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7 14:09:26
奧迪A6L作為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開拓者,從填補國產豪華轎車市場空白,到掀起中國豪華車市場“L”風潮,再到以“全價值鏈本土化”開啟中國汽車工業全新時代,其見證了我國豪華轎車市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全過程。

過去30年,每一代奧迪A6L,都以引領者的姿態,先人一步地為用戶創造最好的體驗。如今,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用戶日益年輕化,需求場景愈加多元化的趨勢,全新奧迪A6L再次以滿足全場景用戶需求的智能豪華,定義了豪華C級轎車市場的全新標準。
據了解,全新奧迪A6L將于2019年1月正式上市。
值改革開放40周年、一汽與奧迪合資合作30周年之際,全新奧迪A6L的推出,堪稱是一汽攜手奧迪三十周年的典范之作。
與現款車型相比,全新奧迪A6L夸張的六邊形進氣格柵大有奧迪旗艦車型A8L之勢。全新的雙腰線令新車擁有更為動感的車側線條,雖然并沒有沿用A8L的貫穿式尾燈設計,但兩個尾燈也使用了鍍鉻裝飾條裝飾連接,配合雙邊雙出的排氣口,打造出了運動時尚的即視感。

此次,全新奧迪A6L采用了5條水平線構成的“L”型日間行車燈、瞳孔狀的近光燈模組和9豎道LED光帶設計的全LED尾燈,如此組合令人耳目一新。
據了解,新車尺寸全面超越現款車型,其長度增加14毫米,達到5050毫米;寬度增加12毫米,至1886毫米;高度增加9毫米,至1475毫米,軸距增加12毫米,達到3024毫米。其中,車身寬度為同級最佳;而膝部和頭部空間的提升,則為用戶提供了更為舒適的乘坐環境。
同時,采用全新家族式設計的內飾風格則完全與全新奧迪A8L看齊,10.1英寸+8.6英寸兩塊中控屏配合全液晶儀表盤組成了車內的三塊大尺寸屏幕,科技感十足。
而首次換裝的電子檔把也成為全新奧迪A6L的另一亮點。同時,最新一代的MMI車載交互系統,能夠提供智能搜索建議、語音控制、Car-to-X服務等功能,車載的智能對話管理器則能和車主進行更多交互。
動力方面,全新奧迪A6L搭載的是3.0TFSI V6 EA839發動機,以及高/低功率兩款2.0TFSI L4 EA888發動機的動力組合;配備7速S 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并可搭載quattro ultra智能四驅系統。
其中,3.0TFSI的動力輸出為300匹,最大扭矩為500牛·米;2.0TFSI的高低功率版本的動力輸出分別為224馬力以及190馬力,最大扭矩分別為350牛·米以及320牛·米。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高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全新奧迪A6L首次全系標配輕混系統。據悉,在實際駕駛條件下,輕混系統可降低0.7升的百公里油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2種外觀外,此次全新奧迪A6L將有12款車型,9種車身顏色,豐富的顏色選擇不僅讓奧迪在“去官車化”道路上得到進一步深化,同時,也彰顯出奧迪品牌在年輕化戰略上所取得的成果。
不可否認,舒適動感的智能駕駛、流暢自然的智能交互、多維感官的智能體驗,共同鑄就了這款“全場景智能豪華C級旗艦座駕”。

而在奧迪品牌自己的產品序列中,全新奧迪A6L的定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作為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全新奧迪A6L承擔著讓更多消費者感受奧迪先進科技和品牌理念的重任。
“2018年是一汽與奧迪攜手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奧迪A6L的前身——奧迪100首次實現國產,不僅填補了國產豪華轎車的空白,也開啟了一汽與奧迪三十年的精誠合作。三十年來,作為中國豪華車市場開拓者的奧迪A6L,歷經八代更迭,每一代車型都代表著行業最高的技術水平和品質標準,創造了累計銷售超過186萬輛、占奧迪在華總銷量三分之一的傲人戰績,成就了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傳奇。”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荊青春曾表示。

事實上,即便處在產品生命期末端,現款奧迪A6L依舊風采不減,其已連續3個月蟬聯C級車市場冠軍,繼續力壓另兩名“德系老鄉”。
數據顯示,11月,A6L銷量為1.4萬輛,同比勁增11%,而截至11月,奧迪A6L累計銷量為13.8萬輛,占奧迪在華整體銷量的23.2%。
邁入新的歷史階段,一汽奧迪將開啟從“全價值鏈本土化”到“全價值鏈共創”模式的升級,為中德雙方展開全領域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一汽與奧迪的合作也為德方合作伙伴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奧迪監事會主席迪斯表示:“一汽與奧迪合作三十年書寫了一個關于創新、變革和友誼的成功故事,我無比期待下一個三十年的到來。”未來,大眾集團將以提升本土化研發能力為重點,擴大與一汽的合作,2022年之前,其將投入150億歐元用于新技術的研發。
“我們將從‘全價值鏈本土化’向‘全價值鏈共創’模式升級。‘全價值鏈共創’將開啟一汽-大眾奧迪中、德團隊,與各方合作伙伴共創、共享、共贏的嶄新時代。”面對未來更加廣闊的合作平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亦功如是說。
(廣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