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鼓勵政策有望推出 汽車消費將指向農村市場

中國證券報 2019-01-10 09:13:40

500527437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1月9日,汽車板塊涌現漲停潮。消息面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近日表示,2019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業內人士指出,政策指向農村市場,利好中低端為主的自主車企。預計2019年鼓勵消費的政策落地后,車市整體銷量增長可轉正。

指向農村市場

截至1月9日收盤,汽車板塊漲幅為1.73%,力帆股份(4.360, 0.40, 10.10%)、海馬汽車(2.430, 0.22, 9.95%)、眾泰汽車(4.930, 0.45, 10.04%)、金杯汽車(3.500, 0.32, 10.06%)、浙江世寶(4.830, 0.44, 10.02%)、猛獅科技(6.930, 0.63, 10.00%)等多家公司漲停;長城汽車(6.250, 0.57, 10.04%)A股漲停,H股大漲近13%。

寧吉喆指出,2018年汽車市場規模接近3000萬輛,但市場仍然有潛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費、綠色消費、升級消費。汽車已經從城市進入鄉村,考慮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農民消費。

中信證券(16.010, 0.00, 0.00%)汽車行業分析師陳俊斌指出,結合宏觀經濟壓力,目前汽車行業確實存在出臺消費刺激政策的可能。由于汽車滲透率的提升以及銷量基數的抬升,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此輪如果推出刺激政策,類似2012年的節能車補貼或汽車下鄉補貼的政策概率更大。

招商證券(14.070, 0.06, 0.43%)汽車行業分析師汪劉勝認為,本輪汽車產品消費措施明確指向繼續提升和挖掘農村市場需求。不同于以往,本次實施政策預計將考慮經濟帶動及財政負擔等問題。

假設政策支持鼓勵農村地區和部分落后城鎮消費者購買1.6L及以下排量車型,每輛補貼2000元至5000元,以6億人口計算,涉及銷量約1000萬輛,年補貼額或將達到300億元。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所統計測算,2018年二線及以下城市汽車銷量下滑嚴重,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同比減幅分別為-4.2%、-8.2%、-3.8%,整體表現較差。五線城市的同比降幅則達到-6.6%。

汪劉勝稱,2018年二線以下城市銷量下滑嚴重,但實際需求旺盛。政策利好中低端為主的自主車企,預計2019年鼓勵消費政策落地后,車市整體銷量增長可轉正。

邊際效應遞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3.9%,連續五個月同比下滑。1-11月,全國汽車銷量2542萬輛,同比下降1.7%。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預測,2018年汽車銷量增長率為負幾成定局,跌幅可能擴大至3%。

同時,新的購置稅法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汽車購置稅稅率維持在10%不變。此前行業“熱切期待”的汽車購置稅減半愿望落空。

不過,中國汽車市場長期仍具有巨大潛力。相關數據測算,目前全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為160輛左右,相當于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水平、日本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挖掘細分市場潛在需求,成為當前提振汽車消費的重中之重。

產業政策方面,2009年-2010年,推出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以舊換新三項疊加優惠政策;2015年-2017年,在提振內需背景下推出“購置稅優惠”政策。

梳理前兩輪政策的效果,消費政策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受2009年的政策持續推動,隨后一年國內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達53%。而2015年政策對基本面以及相關股價的刺激明顯減弱。國內汽車產銷再次出現連續三個月負增長。

專家指出,隨著市場的發展與成熟,第二次購置稅優惠政策帶動能力明顯下降,節能補貼的拉動效果也不明顯。市場更看重企業自身的車型周期。

新能源車潛力大

受多重因素影響,2019年車市將面臨不少挑戰。一方面,國內汽車市場已進入長期低增長階段。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與2018年持平。同時,在合資股比放開的大背景下,整車企業自主品牌來自于外資品牌的競爭壓力將增大。

實際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等細分市場仍然有很大挖掘潛力。中信證券認為,新能源目前占乘用車的比重僅3%,預計未來有望達到30%以上,將是下一個快速增長的藍海。2018年是新能源乘用車的元年,好的車型陸續推出,有望真正突破限牌限號城市需求,實現好產品供給創造需求。預計未來3年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復合增速在50%以上,能夠率先推出爆款新能源乘用車的企業將明顯受益。

天風證券(7.410, 0.20, 2.77%)汽車行業分析師鄧學指出,目前整個汽車板塊處于彈性階段,汽車個股陸續進入業績拐點和估值見底。從企業角度看,小品牌經歷了兩年左右的去庫存,大品牌半年至一年的去庫存,2019年整車企業整體處在主動去庫存的尾聲,被動去庫存的初期。在去庫存的過程中,企業基本從盈利高點向低點轉化。預計2019年年中,汽車銷量增速將由負轉正,也可能提前一個季度,應關注企業業績拐點。

財通證券(7.910, -0.02, -0.25%)汽車行業分析師彭勇認為,可選消費品和耐用品的屬性決定了汽車銷量及增速呈現周期性波動的特點。保有車壽命、換車周期和消費者對經濟的預期都會帶來這些波動。未來幾年汽車年復合增速可能只有2%-3%,但年度增速波動仍會不小。由于研發周期長和消費者喜新厭舊,汽車制造企業銷量會隨著自身產品周期波動。若推出的新產品比較匹配消費者,有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若企業自身新產品周期與行業景氣度復蘇周期同步,將會帶來“共振”,業績增長幅度將較為可觀。

責編 裴健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