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7 17:01:55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實習編輯|易啟江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前,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中資大型銀行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658081.51億元,比上月多4486.75億元。中資中小銀行各項貸款余額為628566.16 億元,比上月多6581.53億元。由此可見,中小銀行各項貸款新增量相比大型銀行多2094.78億元。
在這一組中資銀行人民幣貸款的詳細數據公布之前,人民銀行已公布的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從整體層面予以披露,顯示12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和0.8個百分點。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4995億元。
針對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支持企業,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作了解讀。2018年,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比2017年有所增強。截至年末,企業及其他單位本外幣貸款余額89.03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企業及其他單位貸款全年新增8.01萬億元,同比多增1.4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全年新增2.2萬億元,同比多增2.13萬億元,較好支持了實體企業的流動性資金需求;中長期貸款全年新增5.48萬億元。
對于12月金融統計數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點評說,12月信貸新增10800億,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信貸增速明顯反彈0.4個百分點至13.5%。然而從信貸投向結構來看,居民中長期貸款單月新增3079億,依然較多。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短期貸款負增長790億,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976億,僅占全月新增貸款的18%。值得關注的是票據融資單月新增3395億,占全月新增貸款的3成以上,并且在2018年內也僅次于8月的單月新增量。這一定程度上表明實體經濟的需求可能并沒有金融數據所顯示的如此樂觀,未來仍需關注貨幣政策向實體部門傳導的效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