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2019特刊-海外篇-港股

每經網首頁 > 2019特刊-海外篇-港股 > 正文

港股2018年冰與火:指數走低 融資全球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0:12:39

一邊是指數從歷史高點不斷走低,一邊是火熱的IPO市場,不斷有明星創新公司上市,且融資規模再度成為全球年度第一,這就是2018年的港股市場。經歷了2017年氣勢恢宏的大牛市,2018年的跌跌不休,2019年的港股能否再度起航?面對2018年各種風險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多位機構人士表示了謹慎樂觀的態度。

 每經記者|袁東    每經編輯|趙橋    

 2018年10月26日,恒生指數跌破25000點關口 圖片來源:東方IC

2018年對于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來說都是不平靜的一年,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港股市場同樣不平靜。

不過,港股市場出現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恒生指數從2018年年初的歷史最高點一路下滑;另一方面港股火熱的IPO市場,其融資金額再度成為全球年度第一。港股市場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恒生指數創新高后持續回落

談到2018年的港股,就不得不提及2017年恒生指數的大漲。在2017年恒生指數以近36%的漲幅,讓各路資金對港股垂涎欲滴,從而對2018年的行情充滿期望。進入2018年后,恒生指數以33484點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此后卻經歷了長達近一年的持續下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1月底,恒生指數創下33484點新高后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而其中的一些明星個股甚至出現更大的跌幅。騰訊控股在2018年結束了此前連續6年的上漲,年度跌幅超20%。

或許是因為像騰訊控股這樣的科技龍頭股出現大幅下跌,其他科技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比如,恒生指數成分股瑞聲科技、舜宇光學科技的年度跌幅分別超過60%和30%;之前受熱捧的美圖公司年度跌幅更是超過80%。至于2018年上市的眾多知名新經濟公司,大多出現破發。

記者注意到,隨著市場整體的下跌,估值自然也不斷降低。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已經從2018年年初的17.58倍下跌至了年末的11倍左右;恒生國企指數的市盈率也是從年初的11.26倍下跌至了年末的8.92倍。從市場的活躍程度看,港股市場的成交量也呈現不斷減弱的趨勢。無論是指數點位,還是市場活躍度,很多投資者都感覺到絲絲涼意。

IPO融資再次全球第一

港股二級市場的指數不斷下跌,似乎并不影響一級市場的火熱。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8年港交所改革了其上市制度,讓更多不同類型的企業可以在港股上市。從2018年年初至12月底,港交所IPO招股集資額達超過了2780億港元,新上市了200多家公司,金額為2010年以來最高。港交所還表示,港股市場重新奪回IPO募資全球榜首,在過去十年,港股第六次稱冠。

面對2018年眾多明星新股上市后破發的窘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不少投資者常有一種誤解,認為破發的都是壞公司,好公司股票是不會破發的。其實,新股是否破發與上市公司的質地優劣并無必然關系,破發的不一定是壞公司,好公司不一定不破發,破發的參照系只是IPO時的發行價,只是投資者不斷根據市場冷暖、估值高低調整預期的一種自然反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港交所能夠再登IPO融資全球冠軍寶座,真的要感謝其對上市制度的改革。截至2018年12月18日,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28家新經濟公司已在港股上市,融資額累計約1360億港元,占2018年募集資金總額的近一半。其中,小米和美團IPO募集的資金就分別達到了426.1億和331.4億港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8年10月26日,恒生指數跌破25000點關口圖片來源:東方IC 2018年對于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來說都是不平靜的一年,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港股市場同樣不平靜。 不過,港股市場出現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恒生指數從2018年年初的歷史最高點一路下滑;另一方面港股火熱的IPO市場,其融資金額再度成為全球年度第一。港股市場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恒生指數創新高后持續回落 談到2018年的港股,就不得不提及2017年恒生指數的大漲。在2017年恒生指數以近36%的漲幅,讓各路資金對港股垂涎欲滴,從而對2018年的行情充滿期望。進入2018年后,恒生指數以33484點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此后卻經歷了長達近一年的持續下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1月底,恒生指數創下33484點新高后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而其中的一些明星個股甚至出現更大的跌幅。騰訊控股在2018年結束了此前連續6年的上漲,年度跌幅超20%。 或許是因為像騰訊控股這樣的科技龍頭股出現大幅下跌,其他科技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比如,恒生指數成分股瑞聲科技、舜宇光學科技的年度跌幅分別超過60%和30%;之前受熱捧的美圖公司年度跌幅更是超過80%。至于2018年上市的眾多知名新經濟公司,大多出現破發。 記者注意到,隨著市場整體的下跌,估值自然也不斷降低。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已經從2018年年初的17.58倍下跌至了年末的11倍左右;恒生國企指數的市盈率也是從年初的11.26倍下跌至了年末的8.92倍。從市場的活躍程度看,港股市場的成交量也呈現不斷減弱的趨勢。無論是指數點位,還是市場活躍度,很多投資者都感覺到絲絲涼意。 IPO融資再次全球第一 港股二級市場的指數不斷下跌,似乎并不影響一級市場的火熱。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8年港交所改革了其上市制度,讓更多不同類型的企業可以在港股上市。從2018年年初至12月底,港交所IPO招股集資額達超過了2780億港元,新上市了200多家公司,金額為2010年以來最高。港交所還表示,港股市場重新奪回IPO募資全球榜首,在過去十年,港股第六次稱冠。 面對2018年眾多明星新股上市后破發的窘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不少投資者常有一種誤解,認為破發的都是壞公司,好公司股票是不會破發的。其實,新股是否破發與上市公司的質地優劣并無必然關系,破發的不一定是壞公司,好公司不一定不破發,破發的參照系只是IPO時的發行價,只是投資者不斷根據市場冷暖、估值高低調整預期的一種自然反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港交所能夠再登IPO融資全球冠軍寶座,真的要感謝其對上市制度的改革。截至2018年12月18日,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28家新經濟公司已在港股上市,融資額累計約1360億港元,占2018年募集資金總額的近一半。其中,小米和美團IPO募集的資金就分別達到了426.1億和331.4億港元。
恒生指數 2019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