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2019特刊-宏觀篇-扶持民企

每經網首頁 > 2019特刊-宏觀篇-扶持民企 > 正文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解決民企融資難 需財政金融多方通力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0:12:08

2018年,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這也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那么,民營經濟發展面臨哪些問題?財政、金融政策該如何支持?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趙橋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民營經濟在宏觀經濟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創造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民營企業數量占市場主體的90%以上。

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哪些問題?財政、金融政策該如何支持民企發展?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

民企正成為經濟轉型重要引擎

NBD:當前我國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的“總盤子”中具有怎樣的地位?

王澤彩: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最富活力、最具潛力、最有創造力、最具成長性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沿海一些省市已經成為解決城鄉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的主力軍,同時,民營經濟更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民營經濟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在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大背景下,面對公平競爭、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民營經濟可以對行業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通過資產收購、產權受讓、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方式,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民營企業規范化公司改制,推進企業產權多元化、治理規范化、管理科學化。通過企業改制、兼 并重組、產業升級等稅收優惠和獎勵政策,小微企業“雙升”戰略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NBD:從稅收角度來看,民營經濟為我國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未來民營經濟對于財政稅收的作用是怎樣的?

王澤彩:在經濟轉型背景下,民營企業表現出了較強的發展活力,從稅收角度看,來自民營企業的稅收占全國稅收的50%以上,超過來自國有企業的稅收,成為我國主要的稅收主體來源。在全國納稅5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稅收增長迅猛,遠超其他所有制類型的企業,說明民營企業正在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我認為金融租賃、新能源、通信設備制造等新興行業的民營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將有可能成為重點稅源。

在沿海一些省份,民營經濟也將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民營經濟的稅收擠出效應由東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釋放,對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降低融資成本是重中之重

NBD:此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密集發聲,表達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您認為當前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王澤彩:我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比如成本上升幅度較快。當前宏觀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國際經濟增長預期放緩,國內外市場的競爭程度加劇,企業的經營成本壓力不斷提升,尤其是用工成本增長高于經濟增長,已經成為了當前民營企業發展突出的問題。

同時,融資難問題仍舊存在,“雙鏈”風險依然嚴峻。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不暢,加劇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由于證券市場門檻相對較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準入障礙,能夠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的民營企業占比企業總數不大。因此,繼續降低融資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是重中之重。

NBD:融資難、融資貴是民企發展長期面臨的一個難題,您認為如何從金融方面緩解民企融資問題?

王澤彩: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加深財政、金融、社會資金的多方融合,采取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集聚政策資源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比如,健全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建立健全政府對于金融機構給予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扶持一些小規模貸款公司發展,對信譽良好、工作扎實的小貸公司給予專項資金補助。

此外,應加強考核激勵力度,比如建立健全金融機構民營企業信貸情況統計、分析和通報制度,加強對民營企業貸款的監測分析和考核,以滿足民營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

NBD: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財政政策能從哪些方面發力?

王澤彩:首先,要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財政科技投入的方式向事前資助、事中跟投、事后補償、政府獎勵等多種投入方式轉變,撬動、吸納、引進更多社會資金進入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未來,要完善政府性引導基金、股權投資基金、擔保和再擔保基金、稅收優惠等政策體系,著力在“引導、激勵”方面激發民營經濟的市場主體活力。

此外,強化財政政策工具運用,通過預算安排、設立基金、貼息補息、股權激勵、債券融資、擔保和再擔保等杠桿、技術和手段,健全實現穩定、持續的政府扶持政策框架體系。學習借鑒發達國家支持中小企業做法,不斷創新政策扶持工具,對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實施差別化扶持政策,進一步提高創新力,永葆創新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企 年終特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