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8 15:41:41
今年以來,多家動漫掛牌公司陷入虧損、動漫制作公司解散、漫畫平臺拖欠稿費等消息不時傳出。在這個寒意凜然的時節,B站推出漫畫app,對行業來說可能是一劑強心針。但對培育時間長的漫畫平臺來說,其發展路徑和當初視頻網站別無二致,只不過視頻網站行業曙光已現,漫畫平臺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掙扎。
每經實習記者|張玉路 記者 宋紅 每經編輯|杜蔚
11月12日,嗶哩嗶哩漫畫app悄然在各大App Store上線。不過,B站在這時節推出漫畫app,卻是需要勇氣的一件事。
今年以來,多家動漫掛牌公司陷入虧損、動漫制作公司解散、漫畫平臺拖欠稿費等消息不時傳出。在這個寒意凜然的時節,B站推出漫畫app,對行業來說可能是一劑強心針。
但也有可能不是。對行業中其他并未背靠巨頭的漫畫平臺而言,B站有錢推出新app,并不意味著它們也能拿到錢撐到下一輪。對培育時間長的漫畫平臺來說,其發展路徑和當初視頻網站別無二致,只不過視頻網站行業曙光已現,漫畫平臺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掙扎。
那么,究竟是什么讓B站義無反顧,沖向這場黎明前的混戰之中?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漫畫app截圖
B站漫畫app的騰訊“血統”來自何處
實際上,B站漫畫app的推出早就有跡可循。在9月時,B站就下發了“嗶哩嗶哩漫畫用戶問卷調研”,在問卷中詳細調查了用戶的漫畫閱讀支出、漫畫消費場合等內容。
到11月13日正式推出時,B站漫畫app上的內容包含了《火影忍者》《精靈寶可夢》《銀魂》等經典作品。據業內人士透露,上述提及的幾部日本漫畫作品中國區版權長期為騰訊所有。
10月份以來,B站和騰訊的關系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親密。10月3日,B站和騰訊聯合宣布,騰訊將對B站進行共3.176億美元現金的投資,交易完成后,騰訊對B站持股比例將增至約12%。緊接著10月25日,B站再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動畫、游戲等內容均在合作范圍之列。
10月底達成的戰略合作,11月中旬就有了成果,二者的合作成效可謂立竿見影。B站在動漫領域的成功是騰訊所樂見的。雖然騰訊自己也有漫畫app“騰訊動漫”,但手握大把版權的“騰訊動漫”發展的并不盡如人意。
有在漫畫平臺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快看漫畫’的作品不是特別多,有700~800部,‘騰訊動漫’大概有上萬部,但‘騰訊動漫’的月活是快看漫畫月活的一半左右。”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快看漫畫’是國內最早做漫畫app的平臺。
漫畫平臺盈利的前夜又在發生什么
國內的漫畫平臺還處于百家爭鳴狀態,最早成立的“快看漫畫”、背靠巨頭的“騰訊動漫”、“微博動漫”、“愛奇藝動漫”,還有“小明太極”這樣擁有諸多小品牌的平臺。但不論成立時間早晚或是背后金主多有錢,這些漫畫平臺承擔的壓力都不小。
漫畫平臺上的作品都要經歷平臺付費給作者,但讀者完全不付費的過程。大體量作品會更新到100章到150章之后才進入付費時間,小體量作品則更新至30章到50章進入付費時間。正因如此,在作品積累受眾的時間中,平臺方需要承擔極大的資金壓力。
目前,動漫領域的變現模式大致有三種,包括作品付費、游戲影視改編和衍生品。對尚處于用戶培育階段的動漫領域,作品付費規模有限且前期成本較高,游戲和影視改編的變現時間較長,衍生品就成為拓寬變現能力的重要方式。
根據自媒體對二次元衍生品企業的采訪,“雙11”期間,截至11月12日15時前,一款魏無羨的衍生品娃娃銷售額達到465萬元。由成果可見,動漫衍生品盈利的市場已然走向成熟。
但這并不意味著漫畫平臺的日子能迅速好過。去年資本活躍的背景下,漫畫平臺方曾簽下大量作品。然而隨著資本遇冷后,如“騰訊動漫”這樣的平臺,也不得不將一些免費作品轉向付費,加速變現過程。對于那些轉向付費的作品,如果付費水平未達預期,停簽的命運便無可避免。
現金流像緊箍咒一樣困擾著漫畫平臺,熬不過的公司將倒下,行業資源則會加速聚集到頭部公司。這樣的趨勢在B站推出的漫畫app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騰訊開始與B站共享版權資源,網易漫畫又或將被B站收歸旗下。
對資本開始不那么活躍的動漫市場來說,行業的新生和淘汰正同時發生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