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人民日報評論:權健陷風波 別拿生命開玩笑

人民日報 2018-12-28 08:11:27

人民日報評論官方微信發文稱,在保健品銷售中,無中生有、夸大功效是普遍存在的“套路”。挽救生命、改善健康決不能成為只顧賺錢的生意。對任何企業和任何人來說,都需要繃緊心中的弦,決不能拿生命開玩笑。

Upload_154595584155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最近,有兩則與保健品有關的新聞,引發輿論高度關注。一則是,一個女兒在處理父親后事時,發現父母滿屋子被整盒整箱的各類保健品占據,甚至發現了“凡購買我公司某產品的用戶,年滿100周歲時可以獲得獎勵人民幣100萬元整”的承諾書;另一則是熱傳的《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一文,指出權健涉嫌虛假宣傳、銷售模式涉嫌傳銷等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多保健品銷售的套路不斷揭秘,網絡熱帖所涉及的各方也各執一詞,一時紛紛擾擾。今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天津武清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表示,將對事實進行調查核實,相信事件很快會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這場風波,也成為一場了解和認識保健品功效的公開課,給消費者、行業企業乃至監管部門以思考。

從媒體現有報道來看,在銷售權健產品時,一個售價千元的鞋墊,據稱是對O型腿、心臟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負離子磁衛生巾所能生成的“高濃度銀離子”和“負氧離子”,則可以治療各種男女生理疾病;有效成分和果汁無異的“本草清液”,卻被標榜可以“排毒”售價千元……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無所不能的療效,遍布在產品銷售的各種話術之中。不管是不是如權健公司聲明所說的“利用權健品牌的個人不規范行為”,也都證明了在保健品銷售中,無中生有、夸大功效,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套路”。

保健品不是藥品,更不是“萬能神藥”,這應是一個共識和常識。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進行虛假宣傳,讓患者產生誤解甚至放棄正常治療;有的以免費體檢、免費旅游、免費講座等為幌子,打親情牌推銷產品;有的許以高額返現、多買多賺等承諾,設置消費陷阱騙取錢財……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經從專注健康、有益身心的產品,變成了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的工具,給病人乃至家庭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

無論如何,我們肯定科學進步帶來的健康改善。合格、安全、有效的保健品,是科學技術進步、傳統文化激活對人類身體健康的饋贈。但挽救生命、改善健康,決不能成為一門只顧賺錢的生意。從魏則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療法”,到周洋一家所購買的“抗癌產品”,從根本上說,每一場悲劇的背后,利用的都是人們對科學力量的信任。這種樸素的情懷,決不能成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機。

我們提倡求真務實、能辨真偽的科學素養。一名保健品經銷商說,自己主要說服兩種人,一種是少數想買藥的,就極盡夸大產品效果;另一種是想賺錢的,就告訴他們有人半年買了豪車。可見,這些漏洞百出的謊言之所以讓人深信不疑,所鉆的正是少數人科學素養不高的缺口。任何故弄玄虛、虛無縹緲的“神秘力量”,恰恰是對科學的誤解;任何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話”,都是對成功的歪曲。

我們強調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的市場法則。沒有法外之人,也沒有法外之地。無論是《廣告法》還是《食品安全法》,都規定保健品不能宣傳可以治病,嚴禁夸大功能范圍,進行虛假宣傳。事實上,公安機關也一直在對此行為進行打擊,今年以來就已破獲此類案件3000多起,追贓挽損超過1.4億元。然而另一方面,圍繞權健的發展版圖,更多需要回答問題,延伸到了產品之外。為什么藥品不在獲批直銷產品中,卻能讓病人跟著直銷員買藥?為什么發明專利申請多數處于無效狀態,卻宣稱擁有大量民間秘方?解答這些問題,有賴調查的進一步深入,給公眾一個交代。

“希望明天會有好轉,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找到活下去的辦法。”這是魏則西留在網上的一個希望。對任何企業和任何人來說,都需要繃緊心中的弦,決不能拿生命開玩笑。

這正是:誑時惑眾法無情,誠信守道方行遠。

(人民日報評論 文 | 盛玉雷

責編 步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權健 人民日報 生命 開玩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