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4 18:48:12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現正通過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觀生態鏈,集成構建產業生態圈,推動生物城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生產、服務、消費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經濟園區轉型。
每經記者|張強 每經編輯|官遠星

12月4日,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示范項目啟動會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舉行,會上,華西醫院與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簽定了書。
去年6月,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同推進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框架協議,明確指出三方將以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為主要依托,建設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基地,推動重大新藥創制成果在四川的轉移轉化。
“我們正積極推動新藥創新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項目落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另一個重點項目的推進情況——11月18日,華西海圻國家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在生物城舉行了奠基儀式。據了解,該項目由成都華西海圻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將生物城新建51000平方米的試驗設施,建成功能配套完善的一站式臨床前服務技術鏈,建成后形成每年200個新藥的評價能力,預計于2020年9月前建成投產。
“現在我們孵化園已經有16萬平方米實現交付,除了先導藥物以外,康諾行、GDCC中國中心、西點科創等也即將入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生物城的孵化園湖畔餐廳已經正式營業,并開通了四條往返班車線路和一條加班班車線路,已初步覆蓋了生物城企業員工出行主要區域。“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的永安湖綠道示范段已逐步呈現,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星級酒店、人才公寓、健身中心等將逐步交付使用。生物城國際小學、國際幼兒園、社區治理中心、鳳凰社區鄰里中心四個公建配套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
據悉,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現正通過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觀生態鏈,集成構建產業生態圈,推動生物城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生產、服務、消費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經濟園區轉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