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8-11-17 16:01:57
據彭博社報道,花旗集團正考慮退出東方花旗,在中國另設控股證券公司。原因是,其欲增持東方花旗股權至51%的談判未果。另一方面,包括瑞士銀行、野村證券、摩根大通等外資申請控股證券公司事宜都在積極推進。證監會最新消息顯示,11月13日,摩根大通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外資加速布局中國證券市場的野心已經從其積極設立控股證券公司的行動中彰顯。
日前,據彭博社報道,花旗集團正考慮退出東方花旗,在中國另設控股證券公司。原因是,其欲增持東方花旗股權至51%的談判未果。
東方證券則回應券商中國記者稱,多年來,公司和花旗集團合作愉快,并一直為繼續深耕中國證券市場積極開展多方面和多層次的探討。未來,東方花旗的既定戰略不會發生改變,管理機制將保持穩定,日常業務和經營不會受到影響,繼續做大做強、穩健發展。
另一方面,包括瑞士銀行、野村證券、摩根大通等外資申請控股證券公司事宜都在積極推進。證監會最新消息顯示,11月13日,摩根大通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日前,據彭博社報道,花旗集團想要增持東方花旗的股權至51%,但相關談判未果,因此正考慮退出東方花旗,在中國另設控股證券公司。
對此,東方證券方面回應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東方花旗是由東方證券持股66.67%、花旗集團持股33.33%的合資證券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東方花旗充分發揮中外方股東優勢,業務和規模不斷擴大,連續多年盈利,成為合資證券公司中的佼佼者,為雙方股東獲取了滿意的回報。多年來,公司和花旗集團合作愉快,并一直為繼續深耕中國證券市場積極開展多方面和多層次的探討。
未來,東方花旗的既定戰略不會發生改變,管理機制將保持穩定,日常業務和經營不會受到影響,繼續做大做強、穩健發展。公司作為東方花旗的控股股東,也將一如既往地給予全力支持。
東方證券2018年半年報顯示,東方花旗證券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8億元。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4.53億元,凈利潤1.28億元。
東方花旗從事股票和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企業債和資產支持證券的承銷、并購重組、新三板推薦掛牌及企業改制等相關的財務顧問服務。
今年上半年,東方花旗完成股權融資項目6個,主承銷金額為60.8億元,主承銷家數行業排名第11位,主承銷金額行業中排名第15位(根據Wind統計)。截至報告期末,東方花旗儲備項目中,IPO項目7個在審;再融資項目4個在審。
債承方面,東方花旗完成債券主承銷項目15個,主承銷金額為247.90億元,主承銷金額行業中排名第18位,合資證券公司中排名首位(根據Wind統計)。
財務顧問方面,東方花旗完成并購重組項目2家,交易金額275.76億元;完成新三板推薦掛牌項目2家,掛牌股數1.22億股,完成4次掛牌企業的股票定向發行,累計金額7.21億元;項目儲備方面,已獲批等待發行1家。截至報告期末,累計督導51家掛牌公司。
實際上,4月28日,證監會公布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新規發布后不久,就有多家外資機構相繼向證監會提交控股證券公司的申請。
有最新進展的是摩根大通。11月13日,摩根大通(中國)設立外商投資券商申請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回顧摩根大通的申請經歷。5月10日,J.P.Morgan Broking(Hong Kong)Limited(摩根大通)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J.P.Morgan Broking(Hong Kong)Limited擬持股51%。
5月14日下午,摩根大通公告宣布,已經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尋求建立一家持股比例為51%的證券公司,并計劃未來數年內,在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00%。
10月12日,摩根大通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獲證監會受理。
至此,摩根大通、瑞士銀行和野村證券的申請進程已經一致,三者的申請材料均是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5月2日,瑞士銀行向證監會申請將瑞銀證券的股權比例從24.99%增至51%,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申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當日證監會便受理材料,最新進展為7月17日,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5月8日晚間,證監會通過答記者問的形式對野村證券申請設立外商投資券商一事進行了回應,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會社等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擬持股51%。證監會將依法、合規、高效地做好相關申請的審核工作。”最新進展為9月28日,獲證監會一次書面反饋。
此外,瑞士信貸正計劃向瑞信方正增資,欲成為控股股東。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的2%股權正公開掛牌轉讓,如若摩根士丹利受讓,將達到51%的持股比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