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6 14:19:51
“為了迎接春節檔,從現在開始,我們會投入近5億元的資金和品牌資源提前布局。”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向每經記者透露道。2019春節檔電商激戰的號角,已然被淘票票提前吹響,不過,對于觀眾而言,能用優惠的價格看優質的內容才是所有人的期待。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宋紅
剛剛過去的“雙11”讓阿里巴巴喜提2135億元,三天后(11月14日),阿里旗下的淘票票又放出大招,宣布10億元啟動“用戶和市場擴增計劃”,采用進攻隊形,大力提升市場份額和客戶占有率。
“下半年投入不少于10億元的資金品牌資源和營銷資源,全面推動宣發內容再次升級,吸引更多的增量用戶進入電影院。”在淘票票2019財年下半年戰略溝通會上,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向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發布了這一計劃。與此同時,李捷還透露,該計劃的50%都會用到2019春節檔上,“為了迎接春節檔,從現在開始,我們會投入近5億元的資金和品牌資源提前布局。”
▲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今,在線票務平臺已成為淘票票和貓眼兩家的寡頭之爭,其他票務電商生存艱難。淘票票也不再“燒錢”終于實現了盈利,據阿里影業2019財年中期業績顯示,其互聯網宣發業務首度實現扭虧為盈,收入同比增速接近20%、達到11.72億元。
隨著票補取消,不能再單純靠砸錢獲客,此時,淘票票和貓眼需要通過精耕細作來爭奪更廣闊的用戶資源。淘票票搶先一步,率先吹響征戰2019春節檔電商激戰的號角。
寡頭之爭加劇 淘票票砸10億擴增用戶和市場
自貓眼微影合并后,在線票務平臺呈二分天下之勢,即淘票票和貓眼兩大巨頭收割用戶,其他票務平臺的生存空間受到強烈擠壓。據《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貓眼以超過55%的市場份額位列在線票務平臺首位、淘票票以超過37%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位。二者合計市場占有率超過92%。
值得注意的是,淘票票在經歷2年多的持續“燒錢”后,首度扭虧為盈。據阿里影業2019財年中期業績顯示,報告期內,互聯網宣發收入達11.72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9.84億元增長了19.2%;獲得經營利潤0.64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2.2億元。
▲圖片來源:阿里影業2019財年中期業績公告
如此情形下,貓眼和淘票票的寡頭之爭又進入新一輪賽道,對用戶和市場份額的搶奪將愈發激烈。
“我們是要爭第一的,希望盡快實現市場份額第一的目標。”11月14日,在淘票票2019財年下半年戰略溝通會上,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坦言道。
會上,李捷宣布淘票票接下來要全面展開的“用戶和市場擴增計劃”。李捷表示,將投入不少于10億元,協同手機淘寶、支付寶等電商生態,繼續為電影市場創造增量,為影視行業抱火取暖。“一方面解決用戶增量,另一方面擴大市場份額。”
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務市場總體線上化率達到83.6%,增幅進一步趨緩。在線新用戶趨近飽和,存量市場及中國電影繼續向地方城市下沉產生的空間競爭將加劇。
“我們的存量用戶不是固化,是有流失。”李捷認為,現在急需開發電影“小白”用戶并提高用戶黏性。
淘票票出手10億元,挖掘潛在電影用戶,具體怎么做?對此李捷表示,將采用”線上+線下”全消費場景三大路徑。首先,通過開啟手機淘寶入口,這是淘票票繼支付寶之后入駐的第二個億級超級應用;其次聯動“支付寶+手淘消費場景”,“票務補貼取消之后,對觀影用戶購票積極性帶來一定影響。淘票票會用一些新的模式,讓用戶購買更優惠的票。比如用票務紅包,讓一些新用戶或很少看電影的用戶走進電影院。”李捷詳細例舉道。
除了上述兩個線上的舉動,線下的措施也必不可少,“單純的票補不能帶來增量。”因此,李捷認為,通過場景打通,可以激發用戶的購票欲望,盤活“本地生活+新零售資源”,能為影院吸引到更多觀眾,同時也能帶動阿里生態線上商品的銷售,這一嘗試已收獲成果,“我們把天貓家裝的沙發送到影院里,將座椅換成沙發,上面有二維碼,觀眾看電影時可以試坐沙發,掃碼便能直接下單。甚至有一個用戶看完電影買了三個沙發,一共十萬元。”
▲沙發替換影院傳統座椅(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據悉,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年度活躍消費者突破6億,淘票票通過與阿里生態的聯動,將有效擴增潛在用戶規模,提高市場份額,并且還能激活阿里本身電商的優勢,耕作新用戶群。
看好國產電影 5億提前投進2019春節檔
今年上半年,電影大盤整體票房較去年同期僅上升1%,暑期檔后,9、10月份的票房相對疲軟,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十月總票房36.4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

▲2018年10月與2017年10月票房對比情況(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面對如此情況,李捷并不灰心,反而信心十足,他認為很多產業的迭代和升級都有周期性,“我們對國產電影,包括國產電影的票房以及整體產業升級的信心非常強。”
與此同時,李捷表示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出現的疲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跟觀眾觀影水平的提高有很大關系,電影一般是兩年到三年的生產周期,在電影立項的時候,其實做的是兩年后的產品,因此在當時的票房環境下,對題材和類型的選擇有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大家對經濟不確定性的原因,加上現在替代性的娛樂方式很多,比如短視頻、抖音,還有社交,“在有效時間被壓縮的情況下,電影的消費被抑制了,這是消費端的因素。”李捷認為,往往看電影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
再者,是整個電影營銷的升級,包括影院運營升級做的還不夠。如今90后人群是觀影主力,這些用戶也是網生一代,他們的信息獲取以及決策,具有較強的網絡屬性。“對于整個電影宣發,我們雖然在用新媒體,但并沒有使用互聯網很多要素和特質做電影宣發,這點是有脫節的。”李捷說。
淘票票此時提出“用戶和市場擴增計劃”,是想在這次陣痛和調整期積極布局,為市場提供票房驅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中有一半會先投入到即將到來的春節檔,“接近5億的資金和品牌資源,我們從現在就開始投入。”李捷透露,提前搶灘可以鎖定更多新用戶。“整個行業都認為平臺是成本節約的策略,其實我不這么看,當我們實現了主營業務盈利的時候,我們有非常充沛的現金流,希望在電影行業陣痛調整的期間,通過我們的資源投入,拉動更多增量用戶進來,提升市場份額。”
在全年的影視大盤里,春節檔一直是各大平臺爭奪用戶的黃金時期,也是行業排名的重要拐點。面對兩個多月后的春節檔,淘票票已摩拳擦掌率先展開攻勢。李捷提前預判道,“2019年的春節,我認為可能創造史上最好質量的春節檔,整體水平非常高。”
反觀2018春節檔,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淘票票在春節期間憑借近87.8萬的用戶下載排名在線票務行業首位,其次是貓眼和咪咕影院,下載量分別為39.9萬和37.2萬,淘票票比排名第2、3位的下載總合還高。
在創造高下載量的同時,淘票票還非常重視內容,參與到多部影片的制作和發行環節。據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1月~6月份出品、發行的影片中,淘票票涉及12部,貓眼涉及7部。且淘票票、貓眼參與影片票房分別超115億元、80億元。

▲圖片來源:《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截圖
從影片參與角色來看,淘票票參與角色多為聯合發行和推廣,涉及全產業多種影片類型,繼續夯實其建設互聯網宣發平臺新基礎設施的主定位。而貓眼電影主攻頭部大片和參與主控角色,積極發力上游。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11月15日)2018年排名前15的影片中,有8部都有阿里影業的身影,總票房達190.87億元。

2019春節檔電商激戰的號角,已被淘票票提前吹響,不過,對于觀眾而言,能用優惠的價格看優質的內容才是所有人的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