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降印花稅傳聞再起,券商股今掀漲停潮!A股報復性反彈

中國證券報 2019-01-04 17:08:27

今日市場上出現兩則傳言,一則是國家將對券商直投進行萬億級別注資,另一則是“可能會降低印花稅”。對于兩則傳言,多家券商均表示只是市場傳言,目前并未收到確切消息,券商股大漲不排除是各種傳聞影響下的一種炒作。不過有券商高管認為,降低印花稅對股市而言,有著極強的信號意義,成本雖小,見效明顯。

2019年的第3個交易日,上證綜指開盤即創出4年新低,隨后展開報復性反彈,收盤漲超2%強勢收復2500點,全市場成交額超3200億元,創一個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板塊今日出現漲停潮,西南證券、國海證券、中原證券、第一創業等多只券商股皆漲停。

有分析人士表示,券商板塊大漲是受減稅降費、降準等政策利好預期推動。今日,李克強總理考察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普惠金融部,并在銀保監會主持召開座談會。李克強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采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此外,今日市場上出現兩則傳言,一則是國家將對券商直投進行萬億級別注資,另一則是“可能會降低印花稅”。對于兩則傳言,多家券商均表示只是市場傳言,目前并未收到確切消息,券商股大漲不排除是各種傳聞影響下的一種炒作。不過有券商高管認為,降低印花稅對股市而言,有著極強的信號意義,成本雖小,見效明顯。

券商直投迎萬億級注資?

今日一則傳言,使券商直投成為焦點。傳言稱,國家將對券商直投進行萬億級別注資,以資助創新領域融資。


中證君(ID:xhszzb)向多家券商進行了求證,對方均表示只是市場傳言,可能性不大,或為以訛傳訛。有機構人士直言,短期內可能性不大,自2003年以來政策導向一直是券商要輕資產,而且券商投資能力并不比銀行強很多,巨額注資還可能像之前一樣流入二級市場。

但無論傳言真實與否,隨著券商業務模式由簡單的通道業務向重資產模式轉變,券商投行資本化時代或將到來。

廣發證券指出,投行資本化業務特指投行業務+私募股權基金業務/直投業務。在當前監管環境下,兩塊業務存在嚴格的風險隔離墻,但客觀上兩塊業務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且一度在券商內部屬于交叉業務。因此,隨著投行資本化業務對券商的營收貢獻不斷增加,高度重視這一業務,是券商管理者也是機構投資者的新功課。

當下,券商行業的商業模式正由通道業務(經紀、投行等)向買方業務(自營、資管、衍生品、私募股權等)轉型,投行資本化業務恰好處在承上啟下的C位。

一方面,投行業務是券商的基礎業務之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豐富、發展直接融資市場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其營收規模乃至貢獻占比都有持續提升的空間。

另一方面,私募股權業務也逐漸迎來收獲期。在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指引下,未來業務還有進一步成長空間,而且前期投資項目有望在科創板推出預期下退出更為順暢。反觀其他買方業務,基本還處于或轉型或探索階段,如自營業務探索去方向化、資管曲折回歸主動管理、衍生品的大門尚未真正打開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券商直投能否迎來風口?

2007年9月,直投業務再次回歸,各大券商紛紛試點。經過十余年的規范和發展,業務規模不斷壯大,且經營模式由“投行+直投”演化為私募股權基金運作。

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披露,截至2018年11月底,已備案私募股權基金的直投子公司共58家,合計備案數量超過600只。

廣發證券認為,國內券商行業投行資本化業務具有較大發展空間,主要原因在于兩大推動因素:一是產業結構調整與服務消費增加,二是政策保障與多元化資本市場完善。

中國目前已達到中等收入國家證券化率平均水平,與美國十年前水平相當,而并購重組交易金額與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與GDP發展程度,與美國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哪些券商將會優先收益呢?廣發證券認為,投行資本化業務的強弱取決于兩個方面:投行業務實力、綜合管理能力。

投行資本化的載體是投行業務本身,只有投行業務強大的券商,才能整合各方資源,很難想象投行業務偏弱的券商能夠做好資本化業務。國內投行業務排名中,中金、中信、中信建投、華泰、國君等排在行業前列。

綜合管理能力是更為重要的指標,私募股權業務的范疇包括募、投、管、退四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對券商綜合實力的考驗。中金、中信、中信建投、華泰等券商的私募股權管理規模,恰是綜合實力的體現。

在科創板呼之欲出、壯大直接融資市場政策的催化下,兼備傳統投行業務強實力與私募股權業務管理規模靠前的頭部券商有望更多受益。

中國證券報 記者:趙中昊 羅晗

責編 楊詩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印花稅 銀行 券商 基金 私募 A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