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6 21:39:44
為了幫助*ST廈華保殼,律師、會計師、券商都通過債務減免幫助公司扭虧。
每經記者|賈麗娟 每經編輯|張海妮
說起廈華電子,外界應該不會陌生,作為福建省曾經最大的電子企業,巔峰時期曾頭頂“中國第一臺等離子電視制造者”的光環,并一度擁有22家合資企業及五家配套廠,經營品類橫跨手機、電腦、顯示器等多個領域。遺憾的是,多元化的瘋狂擴張與數次的戰略失誤,導致公司最終嘗到失敗“苦果”:從2000年起,廈華電子就長期陷入盈利保衛戰。
在今年前三季度虧損的情況下,為了保殼,*ST廈華(600870,SH)可謂是使出了各種手段。根據公司最新公告,律師、會計師、券商都在出面幫助公司扭虧。
*ST廈華今日(12月26日)晚宣布,公司于近期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簽署了《終止協議》。因公司2016年期間籌劃的相關重組事項終止,經協商一致,同意原《上市公司獨立財務顧問協議》終止,且中信建投同意對原協議項下公司尚未支付的300萬元款項進行減免,確認上市公司僅須向其支付50萬元。
根據上述《上市公司獨立財務顧問協議》,*ST廈華應向中信建投支付顧問服務費用共計400萬元。上市公司曾于2016年8月向中信建投支付100萬元,剩余300萬元尚未支付。加上后續還需支付的50萬元,此次中信建投相當于豁免了*ST廈華250萬元債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券商幫忙外,會計師和律師早已出手。9月10日,*ST廈華與非關聯方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簽署《<審計業務約定書>補充協議》,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同意豁免公司向其支付原《審計業務約定書》項下的審計費用28萬元。11月29日,上市公司與非關聯方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簽署《<法律顧問聘用協議>補充協議》,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同意豁免公司向其支付原《法律顧問聘用協議》項下的律師費10萬元。
合計算來,*ST廈華獲得的上述債務豁免總額似乎并不多。但實際上,這對公司的保殼大有裨益。今年前三季度,*ST廈華凈利潤虧損831.88萬元。今年下半年,公司宣布將其持有的上海領彧投資100%股權轉讓給廣州復樸道和,轉讓價格為1930萬元。通過該轉讓,公司有望收獲1235萬元的利潤(最終數據以會計師事務所的年度審計結果為準)。公司2018年三季報披露,這筆收益將計入10月份收益。
有了子公司股權轉讓的收益及債務豁免,公司扭虧局面大為改善。對于公司的扭虧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下午曾撥打公司董秘辦電話,但電話無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