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9 12:00:10
12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業管理部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確定建立戰略合作及溝通聯系機制,共同促進成都市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

民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為支持民營、小微和科技企業發展,昨日(12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業管理部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確定建立戰略合作及溝通聯系機制,共同促進成都市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這一舉措,也將有助于成都培植和壯大財源,優化金融、稅務環境,促進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提升西部金融中心能級。
網上申報超過95%
近年來,成都市稅務局不斷加大“稅庫銀”合作力度、拓展“稅庫銀”合作內涵。截止目前,全市范圍內網上申報比例已逾95%,電子化便捷繳款推行比例達到94%。
此次合作達成后,成都還將在全市范圍持續推廣電子繳稅、電子退庫和電子更正等便利化措施,為成都市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接下來,按照《戰略合作備忘錄》確定的合作框架,我們在‘稅庫銀’合作方面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點”,針對‘稅庫銀’合作如何深化的問題,成都市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副處長湯蘭表示。
具體而言,一是聯合開展入庫數據監測、分析和研究;二是聯合創新互聯網繳稅繳費模式;三則是建立信息相互傳遞與共享機制。
而在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統計處處長瞿紅艷看來,此次戰略合作將如何進一步實現金融與稅務的精準對接,鼓勵銀行機構探索開發基于企業納稅信用信息的金融產品,通過納稅信用與金融信用有機結合。
她認為,這有效突破了民營、小微和科技企業“融資難”與銀行尋找優質客戶“放貸難”的雙向問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將有效緩解民營、小微和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納稅信用等級可貸款
實際上,從2015年2月,稅務總局在全國探索推廣“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以來,眾多守信的小微企業從中受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和融資慢,獲得了企業持續發展所需的資金支持。
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副主任楊道法提供了一組統計數據:截至到11月末,成都金融機構各項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5249.63億元,較年初增長8.78%。據了解,該部門已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為成都民營及小微企業節約融資成本約2.75億元。
而成都市稅務局自2014年起,便在全省范圍內率先開展“銀稅互動”合作項目。目前,已經聯合多家金融機構推出了“銀稅互動”產品,如建設銀行“稅易貸”“云稅貸”、成都農商銀行“惠小•稅金貸”、民生銀行成都分行“銀稅通”等。同時,成都也實行“銀稅互動”類產品在信貸業務中優先受理、優先申報、優先審批和優先放貸等政策。
今年,“銀稅互動”產品再次升級,進一步從由“線下”向“線上”拓展,受惠群體覆蓋面也由原來的A級納稅人擴充至B級納稅人。
據悉,本次合作涉及支持企業融資、推進信息共享、開展執法合作等六個方面內容,其中的一項重點內容是:納稅人可以憑借納稅信用等級,免抵押物在銀行進行信用貸款。
具體而言,即稅務局定期將企業納稅信用信息提供給銀行,將納稅信用體系和征信體系結合起來,與金融機構共同研究建立納稅信用機制。基于此,通過納稅信用體系和征信體系的互證互認,促進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人義務,也推動金融機構為納稅人誠信納稅行為提供更多支持。
整體而言,“銀稅互動”,將有效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實現企業、金融、稅務三方共贏。同時,這也將助力成都做強“主干”,為全市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貢獻力量。
“三反”監管體制進一步建立
稅務部門和金融機構進一步合作,將推進其共同研究打擊和防范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特別是涉及洗錢的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等稅收違法行為。
也因此,此次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簽訂,被認為將助力成都進一步健全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和城市治理體系,有效防范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違法犯罪活動。
據成都市稅務局總會計師張晨介紹,為進一步抓好案件查辦,稅務局持續與銀行部門溝通,共同探索和推進信息獲取、證據固定等工作。
“此次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實現了稅銀合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他表示,這將有利于稅務機關更加全面的獲取虛開發票行為異常資金往來線索信息,準確掌握虛開發票案件賬戶信息、資金。
同時,這也將提升對涉稅違法行為的“精準打擊”能力,助力營造公平和諧的稅收環境。
12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業管理部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確定建立戰略合作及溝通聯系機制,共同促進成都市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