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3 09:04:18
ST慧球45.5億元借殼案傍上新浪,上交所連夜問詢直指控制權和高估值;中金所再度調整保證金及手續費,標準股指期貨有望恢復常態化;對未來行情不悲觀,百億級明星私募“凜冬”鏖戰清盤線;方星海: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準備;本周解禁市值近700億元環比增逾5倍。
每經編輯|杜宇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發布 境內外金融機構可參與設立理財子公司
銀保監會網站2日消息,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要求,銀保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辦法》提出,在鼓勵各類股東長期持有理財子公司股權、保持股權結構穩定的同時,為理財子公司下一步引入境內外專業機構、更好落實銀行業對外開放舉措預留空間;允許理財子公司在嚴格遵守風險管理要求前提下,將一定比例的自有資金投資于本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
2019險資投資路線圖浮出水面 看好明年A股市場重點關注自主創新板塊
近期,A股行情跌宕起伏,作為資本市場壓艙石的“險資”一舉一動備受關注。10月以來,多家公司迎保險機構調研,且調研多集中在電子科技和消費升級板塊。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A股或出現較好投資機會。險資將以科技創新行業為進攻方向,搭配防御性較強的金融板塊。
方星海: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準備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日在第14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更開放的經濟需要更有效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方星海強調,更開放的經濟需要更有效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建設一個品種工具齊備、功能發揮充分、運行安全高效的期貨市場是服務更高質量、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現實要求,也是期貨市場存在和發展的應有之義,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朝這個方向前進。
對未來行情不悲觀 百億級明星私募“凜冬”鏖戰清盤線
今年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明星私募業績整體表現不佳,產品凈值回撤明顯。事先控制倉位,防止產品觸及清盤線;加大渠道客戶溝通力度,應對客戶贖回壓力;開拓海外市場,從海外市場“吸金”;進行反彈波段操作,推動凈值“回血”等等,便成了私募抵御“寒冬”的種種舉措。
銀保銷售誤導抬頭14家銀行“吃”罰單
一直以來,監管部門對銀保銷售誤導行為常抓不懈,但在高傭金誘惑下,依然有銀行員工鋌而走險。最近,北京銀保監局籌備組連發2張罰單,劍指銀保違規亂象。統計發現,年初至今,共有14家銀行因銀保銷售誤導等違規行為收到罰單,總計被罰金額為572萬元。
前11月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數增逾140%
今年前11個月土地流標刷新紀錄。記者11月30日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獲悉,截至11月29日,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282宗,同比增長143%,且是近6年來最高紀錄。數據還顯示,10月以來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依然較高,且已成交住宅土地基本以底價成交為主。
中金所再度調整保證金及手續費 標準股指期貨有望恢復常態化
昨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宣布下調股指期貨保證金及交易手續費,自2015年股指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手續費、日內開倉數量嚴格收緊后,股指期貨迎來第三次調整,有望恢復常態化。
ST慧球45.5億元借殼案傍上新浪 上交所連夜問詢直指控制權和高估值
前期備受市場關注的ST慧球可能被借殼!這一次,將和它擦出火花的是傳媒巨頭——新浪。公司昨日晚間發布借殼預案,將吸收合并從事互聯網營銷業務的天下秀100%股權,新浪集團和自然人李檬將變更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在重組不停牌逐步成為常態情況下,面對這樣一份突然拋出的方案,監管連夜關注并采取措施——上面這些核心問題,都在上交所當晚對公司下發的問詢函中,要求公司回答并提示有關風險。

金融租賃公司年內發債補血超800億最低利率破4%
記者注意到,在剛過去的11月份,共有4家金融租賃公司合計發出118億元規模的金融債。另據數據統計,今年前十個月已有15家金融租賃公司分批發行24期金融債,合計發行714億元。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金融租賃公司已合計發行金融債832億元。
“兩極分化”的燕郊樓市:商品房涼了公寓樓火了
剛過了立冬時節,北京迎來明顯降溫天氣。距離北京以東30公里的燕郊鎮,也同北京一道進入寒冬。燕郊的樓市是否真的進入冬季?證券時報記者多次深入燕郊實地探訪,觸摸樓市溫度,奉上數字背后燕郊樓市的涌動實況。
本周解禁市值近700億元環比增逾5倍
據統計,本周將有42家上市公司解禁58.55億股,解禁流通市值達697.43億元。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兩市共有42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數共計58.55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67%。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的119.55億元,增加了577.88億元,為其5倍多,為年內偏高水平。
募資使用合理性存疑上交所追問億利潔能
上周,滬深交易所網站共披露問詢函件28封。其中較為值得關注的是上交所對億利潔能的問詢函,發函緣由是后者2016年非公開發行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王粹萃、謝勝軍向上交所報告,稱公司部分募集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存疑。
最高法、證監會聯合印發意見 全面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要求,11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全國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試點總結暨全面推進工作會。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和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出席會議并講話。法院及證監會系統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中央政法委、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同志應邀出席會議。
道達投資手記:多個重磅消息傳來 能否持續放量是關鍵
近期,市場情緒確實越來越緊張,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上周末的G20峰會。最新消息是,這一重要不確定性因素開始明朗。據新華社報道,中美兩國已經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及不對其他商品出臺新的加征關稅措施。我認為,這個消息,對市場情緒無疑將起到修復作用,有望激發反彈行情再次開啟。
又一國企擬發債為產業基金募資 發債融資成“輸血”PE新通道?
記者從接近北方某省級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人士處了解到,該公司近日正籌劃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元的公司債券,用于相關產業基金的出資,現已開始向當地發改委申請審批。值得關注的是,在《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出臺后,創業投資、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是僅存的新規中未被限制使用貸款、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募資的品類。但在“融資難”困境下,真正獲批發債的企業仍十分鮮見。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主要還是因為前期債券違約頻發導致市場擔憂;投資機構通過多種方式補充流動性的同時,更需精耕投研實力,發揮出社會資本應有的價值。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每經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