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5 13:39:5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在接到針對盒馬鮮生拒收人民幣現金的投訴后,立即開展調查。針對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的問題,人民銀行按照分類整治思路開展了整治拒收現金工作,新零售行業是工作重點,也是難點。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實習編輯|廖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在接到針對盒馬鮮生拒收人民幣現金的投訴后,立即開展調查。
經查證,在盒馬鮮生消費必須使用其APP,現金無法使用。為保障消費者的自主支付選擇權,保障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等偏好使用現金的人群的正常生活、消費需求,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第一時間要求盒馬鮮生做出整改,盒馬鮮生積極配合開展整改工作,在其門店開通現金支付通道,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針對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的問題,人民銀行按照分類整治思路開展了整治拒收現金工作,新零售行業是工作重點,也是難點。“我們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既要支持新零售行業的發展,也要保證現金使用,促進新零售方式與現金使用的有機結合,確保消費者自主選擇的權利。盒馬鮮生是新零售的標桿,也應成為保障消費者自主支付選擇權的標桿,成為支持多種支付方式便捷使用、和諧發展的標桿。”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相關負責人說。
人民銀行整治拒收現金工作堅持引導、服務和整治三方面的有機結合。經過整治,公眾對“拒收現金違法”的認識顯著增強,主動監督舉報拒收現金行為。
記者獲悉,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共處理拒收現金行為602起,經約談、政策宣傳和批評教育,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44起正在處理過程中。整治焦點集中在政務和公共服務、水電煤繳費、新零售、交通類、餐飲業、景區等人口密集和涉外場所。人民銀行通過開展多方位的宣傳,暢通投訴渠道,強化輿情監測,落實整治工作。“拒收現金違法”的觀念深入人心,部分商戶撤下不收現金的招牌,主動張貼“歡迎使用現金”字樣,優化了市場競爭環境,提高了現金服務水平,維護了人民幣現金的法定地位。
2018年7月至12月是人民銀行整治拒收現金工作的集中整治期,集中整治期后,人民銀行將建立長效機制,細化措施,把整治拒收現金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建立和諧的人民幣流通環境。
人民銀行在整治工作中發現,部分“拒收現金”投訴是因為商戶與消費者之間因為支付使用的面額、紙硬幣等未達成一致,并非商戶拒收現金。“我們也將加大宣傳力度,使公眾正確理解拒收現金概念,積極支持整治拒收現金工作。同時,進一步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現金服務水平,為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利的現金服務。”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