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09 16:27:32
日前,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發布《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主體信用評級報告》,評定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平頂山銀行營業收入為13.52億元,同比下降11.19%;凈利潤為0.69億元,同比大幅減少88.83%,減少5.49億元。
每經記者|王小璟 每經編輯|廖丹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前,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發布《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主體信用評級報告》,評定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頂山銀行”)的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
評級報告顯示,平頂山銀行2018年前三季度資產質量明顯下行:不良貸款率達2.78%;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高達6.14%;不良貸款偏離度高達221.07%。根據監管要求,平頂山銀行會在2018年底把所有逾期90天以上貸款轉入不良貸款,東方金誠認為,這對其資產質量指標帶來很大壓力。
資產質量下行同時影響到該行的盈利能力。2018年1~9月,平頂山銀行營業收入為13.52億元,同比下降11.19%;凈利潤為0.69億元,同比大幅減少88.83%,減少5.49億元。
2018年以來,平頂山銀行的資產質量明顯惡化。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平頂山銀行不良貸款率升至2.78%,較年初大幅增長1.19個百分點。
同時,平頂山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很高。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該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高達6.14%,較年初增加1.67個百分點,明顯高于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偏離度高達221.07%。
東方金誠指出,2018年以來,受監管強化貸款五級分類管理影響,平頂山銀行逐步將部分歸入關注類貸款的逾期90天以上貸款轉入不良貸款,導致當期不良率大幅增加。
根據監管要求,平頂山銀行在2018年底把所有逾期90天以上貸款轉入不良貸款,東方金誠認為,這對其資產質量指標帶來很大壓力。
對于平頂山銀行嚴峻的資產質量形勢,東方金誠分析稱,該行存量貸款客戶以傳統制造業及上下游貿易企業為主,附加值較低,盈利能力及持續發展力不強。在資金充足時期,部分企業為尋求高額利潤進行跨行業投資,但受經濟波動影響,新項目建設期資金斷裂,或由于對新行業及新市場把控能力不足,賬款回收不及時,導致資金斷裂現象增加。
2017年以來,包括平頂山市在內的河南省地級市整體加大了環保限產力度,加上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收緊,導致部分“兩高一剩”企業及房地產開發商資金緊張。
受上述因素影響,近年來,平頂山銀行逾期貸款及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均呈現上行態勢,資產質量下行壓力較大。2015~2017年,該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復合增長率為78.8%,顯著高于同期貸款復合增速,不良貸款偏離度亦持續上升。
資產質量的下行導致平頂山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也大幅下降。2018年9月末,該行撥備覆蓋率為153.41%,較年初大幅下降149.71個百分點。東方金誠指出,考慮到該行逾期貸款增長較快,且該行將逐漸加強貸款五級分類管理,其未來將面臨較大的撥備計提壓力。
資產質量的明顯惡化影響到了平頂山銀行的盈利能力。東方金誠表示,2018年,平頂山銀行加強了撥備計提力度以應對不良貸款核銷,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
2018年1~9月,平頂山銀行營業收入為13.52億元,同比下降11.19%;凈利潤為0.69億元,同比大幅減少88.83%,減少5.49億元。
東方金誠認為,受息差收窄及資產質量下行因素影響,平頂山銀行營業收入增長較慢,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持續下滑,整體盈利能力較弱。
營收構成方面,2015~2017年,得益于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平頂山銀行投資收益顯著提升,成為營業收入的主要貢獻因素。即便在2018年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占營收比例高達78.69%。
近年來,平頂山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中,同業負債及投資資產占比上升,且該行存貸款利差持續收窄,導致其凈息差和凈利差均不斷下降。
從資本充足性來看,由于資本消耗型業務占比較高以及資產質量的下行,平頂山銀行面臨進一步補充資本的壓力。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7%和13.79%。
資料顯示,平頂山銀行原名平頂山商業銀行,成立于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改為現名。2015年及2017年,該行分別通過股東增資及凈利潤轉增的方式進行增資擴股,注冊資本由17.58億元增加到27.56億元。
2018年,該行引入國有獨資企業平頂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平頂山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增資3.3億元和0.32億元。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實收資本增加至31.18億元,其中平頂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0.58%,為第一大股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