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9-01-09 17:12:33
除了套利資金獲利了結離場外,龍頭ETF新年遇冷,也或與臨近春節,資金面收緊不無關系。
2019開年短短5個交易日,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10只龍頭ETF已共計凈贖回超14億份。華爾街見聞粗略計算,共計流出資金超27億元。
這顯然有別于一路狂奔的2018年。
2018大紅大紫的ETF,2019年一開場,竟集中遭遇資金的默契離場。
若將基金份額在50億份之上的ETF稱為“龍頭ETF”(特指股票型ETF),那么目前市面上共有14只“龍頭ETF”。拋開博時、華夏、銀華三只央企調整ETF,以及尚未開放申贖的工銀上證50ETF不談,余下10只“龍頭ETF”中,7只ETF的份額均在新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19年短短5個交易日,10只龍頭ETF共計凈贖回14.03億份。除匯添富上海國企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外,余下7只ETF平均每只凈贖回超2億份。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度,上述龍頭ETF曾肩并肩一路高歌猛進,普遍在11月份前后創下基金份額數新高。進入新年,卻一反常態。
華爾街見聞粗略計算,2019年短短5個交易日,7只龍頭ETF共計流出超27億元的資金,平均每只流出近4億元。
市場對ETF的討論,著實在2018年達到了高峰,在慘淡的A股行情下,顯得格外耀眼。
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度,16只權益ETF的份額增長超過10億份。尤為矚目的是,2018年初,華安創業板50ETF的份額僅為2.88億份,2018年底,這個數字就變為208.97億份,足足增長了近72倍。
伴隨著A股指數的不斷走低,兼具購買方便、交易靈活、透明度高、管理費率低等優勢的ETF,確實吸引力倍增。這也使得被動投資之風吹遍整個資本市場。2018年底,166只ETF(股票、債券、商品)總規模達到3768億元,2018全年增幅近70%。

目前,1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7只被動指數型基金正在發行中,過半是ETF及聯接基金。毫無疑問,從基金公司的產品申報、發行情況來看,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化投資是大勢所趨,2019年也將繼續風靡。
1月4日下午5點多,央行宣布全面降準1%,A股盤中對該利好消息提前反應。當日A股三大股指分別大漲2.05%、2.76%、2.52%。
上述多只龍頭ETF的份額,當天也在行情的刺激下,出現短時的增長,后續又逐日回落。由此不難判斷,一些套利資金短進短出,做著套利交易。
“此前伴隨著A股的持續下探,幾只龍頭ETF獲得較多的申購。降準刺激市場反彈,一些短期客戶可能希望做一些差價,獲利了結。”某基金業內人士猜測。
當然,也有專業人士分析稱,ETF份額的短期回落,或許與臨近春節,投資者欲贖回部分份額作為備用資金有關。
(華爾街見聞 蘇宏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