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ETF份額大增,為什么股市卻不漲?原來另有蹊蹺

證券時報網 2018-12-29 22:40:02

2018年,在股市表現不佳的情況下,ETF份額不減反增,比年初時增幅達165%,造成這種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Qq__20180626081748.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管怎么說,現在還是有一些資金主動進入ETF,但這明顯不是趨勢性的現象。

這三年多來,滬深股市表現黯淡,各大指數普遍回落,不少投資者虧損累累。有統計顯示,不論是公募還是私募的,2018年股票型基金無一取得正收益,因業績慘淡被迫清盤的也不在少數。

盡管如此,ETF還是出現了凈申購現象,并且規模還不算小,其中最典型的是華夏上證50ETF,其份額超過了500億份。就全市場而言,目前各類ETF的份額是2205億份,這比年初的831億份要增加165%。在股市處于嚴冬之際,有這么多的資金涌入ETF,顯然是個很值得研究的現象。

有人把這種狀況的出現看作是牛市將要到來的信號,像華夏50ETF,現在是它第二次規模達到500億份,前一次是在2015年的4月份,當時正是股市行情如火如荼之際。ETF作為交易所基金,其特征是被動跟蹤某個指數,并且幾乎是全倉位買入所跟蹤指數的樣本股。因此,從理論上來說,買了某個ETF,其實就相當于買了該ETF所對應的標的股票。通常只有在看好市場走勢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大量資金踴躍申購ETF的狀況。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的客觀現實是雖然ETF不斷被凈申購,但是股市卻在不斷下臺階。即便是上證50指數,雖然有那么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最大的ETF,看似形成很大的買盤力量,但該指數今年還是下跌的。于是問題就來了:為什么現在會出現ETF的凈申購?而這種凈申購又為什么不能推動股市上漲呢?

其實,只要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當下的ETF份額大增,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樣,是一種簡單而又典型的外圍現金流入,這里還是有很多的蹊蹺。

譬如說,這幾年推行國資改革,國資委行使出資人的職責,并且進行國資的整合。作為一種配合,一些基金公司發行了相應的國資改革ETF,由相應上市公司的國資股東拿出股份進行申購,這樣一來雖然在市場上看到的是某個ETF獲得了巨量的凈申購,但因為是以股份認購的(實際上是一種換購),因此并沒有真正的現金流入。這類基金的份額,今年至少增加了500億元,盡管它們對國資改革的進行,發揮了相應的作用,但在這種情況下所出現的基金凈申購,與人們是否看好后市無關,而且一般也不會在二級市場形成相應的買盤。

再譬如,這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股市持續低迷,個股風險加大,選擇個股來抗御風險、實現收益的難度大幅度增加,這就迫使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調整思路,進行指數化投資,以平滑風險。因此,事實上也就出現了對ETF的凈申購,但其資金來源則是由投資者將其它股票賣出所帶來的,而這從全市場的范圍來看,并不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增量資金。而且由于投資者在一些原來的投資組合中,本身就包括了相應的ETF樣本股,因此在這個將股票換成基金的過程中,ETF的樣本股同樣也會受到打壓,結果ETF本身就出不了什么行情。

再譬如,現在股指期貨交易已經有所松綁,利用相應的ETF現貨及指數期貨進行對沖交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于是,為了組織交易的需要,也有一些買盤介入ETF,但因為是做對沖,所以持有時間很短。而且由于存在反向交易的機會(即融券賣出),因此這也同樣不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增量資金,而且由此所導致的ETF份額增加,也不具備太大的指向性意義。

當然,不管怎么說,現在還是有一些資金主動進入ETF的,但這種情況明顯不是趨勢性的現象。作為投資者,應該看清ETF份額增加背后的蹊蹺,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對市場及其走勢有一個清醒而完整的認識。

來源:證券時報網公眾號(ID:wwwstcncom) 作者:桂浩明(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

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轉載,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編 王曉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ETF 股市 炒股 股指 申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