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2 08:57:47
近期全國多地均已啟動對當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實地核查,給假高新技術企業“卸妝”。以后再想憑一張高新企業“畫皮”蒙混國家補貼可就難了。盡管高盡新技術企業門檻高、要求嚴,而一旦擠進高新的“圈子”,同樣能夠享受到諸多國家政策紅利,包括稅收優惠、政府獎勵、資金扶持、人才扶持等。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易啟江 王嘉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僅北京啟動史上最嚴核查,給假高新技術企業“卸妝”,全國多地均已啟動對當地高新技術企業實地核查。
面對“緊箍咒”的收緊,合規企業自然信心滿滿,而打“擦邊球”、模棱兩可的企業則戰戰兢兢,完全依賴“畫皮”騙取國家優惠政策的假高新企業則是“滅頂之災”。
想憑一張高新企業“畫皮”蒙混國家補貼的假高新注意了!全國多地已啟動實地核查工作。沒有“兩把刷子”的冒牌貨,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11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獨家報道了北京啟動史上最嚴核查,給假高新技術企業“卸妝”。
12月1日,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北京以外,湖北孝感、咸寧、浙江寧波等全國多個省市均已啟動對當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實地核查并將及時公布核查情況。
北京啟動史上最嚴核查
10月30日-10月31日,西城區科信委配合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機構的財務、技術專家對西城區三家2018年第四批擬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實地核查。財務和技術專家抽取3家企業的相關財務憑證原件、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相關合同及發票原件、企業研發人員相關學歷證明、社保證明和其他主要指標進行現場核查。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北京監管機構采取實地核查的舉措就是在今年開始實行的。
從事高新技術企業咨詢服務的王彩(化名)告訴記者:“去年還好一些,就是在今年,北京對高新資質認定實行嚴查,也就是實地核查。公司不符合硬性指標會被一票否決。”
另一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咨詢顧問也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透露,以前,一些文創類、食品類、建筑類企業通過“專業包裝”都能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政策收緊之后,一些代辦機構已經不接這樣的業務了。
北京市科委高新技術產業處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尤其對于一些不符常規的企業會重點核查。我們并不建議企業通過中介申請高新資質,更不要有僥幸心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湖北孝感
11月21日,湖北孝感市科學技術局官網顯示,接省高企認定辦通知,省認定辦組織專家組赴各地進行企業材料核查和財務情況詢問。重點審查企業專審報告數據歸集及其支撐票據憑證的真實性及一致性,研發費用歸集口徑是否符合高企認定工作指引要求,研發費用及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與企業實際發生是否一致等。
湖北咸寧
湖北咸寧市咸安區人民政府網9月7日消息,9月5日,市科技局副局長黃宏光帶領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對咸安區2018年申報的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實地核查工作。專家組先后到華博三六電機、志研自動化等七家企業實地考察,專家組對企業的申報材料、研發費輔助賬、憑證等進行仔細審查。
浙江寧波
10月22日,寧波市江北區政府政務公開網顯示,10月25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領導小組將對該區寧波新勝中壓電器有限公司、寧波富星太陽能有限公司、寧波廣天構件股份公司等3家企業進行實地核查。在核查程序完成后,將對2018年度申報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公示。
寧夏石嘴山
石嘴山市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7月2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工業處聯合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國稅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到石嘴山市,對14家第一批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的部分企業開展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整體管理水平、主營產品情況、研發能力、研發組織管理水平等情況實地核查。
面對審查政策的收緊,合規企業自然信心滿滿。而打“擦邊球”、模棱兩可的企業則戰戰兢兢,完全依賴“畫皮”的企業則是“滅頂之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那么,實地核查究竟會查哪些內容?擠進高新技術的“圈子”,又能享受到哪些政策優惠呢?
根據2016年科技部等三部委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包括:
●企業須注冊成立1年以上;
●對主要產品和技術擁有知識產權所有權并且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內;
●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此外,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有要求:
5%——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不低于5%;
4%——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不低于4%;
3%——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不低于3%。
60%——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由此可見,想要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門檻并不低。據代辦機構人士透露,2018年以前,監管機構注重書面審查,少數不符合條件的企業經過精心“包裝”還能夠蒙混過關。“一旦實地核查,對照這么多條件,‘假高新’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符合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發現,盡管高新技術企業門檻高、要求嚴,而一旦擠進高新的“圈子”,同樣能夠享受到諸多國家政策紅利,包含:稅收優惠、政府獎勵、資金扶持、人才扶持等。
不過,不同地區在具體政策上略有差異,一般情況下,地方政府對于高新技術企會在多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包括土地、電力、排污、節能、科研基金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