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2019-01-18 11:17:31
由于返鄉車票一票難求以及機票昂貴,今年選擇“反向春運”的人大幅增加,春節去往大城市團圓成新風尚。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9年春節日益臨近,鐵路、航空春運搶票大戰也日趨白熱化。由于返鄉車票一票難求以及機票昂貴,今年選擇“反向春運”的人大幅增加,春節去往大城市團圓成新風尚。
所謂“反向春運”,就是和以往年輕人回家過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過年。坐火車回家,無奈搶不到火車票;乘飛機回家,恐怕得花去一個月的工資。兩難之下,一些在大中型城市打拼的上班族打算過一個"反向春運"年,將父母從老家接到工作地過年。近兩年,既省錢又盡孝的“反向團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成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過年的妙招。
從經濟角度來說,“反向春運”不失為一種理性的操作。眾所周知,想要在春節期間成功買到返鄉的火車票、機票,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這還不算,票價的昂貴也讓人徒呼奈何。回家的成本,真有點沉重。而“反向春運”航線機票價格堪稱“白菜價”,最低僅1.2折,且票源充足。比如,除夕前一周,哈爾濱飛北京機票低至1.3折,僅需180元,比高鐵票便宜約126元;重慶飛深圳機票最低價190元,相當于打1.2折,比高鐵票便宜629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情感角度來講,“反向春運”無疑是一場愛的流動,是一場最美的“逆行”。春節就是團圓,父母在哪,哪里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里就是年。老人來到城市子女家中,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聽他們講述獨自打拼的點點滴滴,講述一個人漂泊異地的辛酸和不易。辛苦了一年,思念了一年,終于可以一家人一起看春晚,一起吃年夜飯,其樂融融,豈不快哉。
最美“逆行”的背后還反映了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城鄉二元結構的消除,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在大城市能夠居有定所,大城市對于外來務工人員來說逐漸有了家的感覺。把父母接到城市,緩解了春節前集中離開大城市、春節后集中返回大城市的交通壓力,還順便激活了春節旅游市場,讓家人把過年和旅游結合起來,一舉多得。
回家,注定是漂泊者最深處的情懷,希望這場美麗的“逆行”成為過年回家焦慮氛圍中的一股清流,能夠讓越來越多的游子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家鄉。
央視網 鄭惠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