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2 08:06:17
【汪洋:新時代民營企業舞臺寬廣大有可為】
民營企業家迎春座談會21日在京召開,汪洋強調,民營企業信心能不能持續增強、預期能不能持續鞏固,主要取決于各地各部門是不是真正領會和貫徹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新華社)
【經濟參考報頭版刊文:下行壓力難改經濟穩中有進態勢 經濟不會失速甚至硬著陸】
經濟參考報頭版刊文稱,展望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容忽視,但綜合來看,經濟不會失速甚至硬著陸。總的來說,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困難挑戰更多,下行壓力加大,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政府致力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決心沒有變,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望沒有變,只要改革方向正確,保持戰略定力,經濟的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將會水到渠成。
【中國財政部:2018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3.39萬億元,同比增長12.9%】
1-12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587500.7億元,同比增長10.0%。中央企業338781.8億元,同比增長9.8%。地方國有企業248718.9億元,同比增長10.4%。1-12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33877.7億元,同比增長12.9%。中央企業20399.1億元,同比增長12.7%。地方國有企業13478.6億元,同比增長13.2%。 1-12月,國有企業凈資產收益率3.9%,增長0.1個百分點。中央企業5.6%,增長0.2個百分點。地方國有企業2.7%,增長0.1個百分點。
【P2P監管定下大方向:多數機構“能退盡退 應關盡關”】
經過多方核實獲悉,2018年底監管部門制定了P2P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方案。總體工作要求是: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余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文件同時要求,穩妥有序推進風險處置,分類施策、突出重點、精準拆彈,確保行業風險出清過程有序可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的底線。(21世紀經濟報道)
【證券時報頭版:加大養老金調劑力度 合理科學對待全國統籌】
證券時報頭版刊文稱,養老金全國統籌等于是在此基礎上又實行一次再分配,它牽涉到財政體制的重大變動,所以要十分慎重。如果在統籌實行之前確實需要實行另一次再分配,它的合理性、公平性必須經過充分討論論證,再分配程度要經過詳細的分析和測算,例如,可以把人口流入流出作為測算因子,讓人口流入地區按一定的公式補償人口流出地區。總之,對于養老金全國統籌問題,不論是理論還是實際操作,都應該深入研究,而不是貿然行之。
【在地方規劃中唱主角 5G或將從年頭火到年尾】
在全產業鏈東風俱備、行業開啟規模投資后,5G成為2019年的熱詞之一,很可能將從年頭火到年尾。記者盤點河南、黑龍江、遼寧、天津、安徽、武漢等多個省市的2019年規劃,5G都當仁不讓地成為“主角”。當前,北京、四川、重慶、廣州等多地都在積極展開5G應用示范,推動5G商用。(上海證券報)

【中國餐飲業正式邁入4萬億市場】
1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餐飲收入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業內專家指出,2018年以來餐飲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持續領跑消費市場,但仍面臨下行壓力。下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品質提升,并把質量提升工作作為餐飲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北京商報)
【2019年基建補短板空間大 投資有望更強勁】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力度加大,投資規模將增長10%,成為拉動投資的關鍵力量。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同樣認為,2019基建增速將小幅提高。他表示,受公共設施管理業帶動,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受限,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較2017年明顯回落,隨著專項債“正門”以及其他補充渠道的邊際修復,基建投資將企穩回升。(經濟參考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有能力保持在合理區間】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大、內部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的背景下依然交出了亮眼的答卷,獲得的成績殊為不易。這不僅展示了中國經濟自身具有的強大韌性和潛力,更勾勒出未來中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清晰前景。
【簽約項目落地率已超30%,優質企業“債轉股”持續加力】
從多個相關部委處獲悉,“債轉股”力度將重點在三方面加強:一是提高簽約到位率;二是突出重點方向,加大優質企業“債轉股”力度,使優質企業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競爭力;三是把“債轉股”同“僵尸企業”出清、發展混合所有制緊密結合,使這些措施形成合力,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初期較為突出的“落地難”狀況后,2018年“債轉股”落地率已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債轉股”簽約金額已突破2萬億元,落地金額已達6200億元,2018年落地率超過30%。(經濟日報)
【巨額包銷從包袱秒變搖錢樹 轉債市場喜迎機構扎堆調研】
隨著可轉債指數大漲,市場情緒也在快速轉暖。在此背景下,作為市場情緒風向標的可轉債新券同時上演逆轉大戲。此前無奈包銷的券商突然發現,巨額包銷竟然從包袱變成了搖錢樹。值得關注的是,新年以來,眾多機構加快了調研轉債標的公司的步伐。從調研情況看,關注頭部上市公司、關注未來一年業績增速是機構調研重點。其中,業績亮麗的銀行依舊受到青睞。(上海證券報)
【年報分配預案扎堆出爐 高送轉炒作被嚴格監管】
進入2019年1月,送轉行情持續升溫。1月21日晚間,興瑞科技、三祥新材、西泵股份三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記者注意到,在高送轉新規出臺后,整體上送轉行情不如往年“熱情”,2018年12月至今,已有13家公司發布了利潤分配預案。然而,監管部門對“高送轉”的監管并未放松,1月21日晚間有耐威科技等公司收到了問詢函。(證券時報)
【保險股成色改善 外資在港狂“掃貨”】
保險行業基本面的明顯回暖,正引起外資高度關注。記者在查閱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信息后發現,今年1月以來,以摩根大通、貝萊德集團和瑞銀集團為代表的外資,接連在香港市場“掃貨”內地保險股。被外資增持最多的是中國平安H股。港交所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以來,中國平安H股持續獲摩根大通、貝萊德集團和瑞銀集團等多家全球資管機構增持。(上海證券報)

【港股通南向資金回暖 權重藍籌股重獲青睞】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港股市場估值偏低,投資價值凸顯;美股進入財報季,或有繼續上行動能,港股或繼續受到美股帶動;宏觀經濟面上美國加息預期降溫,多正面因素作用下,預期港股市場投資情緒或進一步轉暖。(中國證券報)
【龍頭券商預測科創板上半年推出:首批企業質量或對標主板】
科創板仍在醞釀,而龍頭券商似乎已按捺不住。1月21日,中金公司發布科創板市場策略報告預測稱,近期有關科創板規則的征求意見稿可能將會出臺,而2019年上半年之前或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無獨有偶,中信證券此前一日也預測認為,科創板預計最早將于二季度末推出。(21世紀經濟報道)
【四季報揭曉養老FOF建倉過程:“穩”字當頭未直投股票】
截至1月21日,華夏養老2040混合(FOF)和工銀瑞信養老2035混合(FOF)已經發布了2018年四季報,成為最早披露季報的兩只養老目標基金。據公開信息顯示,兩只基金建倉均十分謹慎,起步小心翼翼,去年年末之時,不僅沒有直接投資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且投資基金的倉位仍在半倉位置。(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石化:聯合石化巨虧問題仍在調查】
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21日透露,聯合石化的虧損問題仍在調查中。對于國資委對聯合石化虧損問題是內部管控體系出現了問題的表態,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并沒有給予回應。日前,就中國石化旗下企業聯合石化期貨操作巨虧問題,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這是一件大事。這種風險在于,內部的管控體系建立后要嚴格執行。”(北京商報)
【貴州茅臺:2019年起員工每人每月上調1500元預付績效工資】
1月21日,貴州茅臺集團公司召開2019年第一次黨委會,研究決定:2018年公司崗位績效工資按6.27%增長,從2019年起,員工每人每月上調1500元預付績效工資。
【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再創新高,房企資金面卻不樂觀】
業內人士認為,銷售額反彈主要是年底三四線城市銷售趨弱,一二線城市銷售占比更多帶來銷售額增速略有回升,但依然沒有改變整體回落的趨勢。盡管全年銷售額創新高,但是房企資金面并不樂觀。預計2019年房企到位資金保持在個位數增長。大房企資金相對寬裕,中小房企資金依舊緊張。(券商中國)
【康得新連遭暴擊:又一超短融違約 主銀行賬戶遭凍結 周三起將帶上ST帽子】
短短一周之內,曾被譽為“新材料白馬股”的康得新兩期超短期融資券已實質違約,今年債市第一顆大雷滾滾落地。康得新公告稱,因兩期超短期融資券已實質違約,出現部分債權人凍結公司銀行賬戶情況,因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股票觸發其他風險警示情形,22日停牌一天,23日開市起變更為ST康得新。(華爾街見聞)
【無限極舊日奇人錄:業務員搶銀行、經銷商賣的保健品摻偉哥】
在無限極陷入輿論漩渦的同時,記者也從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例找到了一些此前的無限極經銷商、業務員所涉及的個案,這些“奇人”顯然不安分于出售產品,要么尬搶銀行,要么賣起了含“偉哥”的保健品……對無限極這種體量的公司來說,林子大了,什么從業者都能遇上。(每日經濟新聞)
【融創渡“海”:125億接手泛海控股旗下京滬地產項目】
1月21日早間,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與武漢中央商務區訂立協議書,以125.53億元收購上海泛海建設公司100%股權,后者擁有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家渡項目的100%權益。加上此番入局“泛海系”,56歲的孫宏斌已將75歲的柳傳志(聯想旗下融科智地)、65歲的王健林(萬達文旅)、68歲的盧志強(京滬核心資產)這個土豪朋友圈內的優質地產資源打包拿下。(每日經濟新聞)
【17日股價暴跌當日,佳源國際董事長出手9362萬股股票】
香港交易所披露文件顯示,佳源國際控股董事會主席沈天晴及其妻子王新妹于1月17日以平均每股2.7611港元的價格出售了9362萬股公司股票。當日該股一度暴跌89%,收盤跌81%,收于2.52港元。文件顯示,兩人在佳源國際控股的持股比例從57.65%降至53.92%。

【歐股尾盤跌幅收窄 英鎊收復1.29 油價兩個月新高】
美國股市與債市因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休市一天,歐股低開但尾盤跌幅收窄,Stoxx 600為五日內首次下跌,美股期貨集體走低。美元指數接近兩周高位,油價一度轉跌,現貨黃金跌破1280美元,英鎊兌美元低位反彈逾50點,重回1.29關口。(華爾街見聞)
【IMF將2019年全球增速預期下調至3.5%,為三年來最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已超過峰值,提示全球經濟增長下行風險,稱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是風險主要來源。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在2019年、2020年將分別放緩至3.5%和3.6%,比2018年10月的預測分別降低0.2和0.1個百分點。(華爾街見聞)
【IMF:預計原油價格未來兩年繼續保持在60美元以下每桶】
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表示,我們講的是原油預估價格是基于期貨的價格,這也就意味著是我們在完成我們的預期時所看的期貨價格,我們認為石油價格的垂直預期大概會在60以下或者60左右,這就是我們的預期。(一財)
【梅姨公布退歐“B計劃” 愿意讓議會參與更多談判】
英國首相梅公布退歐備選計劃“Plan B”,但與上周被議會否決的退歐協議差別不大,依舊是尋求歐盟對北愛“后備計劃”的妥協。雖然梅沒有改變立場,但愿意在未來貿易關系談判中給議會更多話語權。(華爾街見聞)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