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0:23:47
中弘退今日開盤報0.21元,盤中觸及漲停,而截至收盤時,上漲4.76%,報0.22元/股,總市值18.5億元。隨著今日收盤,中弘退走完最后一個交易日正式退市。而進入退市整理交易日以來,中弘退股價累計下跌70.27%,使得其持有的投資者虧損嚴重。區間累計成交超過11.7億元,累計換手率為49.92%,近半數籌碼換手;中弘股份股本規模龐大,持有其股票的投資者數量眾多,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股東戶數仍高達27.44萬戶。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趙云
0.21元、0.22元、0.21元、0.22元……
今日(12月27日)15點,在畫出一條宛如“瀕死心電圖”的股價走勢后,中弘退完成了其在A股退市整理期最后一天的交易。至此,中弘股份正式從A股摘牌退市。

根據相關規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的四十五個交易日內,公司股票將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進行掛牌轉讓。另據公告,中弘股份預計公司股票將在2019年3月11日前(含該日)開始在股轉系統轉讓。
進入2018年以來,A股國際化進程加快,監管逐漸趨嚴,A股退市力度開始加大,這意味著一元退市時代正式來臨。而今天市場游資上演了的最后瘋狂,數據顯示,中弘退在今天最后的4個小時交易時間里,共成交215.31萬手,成交總額為4626萬元,這是為哪般?
中弘退今日開盤報0.21元,盤中觸及漲停,而截至收盤時,上漲4.76%,報0.22元/股,總市值18.5億元。隨著今日收盤,中弘退走完最后一個交易日正式退市。

根據深交所11月8日公告,2018年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股份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觸發終止上市條款,交易所決定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自11月16日起,中弘股份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交易所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而進入退市整理交易日以來,中弘退股價累計下跌70.27%,使得其持有的投資者虧損嚴重。區間累計成交超過11.7億元,累計換手率為49.92%,近半數籌碼換手;中弘股份股本規模龐大,持有其股票的投資者數量眾多,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股東戶數仍高達27.44萬戶。
27日晚間,中弘退連發兩則公告稱,收到大公國際咨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大公下調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6中弘01”信用等級至C的公告》,大公決定將公司“16中弘01”信用等級調整為C。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弘退一度曾是股市的白馬股,其股價在2006年到2015年期間上漲了超27倍,一度達到60.04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導致中弘股份進入退市的,可能還是公司高送轉。
由于彼時房地產市場剛剛開始火爆,中弘地產業績也連年高增長,中弘地產急于做大股本,大肆進行高送轉。2010年10股轉增8股,2013年10股送9股,2014年10股轉增6股,2016年10股轉增4股,總股本也由5.6億股迅速增加至83.9億股(2016年增發1次)。
近兩年房地產市場受到嚴格調控,中弘股份2016年業績猛降超過40%,2017年更是巨虧逾25億元,今年三季報繼續虧損18.85億元,背負巨額虧損和負債,股價也連續下跌成為仙股。
自進入退市整理期復牌以來,中弘退股價連續跌停,并不斷創出A股歷史最低股價。截至12月27日退市收盤的0.22元/股,其漲停或跌停都只有2分錢,加上平盤價才5個價位,而現在交易軟件買盤和賣盤皆有5個價位,共顯示10價位,中弘退能一眼望盡漲跌停板價,也算A股的一項歷史紀錄吧。
近期股民的交易熱情一度有所降溫,但游資在中弘退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進入退市整理期后,仍有不少投資者報著賭一把的僥幸心理參與交易,主要是代表散戶和游資的營業部席位在參與交易;據深交所信息顯示,買入席位均為券商營業部游資,而且買入的營業部較為集中。

其中,華泰證券杭州求是路營業部一直在中弘退里面“折騰”。該營業部在12月26日凈買額為128.4萬元,當日成交占總成交比例為7.89%;12月24日,該營業部買入182.32萬元,賣出191.98萬元,當日成交占總成交比例為9.53%;12月21日,該營業部買入30.36萬元,賣出373.96萬元;12月20日該營業部買入69.72萬元;12月19日該營業部買入160.57萬元,賣出112.27萬元;
另外,廣發證券廣州江灣證券營業部也頻頻現身其中,其中在12月25日,該營業部就買入了503.64萬元;12月20日該營業部買入47.35萬元;12月19日,該營業部買入373.15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該營業部是近期在中弘退凈買入金額較大的營業部,該營業部在12月19日、20日、25日合計買入924萬元;中信建投重慶青楓北路證券營業部最近也頻頻上榜,其中在12月21日買入276萬元,12月24日買入69萬元,12月25日買入92萬元;三天合計買入43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龍虎榜情況來看,游資的瘋狂買入的同時,機構席位卻在不斷賣出。中弘股份自11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后,機構席位多是出現在賣方的位置,其中11月19日,機構席位賣出27.72萬元,11月20日機構席位賣出16.77萬元,11月21日機構席位賣出49萬元,11月22日機構席位賣出44萬元,11月23日更是三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119.6萬元,11月26日兩家機構席位賣出2229.29萬元。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深私募分析人士陳熙偉指出,
中弘退的最后一天依然有資金參與甚至盤中一度漲停,同樣湊巧的是,今年長生股價連續跌停后,依然有大量資金“抄底搏一把”,還有樂視網也是在大幅下跌后依然有資金愿意進去“賭一把”,可以說,表面上看,部分投資者有炒垃圾股的“賭性”。細致研究這個“賭性”,一方面是炒仙股手法由來已久,部分炒手的發財之路就來源于此,價格已經是地面,跌無可跌,但價格只要一抬頭,“即日鮮”可也。
觀察樂視、長生、中弘退這幾只股票連續跌停后的走勢,可以發現投機資金的積極性非常強,“絕地求生”的表現驚人一致,一般散戶是玩不出這樣的氣候的。另一方面,市場人氣、賺錢效應的匱乏,使得缺乏足夠風險教育、貪小便宜、沒有正確投資認知的投資者會不自覺介入這種股票——這可能就是必須交的“學費”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