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4 19:20:27
在2018年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風云榜評選中,成都入選“2018中國旅游影響力城市TOP10”,位列第三,僅次于北京、杭州,一同入選的還有蘇州、廣州等城市。
每經記者|謝孟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旅游總收入3700億元、接待總人數2.43億人、入境游客340萬人次……這是2018年成都旅游交出的“成績單”。
“過去一年是成都旅游繼續提升形象、獲得口碑的一年,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有很大提升。”說到2018年,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導楊振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鍵是成都對游客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影響力擴大的確是成都旅游過去一年的特點。1月23日,在2019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上,成都入選“2018中國旅游影響力城市TOP10”,一同入選的還有北京、杭州、蘇州、廣州等城市。此外,成都都江堰市入選“2018中國旅游影響力區縣TOP10”。
作為旅游城市,成都一直備受國內外游客關注,特別是在“大熊貓”這張名片加持下,成都旅游吸引力實力強勁。不過,隨著世界旅游名城建設步伐加快,成都旅游影響力遠遠不止大熊貓,天府綠道、鄉村旅游……一張張新“旅游名片”,正被更多人熟知。
旅游影響力全國第三
經文化和旅游部批準,1月23日,以“新時代 新視野 新傳播 新動能”為主題的2019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在京舉辦。在2018年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風云榜評選中,成都入選“2018中國旅游影響力城市TOP10”,位列第三,僅次于北京、杭州,一同入選的還有蘇州、廣州等城市。
成都的旅游影響力究竟強在哪?在楊振之看來,成都影響力獨具特色。“成都旅游影響力,做得最好的便是‘休閑生活’氛圍營造,而在國際上,大熊貓也是成都最好的旅游名片。” 楊振之說。
“關鍵是,來過成都的人都會很喜歡(這座城市)。”楊振之補充。
據了解,該榜單通過全國范圍項目征集、大數據檢測與分析、專業評價等方式和程序產生。活動主辦方介紹:“此次選出的‘2018中國旅游影響力城市TOP10’,需滿足旅游資源富集,旅游產品富有特色;旅游產業規模與同級城市相比居領先水平;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等7個要求。”
事實上,近年來,成都的發展受到各界關注,在各大城市榮譽榜單頻頻亮相:世界城市排名上升29位,躍升至Beta+級;在第三屆博鰲國際旅游傳播論壇暨博鰲旅游獎(TC獎)頒獎典禮上,成都上榜年度十大新文化旅游傳播城市;2018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六位;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連續10年位居榜首;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新一線”城市排名第一;中國時尚一線城市……
旅游新名片強勢崛起
當前,成都正高起點建設世界旅游名城,旅游影響力還在不斷放大。
具體而言,新時代,成都將提升“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不可復制和替代的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構建國際化現代旅游產業體系,建設旅游產品特質鮮明、旅游品牌享譽全球、旅游服務優質溫馨、旅游環境優美宜人、輸出成都生活方式、充滿國際時尚魅力的世界旅游名城。
而未來,成都旅游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可期。“一定要靠文化。特別是在成都加速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進程中,一定要用好地域特色文化,如天府文化、巴蜀文化等,因為越是地域的,越是世界的。”楊振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天府文化與旅游結合,是成都接下來的發力重點。
如何落實文化與旅游融合?楊振之表示,要做好旅游產品,“文化和旅游融合,歸根到底還是要落到旅游產品上來,要以極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景點來吸引人”。
如今,憑借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優質的旅游產品,成都以開放思維主動出擊,正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了解成都、走進成都、留在成都。
一個例子是,作為全球最長的城市綠道慢行系統,成都天府綠道已經成為成都旅游新地標。
在錦城綠道上,無論本地居民還是外地旅客,都可以走進江灘公園體驗皮劃艇水上文化。未來,還可以在綠道旁喝咖啡,也可在夜晚感受美輪美奐的“熊貓爬塔”光影秀;江灘公園、成華公園等地標場所,還有兒童游樂、街頭表演、美食節和趣味體育活動等人氣項目輪番上演。
“天府綠道就是文化和旅游產品相結合的例子,它不僅是一個生態旅游地,更囊括熊貓文化、川西林盤文化等地域特色,很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楊振之評價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