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8 08:06:42
每經編輯|步靜
【李克強:堅持穩中求進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李克強主持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座談會,聽取對政府工作報告意見建議。李克強說,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更趨嚴峻。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們已經積累了不搞“大水漫灌”的經驗,可以通過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在轉變發展方式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就業比較充分、收入不斷增加、環境持續改善。要更加注重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多措并舉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實質性減負;更加注重通過支持創業創新,加快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逐步解決民生難點,釋放內需潛力。(中國政府網)
【外交部:敦促美國會有關議員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說,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濫用所謂出口管制措施,反對美方干涉企業開展正常的國際貿易與合作,敦促美國會有關議員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她說,美國在世界上制造的各種冤假錯案已經夠多了,美方的一些人應該端正心態,適可而止。(新華社)
【任正非:現在的困難十多年前已預計】
華為面臨著諸多國際困境,對于此時的困境,任正非說道:“應該說,我們今天可能要碰到的問題,在十多年前就有預計,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幾年,我們不是完全倉促、沒有準備的來應對這個局面。這些困難對我們會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不會出現重大問題。”華為做的是“管道”,不是以電子流為中心的領域都要砍掉。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21世紀經濟報道)
【債券投資內控指引 部分可設置6個月過渡期】
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人士近期表示,投資境外債券的業務不強制納入“債券投資內控指引”要求。“債券投資內控指引”部分要求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對于建設管理系統、建立內部評級機制和產品庫的要求可設置6個月過渡期,自“債券投資內控指引”發布之日起計算。(中國證券報)
【報告稱城市家庭財富“亞健康”: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
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布《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家庭資產規模快速增長,但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整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一是家庭住房資產占比過高,擠壓了金融資產配置;二是在投資理財產品時,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同時又期望較高的理財收益,剛性兌付要求較強;三是家庭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周期普遍較短,缺少長期理財規劃;四是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五是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中國證券報)
【證券時報頭版:資金面寬松無虞政策顯效仍需時間】
本周,央行已經連續4天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資金,累計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其中還疊加了15日的降準。連續逆回購操作的影響昨日開始顯現。從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來講,央行到金融機構這一段已經打通,未來政策整體的效果要顯現出來,則要看金融機構到實體經濟這一段能否有效傳導下去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從貨幣環境轉向寬松到企業盈利能力回穩,這個過程仍然需要時間。如何統籌考慮宏觀經濟的形勢變化,平衡好促發展和防風險之間的關系,這也是監管部門在政策制定中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證券時報)
【2018中國賣地:七個城市突破千億元,杭州賣地收入最高,三四線城市增幅最大】
來自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去年,一二線城市合計住宅土地流拍量創6年來最高紀錄,同比上漲167%;全國300城土地平均溢價率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不過,全國300城賣地總收入超過4.17萬億,杭州、上海等七城收金破千億。其中,杭州攬金2442.9億,金額排名第一,而北海收金同比增加396%,漲幅排名第一。土地流拍量創新高,平均溢價率降至13%;杭州總額第一,北海漲幅第一。(券商中國)
【北京:今年保障房首批開建13.6萬套】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鄒勁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列入北京市2019年首批保障房開工計劃的共有116個項目,將提供13.6萬套房源。建設量增加的同時,本市今年還將出臺集體土地租賃房建設導則。(北京日報)
【審批加快 十多個創新藥有望今年上市】
“10年時間、10億美元”,創新藥領域的這一流行語,道出了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多、風險高的特點。記者了解到,受益國家加快創新藥審評審批進度,在新藥研發領域投入多年的醫藥企業有望在2019年進入收獲期。根據藥品審評中心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13個化學1類新藥和生物藥在等待藥監局審批。從報批時間進度來看,不少產品有望在2019年底前獲批上市,其中不乏貝達藥業、恒瑞醫藥、康弘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產品。(上證報)
【證券日報頭版:今年逾1萬億元外資將抄底A股】
通過公開信息,可以算出今年流入A股市場的境外增量資金將會超過1萬億元,而且這個數額還是比較保守的。境外流入的資金包括滬股通、深股通、QFII、RQFII、全球指數公司納入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等。首先,業界預計,今年QFII與RQFII的新增入市規模肯定會大于去年。今年9月6日,標普道瓊斯將繼去年底之后再次公布A股具體標的調整名單,業界預計,此舉帶來的增量資金也將在100億美元左右。再者是滬股通和深股通,業界預計,隨著A股市場改革開放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今年滬股通和深股通流入A股的資金至少會維持去年的規模。(證券日報)
【首批基金四季報透露出謹慎樂觀:股市信心逐漸修復】
隨著中航基金、富榮基金、渤海匯金證券資產管理等公司率先披露旗下基金四季報,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報的大幕正式拉開。率先披露的基金四季報顯示,經過2018年的大幅下跌,部分基金經理對于2019年的A股市場保持謹慎樂觀態度。從投資方向來看,業績穩定增長的績優藍籌股、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興成長領域及一些逆周期行業,獲得基金經理看好。(上證報)
【去年深市并購重組2522單 呈五大發展特征】
據統計,深市公司2018年全年并購重組共計2522單,交易金額累計達1.38萬億元,分別占A股市場的60%和54%,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其中173家次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達5529億元,同比增長17%。101家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2307億元(不含配套融資)。深市并購重組活動呈現五大發展特征:1.產業整合成為并購重組主旋律。2.并購重組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渠道。3.技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新動力。4.平臺化整合成為國企改革新亮點。5.兼并收購成為民企騰飛新引擎。(證券日報)
【科創板腳步臨近 創投機構蓄勢待發】
近期,有消息指出,科創板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大方向已定,部分細節在做最后修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指日可待。與此同時,上交所日前已經與大型頭部券商溝通了項目儲備情況,創投機構也在積極籌備。記者咨詢多家知名創投機構時發現,部分機構已經與頭部券商開展緊密合作,籌備優質被投創新企業申報科創板。(證券時報)
【陽光100中國:并不知悉股價大跌原因 董事會建議股份回購】
陽光100中國公告稱,董事會認為,股份當前的交易價格顯著低估本公司的業績及潛在價值。此外,董事會認為本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有能力在為本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維持充足財務資源的前提下,進行建議股份回購。陽光100中國17日暴跌64.59%。(每日經濟新聞)
【格力電器董秘:董明珠透露業績消息時已休市 不構成信披違規】
記者1月16日在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現場了解到,關于董明珠事先透露公司業績是否違反信息披露相關規定一事,一度在股東大會現場引發討論。當時公司董秘望靖東對此解釋稱,董明珠透露業績消息的時候,股市已經休市,所以不構成信披違規。(每日經濟新聞)
【佳源國際:并未獲悉任何事宜可能對集團財務狀況等構成不利影響】
佳源國際控股公告稱,已于票據到期時支付所有未付的本金及利息,集團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一切如常,并未獲悉任何事宜可能對集團財務狀況等構成不利影響。佳源國際控股今日暴跌逾80%,市值蒸發約260億港元。(每日經濟新聞)
【股民訴祥源文化索賠案一審勝訴,趙薇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18年4月17日,祥源文化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在處罰決定公布后,全國各地陸續有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為由,起訴祥源文化等被告。其中,厲健律師代理的首批案件于2018年9月19日在杭州中院開庭,原告王女士來自上海,她在2017年1月24日至26日期間,合計買入萬家文化10000股,均價20.94元/股,長期持有該股票,起訴被告祥源文化、趙薇索賠96203.29元。
杭州中院判決認定:祥源文化的信息披露問題對投資者和市場預期產生了嚴重誤導,其違法行為構成“虛假陳述”,原告損失與虛假陳述行為存在因果關系,祥源文化應承擔賠償責任,趙薇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審判決:祥源文化支付原告王女士賠償款、利息合計54535.83元,趙薇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浙江日報)
【奈飛用戶增長低于預期 盤后大跌超3%】
財報顯示,奈飛(Netflix)去年第四季度付費用戶數增長了884萬,低于預期的918萬。奈飛周四盤后股價大跌超過3%。(第一財經)
【特朗普取消美國代表團的達沃斯之行】
據外媒報道,美國白宮發言人Sanders發布聲明稱,總統特朗普取消美國代表團的達沃斯之行,因80萬聯邦雇員尚未收到工資,并且需要確保自己的團隊能夠及時提供幫助。(第一財經)
【撐不住了!美國務院發信要求雇員返崗:帶薪上班】
美國國務院向雇員發信稱,盡管部分政府關閉,他們將回到國務院帶薪工作。該部門周四在給全球員工的信中表示:“國務院希望能恢復大部分人事運轉,并為發放工資提供資金。”對大多數雇員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將在1月22日重新開始工作。(華爾街見聞)
【大行財報落幕:最大輸家是去年的華爾街之王摩根士丹利】
在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高盛、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相繼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業績后,摩根士丹利沒能給華爾街六大行的財報季收好尾。大摩四季度營收85億美元,每股收益0.8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0.73美元,均低于預期;債券交易收入同比深跌30%,是華爾街同行最差。股價盤中最深跌6.5%,完全回吐了周三因高盛和美國銀行財報利好帶來的漲幅。(華爾街見聞)
【法國大行相繼考慮關閉自營交易 法興創兩年半最大跌幅】
在競爭對手法國巴黎銀行決定關閉自營交易業務的一周后,法國第三大銀行法興銀行也在考慮關停資產47億美元的自營交易部門,并發布了市場大幅波動帶來的財報預警。其法股價格一度跌超6%,創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深。(華爾街見聞)
【又一美聯儲鷹派高官轉鴿:暫停加息正當時 今年加息次數或少于兩次】
芝加哥聯儲主席Charles Evans表示,美聯儲“處于暫停的好時點”,2019年加息兩次的預期完全合情合理,但加息次數也可能少于兩次。此前,Evans預計美聯儲今年將加息三次。(華爾街見聞)
【美股全線收漲 道指上揚160點】
美股受貿易方面利好消息提振,周四尾市一度疾速拉升,最后全線收漲。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報24,370.10,上漲162.94點,漲幅為0.67%;標普500指數收報2,635.96,上漲19.86點,漲幅為0.7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0.71%漲幅結束全天交易,報7,084.46,上漲49.77 ,漲幅為0.71%。(第一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