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手機供應商們的年底:產品轉移、員工何去何從?

經濟觀察報 2018-12-09 08:47:54

日前,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勝智能”)因“放假門”,成為關注焦點。11月底,一份關于勁勝智能經營遇到重大困難,部分員工放假五個月的告知函在網上流傳,引發關注。隨后,勁勝智能確認了放假的真實性,但稱“經營遇到重大困難是表述錯誤”,并對外稱:“涉及停工放假的員工只有18名。”對于廠區隨處可見的招聘橫幅,記者采訪時勁勝智能方面解釋說,目前勁勝智能各個事業部都在招聘一線生產工人。“春節期間一般會有100-200人的人員流失,當前的招聘主要是為春節前后人員流失做準備。”

Upload_1544316171659.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東莞之內,錯過勁勝,再無高薪”。

12月4日上午,當經濟觀察報記者來到坐落在東莞市長安鎮錦廈社區的勁勝智能(300083.SZ))子公司——東莞華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程金屬”)時,廠區大門口擺放的招聘廣告如是寫道。隨后,記者在距離華程3公里處的勁勝智能平謙廠區也看到同樣的情景——招聘橫幅及展板布滿圍墻、廠區大門。

勁勝智能平謙廠負責人資的工作人員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解釋說,目前勁勝智能各個事業部都在招聘一線生產工人。“春節期間一般會有100-200人的人員流失,當前的招聘主要是為春節前后人員流失做準備。”

不過,當天記者再來到勁勝智能錦廈廠區時,這里一片“凌亂”:廠區內堆積著擺放不整齊的設備、廢紙、紙盒,能看見的只有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員。一張貼在工廠大門口的通告顯示:因CNC生產二部(錦廈廠區)廠租到期,同時為集中資源優勢,強化盈利能力,經公司研究決定對霄邊平謙廠和CNC生產二部進行資源整合,CNC生產二部機器設備搬至霄邊平謙廠集中生產,十月底完成搬遷工作。

日前,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勝智能”)因“放假門”,成為關注焦點。11月底,一份關于勁勝智能經營遇到重大困難,部分員工放假五個月的告知函在網上流傳,引發關注。隨后,勁勝智能確認了放假的真實性,但稱“經營遇到重大困難是表述錯誤”,并對外稱:“涉及停工放假的員工只有18名。”

集中廠區進行資源整合被認為是勁勝智能壓縮成本的又一方法。

“行業不景氣,勁勝智能當然也受到了影響。最大的感受就是訂單量減少,與2016年高峰時期相比,今年的訂單量下滑了30%-40%。”勁勝智能一位高管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在訂單量下滑的情況下,勁勝智能一直在壓縮成本。

除了勁勝之外,全球光學光電行業龍頭歐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菲科技”002456.SZ)也因“搬遷傳聞”引發關注。

智能手機行業進入存量發展期,與手機廠商唇齒相依的供應鏈廠商同樣迎來大考。業績遭遇滑鐵盧、廠房搬遷、轉移主要產品線、降低手機業務占比,構成了當下手機供應鏈廠商的眾生相。

勁勝“放假門”背后

對于“放假門”事件,上述勁勝智能平謙廠人資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推進業務結構調整、縮減經營成本,對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部分人力進行精簡,涉及員工合計18人;同時“勸退”了一名業績不合格的平謙廠區員工。

“我們公司廠區很分散,每年的物流費用、場地費用浪費很嚴重,將錦廈廠區搬過來也有益于規模生產,壓縮成本。”上述勁勝智能平謙廠人資負責人說。

關于此次勁勝智能人力及廠區的調整,一位電子元器件分析師認為,這實際上折射出了手機供應鏈行業的現狀:由于手機廠商銷量欠佳,手機供應鏈公司承受了較大的壓力,為獲取新的增長動力,供應鏈廠商想盡一切辦法壓縮成本。

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是成立于2003年的勁勝智能的主營業務之一,公司該業務主要客戶涉及華為、OPPO、三星等手機廠商。隨著消費電子行業日漸低迷等原因,勁勝智能業績受到影響。

經濟觀察報記者梳理勁勝智能年報發現,2016年、2017年、2018年1-9月,勁勝智能營收分別為51.36億元,64.22億元、41.6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1億元,4.61億元、-1.02億元。

進入2018年,勁勝智能業績遭遇滑鐵盧,業績逐季下滑:財報顯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95.16%,上半年同比下滑91.40%,三季度下滑124.35%。

對于凈利潤大幅滑坡,勁勝智能在三季度報中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受消費電子行業持續低迷態勢的影響,精密結構件業務市場競爭加劇、整體訂單量下降,導致公司精密結構件產品銷量下降,對精密結構件產品的銷售毛利率產生一定影響,精密結構件業務出現較大幅度虧損。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給經濟觀察報記者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呈增加趨勢,2017年開始出現拐點。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59億部,同比減少3.97%;截止2018年10月底,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23億部,同比下滑15.12%。

“隨著智能手機熱潮的逐漸消失,供應鏈也因此受到波及。進入2018年,整個智能手機產業鏈廠商手機業務均表現出疲軟狀態。”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徐爍說。

勁勝智能董秘周洪敏不久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幾年,結構件業務表現一直虧損,今年公司的戰略調整正是基于這方面的考慮,一些相關金屬件的資產要往常州投資,所以會有搬遷動作。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今年9月20日,勁勝智能與其子公司東莞市銪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常州誠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趙自淼。

產品轉移

勁勝智能的布局,并非孤例。

同樣傳出“搬遷傳聞”的還有全球光學光電行業龍頭、華為、小米等廠商的供應商歐菲科技。

12月4日下午5點左右,經濟觀察報記者來到地處深圳市寶安區公明街道松白公路華發路段的歐菲科技園,科技園“門前冷落”,園內干凈整齊,辦公樓與廠房已空置了很久。“里面已經沒有人上班了,原來的生產工人一部分搬到南昌了,一部分搬到陳文禮工業園那邊的廠區了,坐辦公室的人也搬走了。”歐菲科技園的保安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科技園已經空置了近一年,接下來公司的具體規劃并不清楚。

隨后,記者來到距離歐菲科技園2公里左右的陳文禮工業園,這里是歐菲科技在深圳的另一個廠區,也被員工稱為“二廠”。

二廠內人頭竄動,每隔幾百米就有三五個身著黃藍色相間工作服的工人席地而坐。從大門徑直往里走,最顯眼的莫過于位于廠區深處的法律咨詢點。“從12月1日起,公司就設立了法律咨詢點,說是為我們員工提供法律援助。”一名歐菲科技員工介紹說。

據歐菲科技另一名員工介紹,造成公司與員工之間“僵局”的原因之一是“企業搬遷未依法與員工協商”。該員工提供給經濟觀察報記者的一份署名為“歐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委員會”的文字說明中提到:因公司已有明確的搬遷意愿及搬遷計劃,根據法律規定,應當依法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確定好安置方案。

另一名員工提供的“關于歐菲科技深圳業務轉移的通知”中提到:為增強公司競爭力,對資源優化整合,我司決議于11月開始陸續對深圳工廠業務進行轉移,12月中旬結束深圳工廠生產業務。

對此,歐菲科技在回復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提到:“公司目前沒有搬廠計劃。在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加之今年四季度觸控屏產品因整機機型更迭,公司深圳園區受制于設備、工藝等因素制約,訂單量出現波動。公司管理層已經在想盡辦法穩定深圳園區的訂單,以減少市場沖擊給公司和員工帶來的利益損失。”

歐菲科技于12月6日發布的最新通報顯示:2018年11月30日,在部分別有用心人員的挑唆下,歐菲科技深圳工廠發生了400余名員工的罷工請愿群體事件,事件發生后光明區政府、光明勞動部門、工廠所處街道辦事處等政府部門立即成立現場應急指揮小組與公司管理團隊密切配合展開工作,力求盡快解決事端。截止12月6日白班,深圳工廠秩序已全面恢復,已開始恢復生產。

歐菲科技表示,公司在深圳、南昌、蘇州和廣州均設有生產基地,目前南昌是公司最大的生產基地。

公開信息顯示,近年來,歐菲科技在南昌建立了南昌歐菲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南昌歐菲光學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業務涵蓋觸控屏、攝像頭等多項主要業務。其中最近成立的是2018年3月29日成立的南昌歐菲華光科技有限公司。“工廠內遷、主要產品線轉移等舉措已成為手機供應鏈廠商的大方向。”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稱,歐菲科技產品線轉移,勁勝智能工廠內遷都是典型案例。

上述勁勝智能高管解釋稱,手機供應鏈廠商內遷主要包括兩個原因:內地政府的投資與政策優惠,人工成本的優勢。

孫燕飆說,中國終端手機產業鏈的發展遷移,與政府支持、稅收優惠政策、地價、人力成本等因素密不可分。“受限于成本管控和資金壓力,近年珠三角地區的供應鏈廠商選擇內遷至長三角以及西南等地區。”

布局新領域

“受同業競爭激烈、手機更迭速度緩慢、經濟疲軟等因素等影響,明年手機供應鏈廠商將會面臨更嚴峻的局面。”孫燕飆認為。

面對激烈的競爭,手機供應鏈廠商也開始布局新領域。

勁勝智能也在2017年開始了業務調整。公開信息顯示,勁勝智能在2017年轉讓了全資子公司東莞華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東莞華清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權,并注銷了多家子、孫公司。

公開信息亦顯示,2018年上半年勁勝智能已組建自動化和數字化服務團隊,在對公司消費電子產品精密結構件業務進行自動化改造等同時,開拓針對3C行業企業的智能制造服務業務。

“未來我們也考慮開拓與智能家居領域相關的業務。”上述勁勝智能高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楊爍在回復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提到,目前,多家手機供應鏈企業已經開始在汽車電子產業布局,期待這一領域成為自消費電子后的第二增長極。

其中,舜宇光學、歐菲科技、欣旺達、德賽電池、深南電路等供應鏈上市公司的財報、公告等公開信息均提及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布局及發展狀況。

歐菲科技也從2015年開始布局智能汽車業務。“截至目前,公司已經相繼開拓了智能中控業務、ADAS業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車身電子業務,并已獲得了國內20余家汽車廠商的供貨資質。公司布局的新產品包括車載顯示屏模組、儀表中控集成主機,流媒體后視鏡系統,車載指紋識別系統等,并通過人才的引進及研發的投入領先技術,已具備園區自動泊車量產能力。”歐菲科技回復經濟觀察報記者稱。

歐菲科技提到,公司在深圳市和光明區政府的支持下,在鳳凰路附近規劃建立了新廠房,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目前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未來公司將會用最新的設備、最先進的工藝,生產新一代技術領先產品。

就在上個月,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盈精密”)在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表中提到,2018年公司開始重點發展非手機業務,計劃在三年內將非手機業務占比提高到50%左右,重點發展筆記本電腦、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相關零組件及工業智能裝備業務。

據了解,長盈精密的主要客戶包括OPPO、vivo、華為,三星等。今年,長盈精密進入蘋果供應鏈。

“目前手機業務在公司業務的占比是70%左右,我們計劃到2020年將手機業務占比降到50%。另外,我們還引入了一大批海外客戶,包括蘋果、亞馬遜等。2016年,長盈的海外客戶收入占總收入的10%,2017年提升到14%,今年我們預計將提升至30%。”長盈精密董秘胡宇龍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長盈精密的布局可以概括為產品非手機化與客戶國際化。“除向產業鏈外領域轉型外,手機供應鏈企業也采取內部轉型的方式,即整合手機產業鏈內成熟的產業,通過收購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楊爍介紹,這一轉型又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橫向拓展,如通過收購、并購等方式獲得新的業務。目前不少手機產業鏈上市公司,其主要的幾大板塊營收來源都并非原有企業;其二是并購其上下游相關領域。

來源:經濟觀察報 記者:于惠如

責編 李語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手機供應商 產品轉移 勁勝智能 歐菲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