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6 12:53:31
隨著資本持續加碼,短視頻跨界影視圈做長視頻的消息層出不斷。視頻平臺巨頭們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也迅速抓取用戶喜聞樂見的豎屏形式,爭相布局豎屏內容,反擊短視頻,爭奪用戶。
管中窺豹,豎屏劇是否已為“優愛騰”開啟一條新賽道,將成為下一階段各大視頻平臺提升競爭力、獲取用戶的重要著力點?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實習編輯|杜毅
近日,愛奇藝上線的一部豎屏劇《生活對我下手了》,每集不過短短3~5分鐘,卻迅速吸引大批觀眾并引發熱議,最終憑借4823點躍升愛奇藝劇集熱度榜第8名。

圖片來源:愛奇藝截圖
隨著資本持續加碼,短視頻跨界影視圈做長視頻的消息層出不斷。視頻平臺巨頭們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也迅速抓取用戶喜聞樂見的豎屏形式,爭相布局豎屏內容,反擊短視頻,爭奪用戶。
管中窺豹,豎屏劇是否已為“優愛騰”開啟一條新賽道,將成為下一階段各大視頻平臺提升競爭力、獲取用戶的重要著力點?“從體驗感上來講,豎屏劇帶給用戶全新的感受。豎屏內容有機會打通短長視頻兩者用戶間的界限。”艾媒咨詢創始人張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豎屏內容市場上會出現一波廝殺。
比短劇更短的豎屏微劇已跑步進入賽道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崛起,長視頻流量天花板逐漸顯現。
據《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秋季大報告》顯示,今年9月,短視頻月活規模5.18億人,為在線視頻10.61億人的48.8%,不過短視頻的用戶總使用時長占比為8.8%,逼近9%的在線視頻。這意味著,“魔性”短視頻持續吞噬用戶使用時長,雖然用戶不足在線視頻的一半,但使用時長卻有趕超之勢。

圖片來源:《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秋季大報告》
“在看一部新劇時,有35%的用戶僅觀看了第一集前7分鐘就棄劇了,與此同時40%的用戶會在前三集棄劇。”在2019年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上,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提出了“生死7分鐘,黃金前三集”的觀點。
對視頻平臺而言,優質的內容才是吸引用戶長時間停留的砝碼。但現實卻是,用2倍速看劇已成為不少用戶的習慣。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抖音等火爆短視頻的出現對長視頻產生了一定威脅。“中國短劇集在業內討論已經呼之欲出,短劇集是一定會在內地出現的。各大網站目前收費會員穩定,就期待有品質的‘中國美劇’這樣一種短劇集盡快出來。”與此同時,馬中駿還透露,“我們慈文在短劇集領域里,至少已經有七八種類型(劇目)在運作了。”
如今爆款短劇還在緊鑼密鼓的醞釀中,比短劇更短的豎屏微劇已跑步進入賽道。《生活對我下手了》48集總時長約3個小時,換做45分鐘一集的普通劇集來看,不過是4集而已。這部用抖音縱向滑屏切換形式打造的豎屏微劇,以其新穎的觀看方式、有趣的劇情內容,迅速引發用戶觀看熱情,憑借4823點躍升愛奇藝劇集熱度榜第8名,截至12月5日,其在貓眼專業版的實時排名榜上位居第六。引發熱議的同時,該劇也備受好評,豆瓣評分7.9分。
“黏住用戶的零碎時間,讓他們停留在‘優愛騰’”
“豎屏內容一定會變成未來的一個主流方向。”在2018愛奇藝秋季悅享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提到,中國70%以上用戶使用豎屏觀看方式。
不過,盯上豎屏內容的,不止愛奇藝一家,各大視頻網站也紛紛瞄準了“豎屏”這片藍海。
去年中旬,騰訊就試水了一檔名為《和陌生人說話》的豎屏綜藝,評分高達9.2分,但播放量僅1.6億,今年騰訊旗下的yoo視頻也連續推出豎屏劇《我的男友力姐姐》《聲聲慢》《史密私》等。

圖片來源:骨朵數據
反觀優酷,雖然目前還沒有豎屏內容的作品呈現給觀眾,但已于今年的優酷秋集上宣布會制作豎屏內容。
聯想今年8月西瓜視頻高調宣布斥資40億元進軍影視圈做綜藝,到現如今,為了爭奪用戶,“優愛騰”也看重碎片化時間,向豎屏短內容方向發力,這意味著:短視頻和長視頻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
“‘短平快’能加劇信息量的獲取,對用戶黏度很有吸引力。”艾媒咨詢創始人張毅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短視頻想往長視頻靠,而長視頻也想在短視頻上拉用戶,是因為雙方都有瓶頸顯現。“從體驗感上來講,豎屏劇帶給用戶全新的感受。豎屏內容有機會打通短長視頻兩者用戶間的界限。”基于此,張毅認為未來豎屏內容市場上會出現一波廝殺。
豎屏劇,給內容創作打開了一扇新窗口,各大視頻平臺也在朝著豎屏賽道奔跑,希望通過對短內容的布局來引流短視頻用戶。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東方IC)
“豎屏劇最大的機遇是能占據用戶的零碎時間,讓他們停留在‘優愛騰’里。”張毅認為,這對視頻平臺在用戶獲取成本、駐留時間上會帶來很大幫助,但依然存在挑戰。“現在,用戶已出現固化,我們監測發現,短視頻用戶都會同時使用‘優愛騰’中的一個,所以通過豎屏內容來爭奪短視頻用戶難度不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