內經營虧損,經過對其未來經營情況的分析預測,擬對其計提商譽減值4669.55萬元。武安頂峰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安頂峰)報告期內經營虧損,公司擬對其計提商譽減值2844.55萬元。
2018年末公司對資產進行年度全面清查盤點,資產處置損失2.9億元。公司經營上也出現了波動:由于2018年制冷配件行業增速放緩、受房地產市場及棚戶區貨幣化安置政策變化影響,與前次業績預測相比,減少利潤2.1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2年開始,盾安環境逐步大筆投入節能產業等多元業務,至今節能板塊營收占比近10%。公司方面表示,由于節能板塊及其他多元業務與未來公司聚焦的主營產業不相關,盾安控股面對債務危機,處置資產勢在必行。相關資料顯示,節能產業和制冷設備制造是盾安環境的兩大產業,根據盾安環境2017年年報,盾安節能業務在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較弱:2017年總資產為47億元,凈資產7.4億元,營業收入8.2億元,營業利潤僅為6909萬元,凈利潤僅為3543萬元。
相關行業人士指出,此前盾安環境培育多元化產業應該說走了不少“彎路”,在集團債務危機發酵下,上述資產無力繼續投入,處于急于出售的階段,近階段,國家產業政策有所變動,處置資產減值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盾安控股2018年初爆發的流動資金危機,盾安環境節能板塊出售計劃早已提上日程。2018年5月30日,盾安環境公告,擬向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出售公司節能、裝備等資產及業務。收購方中電系統成立于1983年,控股股東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
交易標的為浙江盾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盾安節能)及其子公司和裝備業務等相關資產及業務,公告顯示標的盈利能力較弱:2017年經審計的總資產為69.69億元,凈資產為12.97億元,營業收入為26.23億元,凈利潤絕對值為711.84萬元。分別占公司2017年經審計總資產的50.24%、凈資產的29.50%、營業收入的31.68%、凈利潤的8.69%。
啟信寶顯示,盾安節能成立于2014年,為盾安環境的全資子公司,旗下經營主體為盾安(天津)節能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節能),主要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改造服務,旗下有九家節能技術、熱電、供熱、水務相關的子公司。
2018年10月,由于因交易雙方未就交易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該次交易就此終止。
2018年12月10日,盾安環境再次籌劃重組,公告與水發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發能源)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司擬向水發能源出售天津節能的主要資產和業務。本次交易的具體資產范圍根據盡職調查及雙方商談確定。
在此次公告信息中,截至2018年9月30日,天津節能總資產為48.97億元,凈資產為6.82億元;2018年1~9月營業收入為5.2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虧損5973.31萬元(未經審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