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被加速的K12:技術能改變教育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0 11:41:27

 每經編輯|梁秋月 張弩    

近日,一篇名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新聞再次引發人們對于“技術改變教育”的思考。《管子•權修》里曾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在當下的K12在線教育風口,這一切似乎都被加速了,企業、機構、社會資本等紛紛涌入。

而在“教育”被賦予商業化的時候,這里面的矛盾、爭議與困境也就愈發引人關注。

什么是K12教育?

K12,是kindergarten throughtwelfth grade的簡寫,源于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對幼兒園到12年級免費教育的通稱,即基礎教育階段。在我國一般將幼兒園到高三階段稱之為K12教育。

根據稀牛數據的統計,目前在做K12在線教育的代表性企業有:新東方在線、華羅庚網校、優思家教、滬江網、易學在線、101教育、北京四中網校等。這些企業主要以題庫、視頻、直播、搜題等形式運營。

我國K12在線教育產業情況

我國K12在線教育2017年的市場規模達到了近300億元,2018年有望達到443億元,機構更預測K12在線教育將在2022年形成1500億元的市場。

自2014年開始,教育行業受到資本市場持續青睞,隨之在線教育也迎來大爆發。

分析:雖然K12教育的投融資次數占比逐年縮減,不過,K12與在線教育的結合,成為教育行業中最受資本歡迎的領域。

2018年來K12投資案例中,人民幣千萬級別以上投資占78%,美元千萬級別以上的投資占比77%。其中,高額投融資標的大部分都是在線教育公司,2018年K12教育中,8起億元以上的投資均屬于在線教育。

K12在線教育消費支出情況

在2018年對中國一至四線城市K12在線教育消費者的調查報告中,有76.7%的家長愿意選擇在線教育,其中參與意愿最強的分別是小學、初中或一二線城市的家長。家長年平均投入在線教育的金額為6432.2元,其中,小學家長投入最多,年均達7000元以上;初中家長投入偏少,年均不到5000元;一二線城市家長投入金額明顯高于三四線城市家長。

K12在線教育企業及融資情況

我國K12在線教育賽道上,已有1家在美上市企業和2家即將在港交所上市企業。此外,獲得上億大額融資的企業達到11家。

分析:雖然近期K12在線教育市場受到了眾多資本青睞,但部分企業的經營狀況并非都如此樂觀。

如加速上市進程的滬江教育,雖然希望超過同在上市進程中的新東方在線,成為港股現在教育第一股,但是滬江教育過去三年的累計虧損高達17億元,截至2018年5月的當年虧損更是創下4.6億元的新高,被網友戲稱“流血上市”。

美國K12在線教育發展情況

由于K12的概念本是從美國教育體系中借鑒而來,而美國也是全球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將美國K12教育現狀來與國內的情況做一個對比就顯得非常意義。

在美國,民間資本直接參與學歷型義務教育的情況較少,在K12教育當中私立學校學生的占比不超過10%,但作為教育管理集團以EMO的形式輸出管理以及課程體系,在美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EMO:英文全稱為Educ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是一類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管理機構,通常管理一批傳統的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或特許學校,形成一個集團,集團向學校收取管理費。)

案例:

美國K12國際學校成立于2000年,2008年登陸美股,經營模式是為K12階段學生提供課程和教育服務,與學校合作開展在線教育業務,為學校提供課程、軟件系統及管理等運營外包服務,從中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分析:2018財年K12國際學校實現營收為9.18億美元,同比增長3.3%,實現凈利2753萬美元,公司經歷2016財年業績下滑之后逐步回升中。

運營管理公辦校是K12國際學校最主要的營收來源,2018財年創收7.81億美元,同比增長6.4%,營收占比為85%。

由于EMO模式中,公辦學校招生,生源自主權并不掌握在教育管理機構手中,所以K12國際學校在2016財年經歷的業績下滑,與公辦校招生人數銳減有直接關系。

K12在線教育受歡迎原因及優劣勢

圓桌會:技術能否改變教育? 

“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教培機構,都是個性化教育的參與形式和力量,政府要建立合理的監管體系。”

“未來的學校是沒有圍墻的,開放式的。未來不是學校,是一個學習社區。”

“技術只是服務于教育的手段,如果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撐,技術的應用只是擺設,先進技術對教學活動的改變沖不破現行評價制度、考試制度的阻礙。”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

“在線教育關鍵的問題是開發者最終都是為了錢著想,在線教育行業的很多大佬自己在吹噓多厲害,背后其實都在虧本。”

——中國民辦教育家協會會長錢治安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在線教育,相關部門也于近期出臺管理辦法。

2018年11月20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針對各地執法力量不足、監管手段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推動各地加快校外培訓機構整改進度,提出了5點要求,最后一條就明確指出要:強化在線培訓管理

技術本無原罪,關注的重點應放在使用技術的人身上。對于教育的意義,為專家學者達成共識的是,教育開始于一個人的出生并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技術的發展,讓教育變得更加多元,但教育的核,還是在人心。


數據來源:券商研報、IT桔子、稀牛數據、前瞻研究院、《2018中國K12在線教育消費者調查報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線教育 圖說教育 K12 教育商業化 技術改變教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